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翻译】石森章太郎自传《绊》节选②

2022-07-20 23:13 作者:結城仗二  | 我要投稿


【想象死亡】

关于父亲的书房,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我的父亲是一个文学志向很强的人,当年幼的我动手翻阅他的藏书时,其本人看上去多少也是有些高兴的样子

当然,书本里面的内容肯定也全都远远地超出了当时的我所能理解的范围,可即便如此,我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那个时候的父亲似乎一直都只是一言不发地观望着

然而,有一次,也仅仅只有那一次,父亲居然主动地对我说不要再看书了

我记得那是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被形而上学的问题给困扰,甚至到了难以入眠的程度

“宇宙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样的?”

以前的乡下,夜空真的非常地美丽,星星的数量多到让人不禁联想着会不会掉下来,银河也能够看得一清二楚。而也正是这样一个从我出生以来就理所当然存在着的夜空,却在突然间成为了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迷宫入口

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是一个球形,自宇宙大爆炸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膨胀着。也就是说,宇宙也是存在着边界的,那么宇宙的外面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时,就会感到让人全身颤抖的恐怖。要问为什么的?当然是因为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宇宙的尽头、宇宙的外面究竟是什么样的,哪怕是现在最顶尖的科学家都无法明确地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或许这个问题是永远无解的也说不定。这也正是神明的领域,倘若有人能够完美地解答出这个问题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不再需要神明了

一直以来我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的各处,都在不断地张开着这个永远迷宫的入口···!

在自己的脑中不断膨胀着的这股情绪,或许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对未知领域所感受到的恐惧也说不定。但是,当时还是个小孩子的我却连自己究竟在害怕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只是一个劲地害怕着。就算躲到被子里面也完全睡不着。在被窝里一遍又一遍地来回翻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黑暗的环境,不由得叹气,始终无法入眠,最终还是放弃地从被子里起来了

这样的夜晚一直持续了整整三天,最终还是惊动了父亲。深夜,父亲被我抱起坐垫蜷缩在一旁所造成的响声给惊醒,问我究竟怎么了,我如实地回答到

“只要一想起有关宇宙尽头的事情,我就害怕地怎么样都睡不着”

在我还是孩童的那个时代,早睡早起可以说是生活的铁则,单就在半夜里不睡觉还造成各种动静这一点来说,我就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心理准备了

“别给我想那些无聊的事情,赶紧回被子里把眼睛闭上”

我抱着一定会被这样骂的觉悟,把自己当时心中所想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然而,父亲只是一言不发地看着我的脸,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的样子。随后,一反常态地用非常亲切的语气对我说

“既然这样的话,暂时还是别再看书比较好”

仅此而已,除此之外父亲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大概,那个时候的父亲是认为我的烦恼是因为看了他的书才引起的。我在当时,就已经把田山花袋、夏目漱石、岛崎藤村之类的书房中有的日本文学集全部读完了,这一点父亲他也是知道的。当时的我完全沉浸在了这些作家所怀揣的哲学性烦恼之中,就连泡澡的时候也都会跟着一块思考,简而言之在旁人看来就是一个想太多的小孩

或许父亲也曾经有和我一样的时期吧。同样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被同样的问题烦恼到难以入睡的时期。所以在我说出我的烦恼时,父亲的内心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果然还是会想一样的事情啊”

在上了初中之后,这回则是被人生相关的问题给烦恼到难以入眠。或许来得稍微比其他同龄人早那么一点,但我想大多数青春期的年轻人或许应该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死亡究竟是什么?活着又究竟是什么?”

相比起宇宙的外面究竟有什么,当时的我则被更加抽象且概念化的难题所困扰住了。正好那段时期又经历了外祖母的逝去,所以心境上也显得更加地复杂了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不安和不合理,归根究底,每个人最终都会死,既然这样的话,活着不就显得非常地无力了吗···

在我还在上初一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认真地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着

“干脆找个地方跳下去自杀算了”

当时的自己就算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毫不奇怪。然而,最终我还是没办法成为像太宰治那样的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身上还存在着一个仿佛叔本华一样能够冷静地看待周遭事物的另一个自己。即便是神明,也是既会恋爱也会吵架,凡事都存在有一种更加无聊且可笑的观察角度,这点我很早就已经明白了。所以虽然父亲的书房两边陈列着大量(意识形态不同)的书,但在我的孩童时期,就已经或多或少有了能够同时站在双方不同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的本质的性格,也就是所谓的平衡癖

话题转回来,在经历了一番深刻地烦恼过后,我也像一个普通中学生那样得到了自己所理解的结果

生命是有限的,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死去,无论过着什么样的人生,到最后面对死亡的终点时,众生皆是平等的。既然如此,那么思考死亡这件事本身就显得毫无意义了。总而言之就先把目光放在眼前的事物上,去专心地做自己当下想做的事情吧。

就这样,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从观念的海洋之中偏离,靠向了名为“现实”的岸边。虽然那个时候完全没有留意到,不过现在仔细想想的话,那段时间好像也正是我开始沉迷于漫画不久的时期

在那之后,我似乎就开始感觉死亡本身并不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了。既然那一天迟早都会到来的话,那干脆就别再慌慌张张地活着,安心地去接受这一切吧。与其说是觉悟,不如说这是一种心理准备吧,我在十几岁过后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想法了

这么说起来,在我23岁的那场环游世界的旅行中,也遇到过几乎差点死去的危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时候却完全没有感觉到恐怖

我记得当时是在意大利通往法国的客机上,由于意外,飞机被卷进了暴风之中。机体吧嗒吧嗒地晃动个不停,乘客之中有不少人都吐了出来,有嚎啕大哭的人在,也有人在向上帝祈祷,空姐和乘务员虽然拼命地保持着营业笑容,但是额头上的汗珠却在不断地冒下。或许也是因为我完全听不懂他们的语言吧,总之就是没有什么实感,然而在我转身往窗户那边看去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本来以为现在飞机应该还是在高空中飞行的,可是此时的自己双手所能触碰到的窗玻璃对面,居然是浪花四溅的海面!

“啊,这下彻底完蛋了”

在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的这种情况下,我的感想真的只有这样,意外地非常地冷静啊

“死亡的恐惧意外地也只有这种程度啊”

我这么想着

这种感觉即便是被疾病缠身的现在也还是没怎么修正过来

感觉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向世人公布的大事,所以病情的事情也几乎都没怎么和人提起过。然而,实际上自己也有感觉到,我得的或许是血液相关的癌症,和白血病非常类似的存在也说不定

说起来,也不知道算是幸运还是不幸,我曾经有做过绘制医疗相关的课外读物的工作,非常碰巧的是刚好有画过血液相关疾病的内容。虽然只是作为一般人所得出的判断,但从我至今为止所接受的治疗方式上来推测的话,我的感觉大概对的八九不离十吧。也就是说,我剩下的时间应该已经不多了

最初入院差不多待了五个月,在那之后医生说只要五年之内不再复发的话,就算是完全康复了,然而,只过了三年半就复发了。这三年半也实在是不好过,根据书上的说法,我得的这病平均三年半就会复发,在那之后死亡也差不多定案了

所以,今次再复发的时候,我的想法只有

“啊,这下彻底完蛋了”

所幸的是,在经历了四个月的入院治疗之后,今次也还是无事生还了,医生那边也说

“再观察一下吧,如果五年之内没有再复发的话,应该就没事了”

话虽如此,但我这段时间感觉自己的右手仿佛麻痹了一样,根本没办法正常地回到工作之中,结果是否真的和医生说的一样呢。硬要说的话,我觉得死神还在远处直勾勾地窥视着自己

但是,现在的自己的心境果然还是非常地平静

经常听别人说,人在得了需要抱有死的觉悟的大病时,人生观和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然而我却没有那种根本上的心境变化。虽然确实有对未完成的作品抱有愧疚之情,但那和恐惧感是不一样的。开心的事情也好难过的事情也好,只有将这些全部都包含在内才叫做人生,每个人都会平等地迎来自己人生的终点,所以我再一次地感到了无可奈何

不!我这样写下来的话,在旁人看来恐怕会觉得我的心境已经跟仙人差不多,都彻底悟道了,但果然还是不一样的

到底该怎么说呢

就结果来说,我可能在青春期时得到了自己所理解的结果之后就没有怎么再成长过了。我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内心深处还存在着这种像小孩子一样幼稚的部分,当然也存在普通人会有的那种与年龄相应的感性部分,如果没有那种部分的话,可就画不出跟得上时代的漫画了

想必我的内心是能够大大地分成三个部分的。第一种是像仙人一样的自己,第二种是正常年龄下的自己,第三种就是完全没有成长的像小孩子一样的自己。本身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只局限于我个人的,可能无论是谁身上都存在着这三个部分。只不过我的场合的话,这种落差表现得会稍微大一点,一会儿看上去像是个老成的老爷爷,一会儿又会变得和小孩子一样。和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沟通的话,又能够引出其他不同的自己

之所以我会说自己有像老爷爷一样的部分,是因为我至今为止已经绘制过多到数不清的各种人生了。每回我都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在制作不同的人的不同人生的窥视孔。所以在心境上也感觉自己活出了远超出自己一生分量的人生,相比起常人,我的精神年龄可能稍微走得更快一点也说不定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如果我最后真的在五十几岁的时候就死掉了,肯定会有不少人会说“实在是太早了”“明明还那么年轻”之类的话。但就我个人角度来说的话,其实也不算是太早了,这点是真心话

话虽然是这么说啦,但这也好那也好,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话,果然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啊。真是的,我一个作者本人一直在这里讲什么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的,在各位读者看过来想必也是看得一头雾水的吧,这点真的是非常抱歉啊

说到底,我作为一个作家虽然不能说是领先时代吧,至少也是有被人给说成是“早生了十年的男人”,但现在才意识到,到了和自己本人相关的事情身上的时候,我的反应大概比常人慢吧

浑浑噩噩的前进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到达了人生的终点,但就算是到达了终点之后我却还是接着走了下去

“啊,终点是不是已经走过了?”

大概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缓过神来吧

所以说,像这样之后才缓过神来的事情我可是经历过非常多次的。我这个人吧,虽然擅长水平思考,但不太擅长垂直思考呢,虽然短时间之内的想法很稳定,但再往后面的内容就没办法规划起来了。

“如果能提前一年注意到的话,就能比别人更早地完成各种事情了”、“为什么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种事情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注:这里石森老师应该是想表达自己只注重当下的事物,不怎么长远地去规划将来)

所以说,在最后的最后真的到来的那一刻,我究竟能否做到从容地面对死亡呢?

这点说到底,就连我自己也是真的完全不知道。



这回选择这一篇进行翻译的理由,主要是因为这章中表达了石森老师自身对于人生观和宇宙观的一些理解,也能方便他人来了解石森创作的一些想法

实际上,石森漫画中很喜欢描写未知的领域、人类的天敌、难以对抗的自然之力之类的桥段,比起固定的反派,世界中存在的自然法则和人类社会本身才是真正的敌人,这点也是非常石森式的(比如009的黑幽灵篇结尾)

因为直接翻译成中文的话读起来会很怪,所以做了不少的润色,可能稍微有点偏离原意,请以原文为主


【个人翻译】石森章太郎自传《绊》节选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