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联想记古诗第53首《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唐-李颀
快速联想记古诗第53首《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唐-李颀
古诗背景小故事:
筚篥是唐代很流行的一种乐器,我们上一章也说了,董大很擅长这种乐器。巧了,安万也很擅长。李颀写了董大的胡笳,这里又写万安的筚篥。李颀流传下来三篇很知名的音乐诗,到这里三篇我们都背完了。《琴歌》《听董大弹胡笳》《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这几首诗背全,下次听人演奏,就可以点评附和了。别人一听,哇,高雅!是不是就被你装到了?
万安善是胡人乐师,诗里也有提及——“凉州胡人为我吹”。
觱篥(bìlì)是一种古乐器,似唢呐,又有所不同。
九雏鸣凤,化典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这里形容乐声清越。
渔阳掺,是渔阳一带的民间鼓乐,曲调悲壮凄凉。《长恨歌》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就很擅长弹奏。
杨柳,是指古曲《折杨柳》,曲调轻快。
上林,是上林苑,古宫苑。司马相如还写过《上林赋》。
这首诗可以这样理解以助于诵记:
南山裁竹做成筚篥,这种乐器原本出自龟兹国。流传到汉地曲调越发清奇,凉州的胡人乐师安万善为我演奏筚篥。在场听者闻声叹息,思乡游客个个悲伤落泪。世上人多只会听曲儿而不懂的欣赏,乐师就像独行于风暴之中。乐曲像苦老的桑柏沙沙作响,还像九只雏凤啾啾鸣叫。有时好似龙吟虎啸,有时又好似自然里各种声响齐鸣,百道流泉共同交汇的声音。突然又变作渔阳鞞鼓低沉悲壮的声音,使得天边暮云萧条,白日昏暗。又变作杨柳曲轻快热闹,仿佛上林苑的繁花开放在眼前。除夕夜高堂上蜡烛增辉,一边饮着美酒一边欣赏筚篥。(人生啊,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