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的规律基础

立体几何中,我们提到了一维的数轴,它可以定义实数,从而结合元素和集合,实现实数集的分类,而出现二维的虚轴,就可以将实数域扩充到复数域,这样就构成了新的复数集。简单的,可以用下图的流程框图表述数集的从属关系。

大自然的数字无穷无尽,如π、e都是一个无理数,且其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有着妙不可言的“地位”。在函数的学习中,其中例1告诉我们数轴上的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出现是有周期性,而且是关于左右对称的。那么,高中之前,尤其是小学,也经常能看到一些总结图形、数字的规律题,多少是为了培养对数字的感觉,一般,我称其为“数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基本上无外乎下面表格列举的这些。

如何从这些数字规律中总结一些经验,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推导这些规律。



从这些规律的推导中,可以整理到原有的表格中成为下表。

你会发现,其实每串数字基本都有它除去数字外表下以外的含义,这种含义是“数字的美”,而高中对于这些规律的总结,称之为“数列”的通项公式,而其中最基本的两种,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在高考中,等差或等比有时不会“显而易见”,需要通过递归关系式的配错相消来转化,过程中切忌下标n的取值范围。那么,具体有哪些重要的递推关系式呢?(参考教材:《高考数学:拉分提档全攻略-数列》浙江大学出版社)

从而推得对应的通项表达式如下图。

说了那么多,不如来几道近几年浙江省高考题来练练手?



怎么样?感觉还不错?那就还有几道难题交给大家了。


除此之外,关于“数感”,有一些必须知道的计算技巧需要掌握,基本上下面的16条是纳入高中阶段重要的口算范畴。

从数字排布到数列的过程中,高中阶段还有一种特殊的,叫做“杨辉三角”,以前喜欢称之为“11”倍数,现在要改叫“组合数”,组合数有很多奇妙的特点,也有很多“类杨辉三角”的数字排布,来欣赏一下吧?

而从杨辉三角的组合数,既看到了二项式定理,又看到了排列组合和分布律的期望和方差。这些都是“数”拓展的世界。不妨来看看几道题?


看完这一些,是不是对“数”开始感兴趣了,慢慢来,不用急于求成,关键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希望这四个模块的整理能够提高你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成绩只能反应当下的参考依据,切勿看得太重要,重要的学会自学和归纳总结的方法,这一点在未来的学习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