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蒙牛乳业信用评级AAA:资产逼近千亿负债561亿,备用流动性充足

2022-08-04 16:33 作者:财富质点  | 我要投稿


评级展望稳定

作者 | 八月 

编辑 | 肇瑞 

8月4日,《财富质点》注意到,中诚信国际近日发布《2022年度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信用评级报告》,审定蒙牛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评级结果有效期为2022年7月28日至2023年7月27日。

蒙牛乳业于2004年6月于香港完成上市。截至2021年末,公司乳制品年产能达1,166万吨,连续十三年位列世界乳业20强,并连续五年位列全球前十名。

2021年5月,蒙牛最终第二大股东达能通过二级市场,实现股权的全部退出。截至2021年末,最终前五大股东中粮集团有限公司、FIL Limited、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Schroders Plc和Arla Foods amba,通过直接和间接分别持有公司17.88%、9.10%、7.30%、6.02%和5.28%的股份。截至2022年7月25日,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

2019年、2020年、2021年,蒙牛合并口径数据显示,总资产分别为785.37亿元、801.46亿元、981.01亿元;总负债分别为451.90亿元、428.99亿元、561.02亿元。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90.30亿元、760.35亿元、881.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96亿元、35.02亿元、49.64亿元。

 

 

蒙牛主营业务为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形成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和其他产品四大业务板块。2021年,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其他业务贡献的营收分别为765.14亿元、42.40亿元、49.49亿元、24.38亿元;占比分别为86.81%、4.81%、5.61%、2.77%。

奶粉板块目前主要是由雅士利和贝拉米负责运营。2021年,雅士利实现营业收入44.35亿元,同比上升,但由于计提品牌减值导致净利润亏损0.81亿元。贝拉米主要从事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婴幼儿食品销售业务,业务分布在澳洲、新西兰及东南亚等国家,2021年,贝拉米实现营业收入约5亿元,同比下降明显。

此外,根据2022年5月6日蒙牛与星莱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要约收购人)及雅士利发布的联合公告,公司计划在达成计划先决条件的基础上对雅士利进行私有化,截至目前,尚未达成任何计划先决条件。

蒙牛公司通过对现代牧业、圣牧高科等大型原奶生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来开展长期合作,奶源供应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证。截至2021年末,现代牧业(含富源国际)在中国经营33个奶牛牧场,饲养共353,793头乳牛,成乳牛占乳牛总数比例为52.09%,产奶量约为161万吨;公司对现代牧业持股比例为56.36%。

评级报告指出,蒙牛当前具备正面因素包括:规模、品牌和渠道优势突出;奶源供应稳定;盈利水平提升明显;备用流动性充足,截至2021年末,公司未使用银行授信余额为429.82亿元。同时,公司为港股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渠道畅通。

同时,值得关注的因素有:食品安全风险;原奶成本上涨压力,2021年以来,原奶价格持续攀升,对公司的成本控制形成一定压力。商誉和商标减值风险;对外委托贷款规模较大。

中诚信国际表示,原奶是乳制品企业生产成本中重要的一部分,液态奶成本中原料奶占比40%左右,而奶粉中原料奶成本占比则达60%。原奶价格是影响乳制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原奶价格主要受养殖成本的影响,其中饲料成本在奶牛养殖总成本中占比较高,约为70%。2020年下半年以来,大豆和苜蓿等饲料成本上升,国际牛奶价格提高,生鲜乳价格保持上涨态势,并于2021年8月达到最高点4.3元/公斤,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受国内原奶供给增长影响,主产区生鲜乳均价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对下游乳制品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一定挑战。

在乳品行业格局方面,2021年伊利和蒙牛的乳制品市场份额近50%,行业已经形成高度集中的双寡头竞争态势。区域性乳制品企业基本通过低温产品、渠道便利性以及区域性品牌认知度进行市场竞争,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在华东及华中、华北、西南等区域性市场拥有较强的品牌优势,与全国性乳企形成有效互补。


蒙牛乳业信用评级AAA:资产逼近千亿负债561亿,备用流动性充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