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苏9考据】炼金术士佐拉·盖克兰真实身份及其目的相关猜想

2023-08-27 01:34 作者:明日朝霞  | 我要投稿

炼金术士佐拉·盖克兰

(Zola Guesclin,ゾラ=ゲクラン

真实身份及其目的相关猜想

 

摘要

我觉得大学论文写这玩意绝对毕不了业

巨长,闲着没事再看,拉到最后有总结。

 

关键词:过度解读

 

目  录

 

 引言

 佐拉·盖克兰的个人设定

 2.1 本人真名及小号的姓名

2.1.1 佐拉·盖克兰

2.1.2 维斯塔

2.1.3 海因兹

 佐拉可能的出身地推测

3.1 首先,巴尔铎克究竟在哪?

3.2 佐拉出身地推测

  3.2.1 也许是伊苏出身?

  3.2.2 也许是布列塔尼出身?

第四章 巴尔铎克神仙打架

4.1 首先列举一下游戏中存在的诺斯教相关信息

4.2 诺斯教和凯尔特教

4.2.1 同现实的对应方面

4.2.2 游戏中的逻辑方面

第五章 那么,佐拉究竟是谁?

5.1 洛基

5.2 亚特拉

第六章 其他人的姓名捏他

6.1 亚特鲁·克里斯汀&赤之王

6.2 白猫

6.3 鹰

6.4 人偶&阿普莉莉丝&罗丝维塔

6.5 猛牛

6.6 背教者

6.7 一些细节

第七章 一些残留细节部分

7.1 巴尔铎克当地的本土教变迁情况

7.2 佐拉下线之后究竟在做什么?

7.2.1 哪些东西是佐拉搞的,哪些不是?

7.2.2 为什么要复制夏托拉尔?

7.3 佐拉和人偶的关系

7.4 关于凯尔特人

7.5 关于诺斯教祭坛

结语

 

章  引言

 

伊苏9发售5年了,伊苏10还不发售,也不出9完全版,也不出vs2,大家都闲得要命,没有事情可做,最后只好去看解包文件。

本文通过调查官方电子设定集、wiki百科等资料,利用在巴尔铎克实地考察、解包游戏本体等手段,加以笔者身为脑袋有病同人女的大量脑补,对伊苏9最终Boss:炼金术士佐拉·盖克兰的真实身份及其真正的目的进行了推测和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伊苏9本身剧情上存在很大缺失,即使能够发掘出未被使用的地图文件,也无法保证它原定出现在完整版本的剧情中。此外,笔者会对设定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存在现实对应的作品并不会如此深入地使用它的原梗。简单来说就是“编剧应该根本没想这么多”

因此,本文中出现的很多结论,实际上并不可能真正出现在完整版本的剧情中。笔者进行文中所述的推测,大部分时候仅仅是因为觉得有趣。并且也存在即便在此基础上,读起来也有点过于牵强的内容。

请将笔者视为巴尔铎克的怪文书作者玛丽,以轻松的心情阅读本文。

 

此外,因为调整格式很麻烦,所以就不写注释和参考文献了。本文中的参考资料绝大多数来自日文维基百科,倒不是说日文会更准,而是我觉得法老控查资料的时候会优先看日文。

章  佐拉·盖克兰的个人设定

 

2.1 本人真名及小号的姓名

全名佐拉·盖克兰(Zola Guesclin,ゾラ=ゲクラン)。无法确定是否是真名,但也不知道除此之外的名字,因此当作真名对待。在游戏中无法得知他的姓氏,只有在官方的电子设定书中有所提及。

此外他还有两个小号:其一名为维斯塔(Vesta,ヴェスタ)的扫地工,其二是名为海因兹(Heinz,ハインツ)的狱卒。除此之外他也在过场动画中演示过其他外形,但只有这两个人有名字。

 

2.1.1 佐拉·盖克兰

佐拉这个名字太短了,到写完这篇文章的时点为止,还没有找到比较合理的词源。也有认为或许同炼金术用语Azoth(水银)有关(熟悉类型月亮的读者应当对这个概念有印象),我觉得偏得还是有点儿太远了,但姑且记录在下面。

 

炼金术用语Azoth(阿佐特)是在表示开始的拉丁字母A中,合成了同样是拉丁语的z、希腊文字的o(欧米茄)、希伯来文字的th(萨乌、塔乌)的词,意为“既是开始又是结束”。

此外Azoth这个词在轨迹系列也出现过。不过没玩过,所以不清楚详细情况。

 

虽然名字查不到有效词源,但他的姓氏盖克兰,应当是来自于现实中存在的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军事指挥官:贝特朗·杜·盖克兰(Bertrand du Guesclin)。

贝特朗·杜·盖克兰是法国于百年战争初期杰出的军事领袖及民族英雄,其一生战功赫赫,被誉为“布列塔尼之鹰”(the Eagle of Brittany)和“魔法森林的黑狗”(The Black Dog of Brocéliande)。由1370年担任法兰西王室统帅直到逝世。

正如其称号所述,他虽然是法国将领,但本人出身于当时的布列塔尼公国(现位于法国西北角的半岛上)。同以法兰西人为主的法国不同,布列塔尼人的祖先主要由凯尔特人构成,存在文化差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愿意成为法国的省。

参照伊苏的世界地图,能够看到法国对应游戏中的格里亚地区,而布列塔尼所处位置同艾斯塔里亚非常接近且包括赛尔塞塔树海一带。值得一提的是,现实中的伊苏传说本身正是出身自布列塔尼地区的凯尔特教传说。

 

2.1.2 维斯塔

是在丹迪莱恩门前扫地的中年男子(公共建模)。在序章红王逃狱出来和八章亚特鲁本体逃狱出来的时候,都能见到他在外面扫地,并能进行对话。

四章带人偶去见他的话,他会说人偶长得很像自己很久以前就去世了的爱女。七章附近能够从南门出城的时候,他会提醒玩家南门最近不太平,要小心高等级怪物。在终章会见到扫烟囱的小孩正跟另一个公共建模中年男子安排扫地的工作,对话能得知维斯塔已经辞职不干了。

此外,在贫民区有一对祖母和孙子谈话提及,维斯塔因为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而送给过他们蔬菜。在中央区向东走的台阶上的书店店员提及,维斯塔曾经带货要大家都来买介绍圣女罗丝维塔的书籍。

 

关于这个人的名字,唯一能查到的似乎有关的语源是指罗马神话的灶神:维斯塔。考虑到佐拉本人起名存在喜欢起罗马神话名的倾向,可以认为这个语源存在一定可信度。

 

2.1.3 海因兹

是在序章负责带红王去217号囚犯房间的狱卒。不是公共建模,不过狱卒是不是公共建模区别都不大。从其他狱卒的对话中可以得知他在红王成功逃狱之后就失踪了。

台词不多,整体上是个讲话有点像祖尔的老实人。会说亚特鲁这种老好人在监狱里会很难过活,此外还负责带他去审讯室。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带红王从食堂回房间的时候走的路并非最短距离,而是特意去别的走廊绕了一大圈。这时绕的路恰巧就是红王逃狱时所走的路,因此不排除存在本人有意提前带红王熟悉路线的可能性。

 

关于这个人的名字,查不到有说服力的语源,应该就是随便起的名字。

不过有一个(我觉得大概率是巧合)的地方,在于这个“海因兹”同有名的心理学测试“海因兹偷药(ハインツのジレンマ)”的主角是同一个名字。

海因兹偷药测试内容如下:海因茨的妻子罹患了一种罕有的疾病,濒临死亡,唯一的希望是一个药剂师刚发明的药物,这种药物的成本只有200美元,药剂师却要卖2000美元。但海因茨举家只能拿出1000美元。他把所有钱都给了药剂师,然而药剂师还是拒绝了;海因茨请求能否以后再支付余下的或分期付款,却仍遭到药剂师的拒绝。绝望中,海因茨开始考虑偷药。海因茨应为他的妻子进店偷药吗?这样做是错误的吗?为什么?

这个故事用于测试回答者当前的道德水平发展阶段(备考过教师证的话会对它很熟悉……)。重要的并不是回答“能不能这样做”,而是“为什么能/不能这样做”。根据回答者给出的理由,可以看出回答者当前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哪个阶段

章 佐拉可能的出身地推测

 

3.1 首先,巴尔铎克究竟在哪?

游戏中的舞台巴尔铎克都市所在地位于艾斯塔里亚的东北,格里亚的艾尔德林根地区。虽然格里亚对应法国,但该地所对应的,实际上是现实中德国(伊苏世界的伽尔曼)的讷德林根地区。

而身为巴尔铎克原型的巴士底狱,其本身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于法国巴黎修建的要塞,后改为监狱。

 

(从左到右依次为:布列塔尼,巴黎,讷德林根)

讷德林根本身也是《进击的巨人》舞台所在地,据说在那之后就变成了二刺螈横店。不过我没看过,所以不清楚详情。

除了二刺螈横店以外,讷德林根比较有名的是三十年战争期间的讷德林根战役。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更准确地说,讷德林根战役(1634年),发生在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的约两百年后。在故事中处理成了期间相差五百年。(捎带一提,圣女贞德被处死发生在1431年。)

设定上,《猛牛》的父母便是死于故事开始8年前的讷德林根战役,而四个怪人是在故事开始15年前被阿普莉莉丝送了领养。可以推测在此期间,应当是在断断续续地进行三十年战争中的其他战役。

不知为何巴士底狱被从巴黎强行挪到了讷德林根。考虑到百年战争是英vs法,而讷德林根战役是德vs神罗,也许就是为了“打神罗”这碟醋才包了这盘饺子。

——实际上也没有人因此受到伤害,除了一觉睡醒突然变神罗了的马里乌斯先生和满心想复兴格里亚但实际上当地其实算伽尔曼领土的夏托拉尔先生。

 

3.2 佐拉出身地推测

佐拉本人是活了500年以上的炼金术士,剧中完全没有提及他的出身。

一般来说在读完主线故事之后,玩家都能很快意识到佐拉和阿普莉莉丝的关系显然在捏他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吉尔·德·雷和圣女贞德。从吉尔·德·雷的角度考虑,佐拉也许是出身格里亚地区的原住民。

但从他有可能的原型“贝特朗·杜·盖克兰”的角度考虑,也许能将他的出身地范围缩小到布列塔尼一带——即伊苏世界的 赛尔塞塔-普罗马洛克-艾斯塔里亚一带。

(此外虽然有些牵强,但吉尔·德·雷是贝特朗·杜·盖克兰的远房亲戚,吉尔的祖母是贝特朗的侄女,拿亲戚计算器算了一下前者应该管后者叫伯曾外祖父……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前文已经提到,伊苏本身就是发源自布列塔尼的传说。在wiki百科,中文的《伊斯》、英文的《Ys》和日文的《イス (伝説都市)》词条,都能查到伊斯传说的具体内容,大致如下:

 

伊斯(布列塔尼语:Kêr-Is,英语:Ys),是一个在神话中出现的城市,建立在布列塔尼半岛杜阿尔纳纳湾,后来被海洋吞噬。

传说,布列塔尼国王在杜阿尔纳纳湾兴建了一座紧靠海岸的美丽城市,因为他有一名非常喜爱海洋美丽的女儿妲尤 (Dahut),为了让她达成她的希望,国王聘请了技术人员。将城市建造在了低于海平面地方,并用一座大门防止海水涌入,只有低潮时才会开启城门,以便船只通过。

布列塔尼国君的技术与美丽海景,令布列塔尼人民非常骄傲,他们赋予了这座城市一个神秘的名字--“伊斯”,布列塔尼语的意思是“在低矮于海面之城”。它曾是欧洲最美丽、最惊艳的城市,但国王任性的女儿妲尤终日寻欢作乐,每晚召集男船员宴会,选择当晚的男性伴侣,戴上黑色面具,次日早晨黑色面具会绞杀前夜男性情人,导致这里逐渐沦为罪恶之都。某日,邪恶的化身而成帅气的骑士欺骗了妲尤,诱骗她偷走了国王脖子上的钥匙,让她在涨潮时期打开城门,城市被海洋吞噬,国王在吞噬城市海浪中狼狈逃亡,城市不复存在。

 

也有说法认为法国首都巴黎(Paris)的名字所包含的意思就是布列塔尼语中的“匹敌伊斯(Par-Is)”。此外,还有一些版本的伊斯传说认为“当巴黎被水吞没时,伊斯就会再度从海浪中升起”。也许这就是巴尔铎克从巴黎搬到讷德林根的真相

此外,也有说法称欺骗了妲尤的邪恶存在是“浑身赤红的贵公子(赤ずくめの貴公子)”,而这个赤色的贵公子打开了城门,让城市被洪水吞噬了。也许这影射了IX故事最后,亚特鲁毁掉了整个夜晚的结局。

 

3.2.1 也许是伊苏出身?

伊苏浮上天空是在700年前。古代炼金都市凯芬的封闭是在500年前,而佐拉是在这期间活跃的炼金术士。他都已经活了500年,再加个200年大概也不在话下,这里我们大胆假设佐拉正是伊苏出身,或者是伊苏升上天空后不久便降到了地上的神官后人,换句话说——也就是“知晓伊苏科技”的人。

如果假设佐拉是伊苏出身,故事上有几个疑点就能够得到解决。

 

其一

佐拉能够造出仅存在于赛尔塞塔-艾斯塔里亚一带的圣兽:璐。

从亚特鲁入狱到囚人亚特鲁开始正式行动并遇到能说流畅人话的野兽:格萨维耶,这两件事期间相隔的时间极短而格萨维耶在来到酒馆之后自己供述,自己曾经历了较长一段逐渐失去理性的时间。可以看出格萨维耶的制造日期远早于亚特鲁入狱的日期,即通过读取亚特鲁的记忆制造出来。

在短时间内找到第二个见过璐的人,并把他抓到巴尔铎克监狱里来拷贝记忆,还是挺困难的。但比起璐的相关信息,更难获取的是格萨维耶本人——圣剑使的相关信息。

通过做支线任务我们可以得知,圣剑使本人在五百年前的百年战争中死在了格里姆瓦尔德之夜里,圣剑也在夜晚里遗落了。在巴尔铎克几乎已经没有人知道他的故事,能证明他曾经存在过的只有他自己搁城墙上乱涂乱画的笔记而已,考虑到监狱北栋废弃楼的壁画上都没画他,想来他被遗忘的事应该在他死后没过多久就已经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获得他本人的身体来拷贝记忆,还是从其他人的描述中获取他的形象,想来都是相当困难的。

大胆猜测一下,制造格萨维耶的方法,也许同制造阿普莉莉丝相同,采用了“给亲近的物品赋予人格,再读取物品记忆”的方法;这个物品有可能是圣剑缺少的那一部分,甚至制造格萨维耶有可能就是为了给制造阿普莉莉丝练手。

假如这个假说成立,那么格萨维耶对监狱莫名其妙地非常熟悉就能够得到解释;但同时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即佐拉在五百年前制造阿普莉莉丝之前就要见过璐,因此才能制造出璐。而这个问题就可以用“佐拉是伊苏出身”来解释。非常完美!

 

其二

很多打完IX主线的玩家都会吐槽“炼金术强得有点太离谱了”。

炼金术上次登场是在伊苏5《失落的砂之都凯芬》,其可用于制造人造人和将都市本身隐藏起来,此外还能用来维持人长生不死。但做这些事本身需要大量代价,例如吸取地力,或是掠夺他人的生命。相比之下,佐拉的炼金术并没有这方面副作用,零成本就能造女神。对于一介普通炼金术士而言,这技术力有点过于离谱,但假如他其实是伊苏出身者,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首先,伊苏5的炼金术原本就是有翼人带给人类的力量,并且在凯芬城内大量使用了人造人。其次,树海的有翼人艾迪尔掌握有大量先进技术并会按照决定好的时机来传授给人类,这之中就算存在制造克隆人和人造人的技术也不奇怪。虽然对于伊苏本身科技的发展水平游戏中没有足够的描述,但认为双子女神同其他有翼人一样掌握人造人技术不能算一个离谱的猜测。

此外虽然有点不能作为参考,但在前田英纪版的《伊苏》漫画的设定中,亚特鲁本身是伊苏制造的用于杀死魔族的人造人兵器。

假设佐拉是伊苏出身,那么他掌握有超越时代的技术就能得到解释,并且也能回避“随便一个从路边冒出来的炼金术士也能够炼成女神灵魂”的尴尬局面。提到女神灵魂,在伊苏5中提及制造贤者之石的材料就是有翼人的灵魂,假如佐拉炼成灵魂的技术被广泛传播的话,想必会出大问题吧。

 

其三

在9的最终迷宫古代巴尔铎克炼金要塞中,能看到很多房间上面都有形似伊苏标志的谜之标志。此外这些标志也大量出现在废弃栋(夏托拉尔作为boss登场,并且有六百年前的壁画,应该是佐拉搬家去夜里之前住的地方)中。

虽然有些牵强,但这也可以作为佐拉或许同伊苏有些关联的佐证。

 

3.2.2 也许是布列塔尼出身?

当然也有读者会觉得上来就给人寿命+200实在有些太牵强了。这种情况下我们提供第二个选项,那就是佐拉并非出身伊苏,而是生活在伊苏周边但知晓伊苏传说的布列塔尼人。

前文提到,身为伊苏原梗的伊斯传说原本就是出自布列塔尼地区的传说。活了五百年,突然来了个红毛让传说成真了,那确实可以解释亚特鲁莫名其妙就被佐拉盯上的原因。此外,虽然伊苏在700年前就升上了天空,但圣兽璐仍然留在了布列塔尼附近的地面上,这样也能解释佐拉为什么能够造出璐。鉴于同样居住在树海附近,艾迪尔和佐拉互相之间有听说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此外,虽然在《赛尔塞塔的树海》中删去了这个设定,但在《伊苏4 The Dawn of Ys》中,存在让炼金术士邦乔(バンジョー)调药的系统。这或许也可以成为树海一代有着炼金术传承的作证。

这个炼金术士邦乔在《赛尔塞塔的树海》中也有登场,他就是杜连的老家达南的长老,在游戏中有一个支线任务表明了他在通过吃返老还童药来续命。也许这可以成为炼金术士要续命的时候,在换身体以外的另一个选择。

 

第四章 巴尔铎克神仙打架

 

既然提到了伊斯传说,这里我们就先插进一个新话题,聊一聊巴尔铎克一带的本土信仰。

前文提到,伊斯本身对应现实中的凯尔特神话信仰。而游戏中多次出现过的“诺斯教”的“诺斯”应当是指现实中北欧存在的语言“诺尔斯语”,对应北欧神话信仰。

此外,关于星刻教的现实对应,在游戏中还没有出现过具体的描述,但考虑到是从罗门方向传来的,或许可以大致认为对应罗马神话信仰或(大概率)是基督教。

 

4.1 首先列举一下游戏中存在的诺斯教相关信息

这部分消息全部可以在冒险笔记Help栏里的tips中查到。大致摘录内容如下:

【诺斯教】星刻教传进来之前格里亚信仰的土著神信仰。现在也在巴尔铎克周边残存着数个祭祀遗迹。

【诺斯教的神】诺斯教认为世界是在《格里姆尼尔》和《路基》两个神的争斗中产生的

【诺斯教祭祀遗迹】以诺斯教的建筑样式建造的腐朽神殿。在其中供奉着诺斯教信仰的神之一的《主神格里姆尼尔》。

(顺便一提虽然游戏中没提,不过格里姆尼尔就是那个北欧神话中有名的大神《奥丁》的别名,后文会把《奥丁》和《格里姆尼尔》当作同义词使用。关于奥丁,他有很多别名,其中一个是在伊苏10乌鸦的介绍中出现过的《哈尔》。)

【地下墓所】它的入口被祭祀场遗迹的某个石碑所隐藏着。其中存在的神殿,是信奉格里姆尼尔的信徒为了躲避敌对的神《路基》的信徒,而在地下秘密地进行仪式的场所。

(《路基》的原梗也很明显,就是北欧神话常见的同奥丁作对的神《洛基》。后文会把两者当作同义词使用。)

【地下墓所的壁画】画着《半神的战士》同主神格里姆尼尔一同在红色双子之月之中同魔物战斗的身姿。那情景看上去酷似格里姆瓦尔德之夜。

【半神的战士】诺斯教的主神格里姆尼尔在同閉ざす者路基的战争中驱使的半人半神的战士。

【诸神黄昏】在诺斯教的教义中记载的两个神之间的战争的结局。百年战争就是格里姆尼尔和路基的代理战争。打到最后他俩同归于尽了。

 

4.2 诺斯教和凯尔特教

根据4.1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到游戏内对诺斯教的设定大致为:

在500年前,巴尔铎克周边存在名为诺斯教的土著信仰;500年前罗丝维塔带军抗击布里台人的战争,在神的世界里对应着格里姆尼尔和路基的战争。最终双方同归于尽,而诺斯教也因此没落,最终在十几年前的对罗门战争中失利后,被从罗门传入的星刻教取代。

在格里姆尼尔和路基同归于尽之后,格里姆瓦尔德之夜的净化机制不再起效,从格里姆尼尔的半神战士负责净化,变为了需要普通民众手动打倒魔物。此时佐拉去找了当时的格里亚王室,提出制造人造人来代替半神战士,维持夜晚机制继续运转的方法,得到了当时的王家的支持并延续至今。

逻辑上是通的,但在游戏中的表现存在龃龉。

 

4.2.1 同现实的对应方面

教义上,游戏中诺斯教的设定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会转生为其他生命而再次回来”的“灵魂转生论”。在现实中与之对应的是认为人死后,灵魂会进行转生的凯尔特教。而在前文所提及的理应是诺斯教出处的北欧神话信仰却并不存在类似的教义。

简单来说,北欧神话认为在战场上奋战的勇士会因为他们的英勇而被带往神之殿堂瓦尔哈拉,并在那里继续战斗。相对应的凯尔特教则认为人的灵魂永生,人的灵魂会在死后附着在另一个身体上或是前往来世。

在现实中北欧神话所辐射的区域为瑞典、挪威、丹麦、冰岛(不包括芬兰)一带(简单来说就是伊苏10周边)。而凯尔特教所辐射的区域为不列颠群岛地区(包括爱尔兰、威尔士)一带,今天凯尔特人主要指海岛凯尔特人,即不列颠群岛西北部分和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在语言和文化上与古代大陆凯尔特人存在共同点的族群,比如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和曼岛人(简单来说就是伊苏9周边)。

上面这一长段概括一下就是10的人可能通过打到9的舞台来实现了一次宗教上的覆盖。

 

此外,游戏中关于奥丁率领的“半神战士”,或许对应的是北欧神话中的女武神(瓦尔基里),她们有些是奥丁的女儿,有些是从人变成神的人类女子。但实际上在凯尔特神话(和希腊神话)中,“半神”角色的戏份要远高于北欧神话,例如大家(通过FGO)很熟悉的库丘林和芬恩等都是有名的半神。

 

4.2.2 游戏中的逻辑方面

首先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大墓穴的设定上是“信奉格里姆尼尔的信徒为了躲避敌对的神路基的信徒,而在地下秘密地进行仪式的场所”,但它却堂而皇之地在外面放了一座格里姆尼尔像这件事(详情可以参照我发的迷宫散步第5期(艾明玛恰):BV12M4y1s7AQ)。

为什么大墓穴这里会又有神像又有地下遗迹?我个人的理解是神像下面的大墓穴所属的教派、和神像本身所属的教派是两个不同的教派。而大墓穴所属的教派(凯尔特教)被信仰奥丁的教徒迫害,因此在上面个神像掩人耳目

这里有一个另外的佐证,那就是墓穴的名字艾明玛恰(エヴァン·マハ)这个词的词源,大概率是指爱尔兰的古代祭祀场Emain Macha,该地点在凯尔特神话中很有名。

 

艾明玛恰

这个地方有的神话解释是原本叫做Macha,后来Macha女神因为爱情转生到这里来之后却被爱的男人背叛了。于是她下了诅咒要这里所有男人在战前都要忍受分娩一般的痛苦,然后这里就被改名叫Emain Macha=Macha的双胞胎。

Macha本身是当地的主权三女神之一,是三姐妹组成的女神,三姐妹都掌管战争(也有一种说法是三姐妹其实是同一女神的三个名字)。此外,有的版本还特别强调了Macha有一头红发。

 

但这样的话又没法解释下面还有跟上面主题一致的壁画。不过壁画这种东西是可以日后涂改的,因此也不能算作太过牵强。起码单看设计风格墓穴和其他几个迷宫(例如大下水道)设计风格存在很明显的区别。

还有一些细节部分,就是9的遗迹中存在大量装饰用凯尔特结。这部分我发过视频详解,这里不再赘述。种种迹象表明在巴尔铎克似乎存在凯尔特教和诺斯教的世代交替,而前者因为种种原因,原本的名字并没能保留下来。(实际上,现实中的凯尔特教也由于其主要基于口口相传的性质,而导致大量故事被基督教改写或是失传。)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上述的部分没有提及洛基。或许9的剧本本来存在路基相关剧情但最后和阿普莉莉丝相关剧情一起删掉了

 

……整合来看,或许巴尔铎克当地实际发生过三次宗教战争第一次导致凯尔特教被格里姆尼尔(也许还有洛基)取代,第二次是格里姆尼尔和洛基同归于尽,第三次则是星刻教传入。考虑到佐拉起码在第二次之前还在活跃,他知道当地凯尔特教的原本情况也不算特别离谱。

此外关于游戏中诺斯教(或许继承于凯尔特教)“轮回转世”理论,有可能暗示了怪人们在战斗中一次次死去、又被一次次重新制造出来继续战斗的处境。还有一些文本更详细地提到了“认为人的灵魂会在死后转世变成动物”,或许对应了大部分怪人的称号都同动物有关。

总而言之,种种迹象表明,佐拉也许同凯尔特教有所关联。

 

第五章 那么,佐拉究竟是谁?

 

在第二章我们提到,佐拉有可能出身自布列塔尼、或是干脆出身于伊苏,且炼金术本身发源于有翼人,因此他的真实身份有可能是通过有翼人的炼金术从五百年前活到了现在的伊苏相关人员。在第四章则提到佐拉在角色设定上或许同凯尔特教有所牵连。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直接的可能性直接说结论佐拉有可能像罗斯维塔是格里姆尼尔的代行人一样他是洛基的代行人

 

5.1 洛基

这从很多地方可以得到对应首先神话中的洛基是一个出色的魔法师和变形者在很多故事中他变成了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甚至变成动物出去搞事这和佐拉在游戏中可以变成不同外形相对应

说到外形,捎带一提,奥丁的别名“格里姆尼尔”是“戴兜帽的人”的意思,此外奥丁本人有个重要的特征是独眼。也许这对应了阿普莉莉丝本人戴着兜帽、且大部分怪人都遮住了一只眼睛。此外,虽然最终摘下了兜帽,但阿普莉莉丝本人在ED图中也遮住了一只眼睛。

顺便一提虽然可能和这事关系不大不过美剧《Loki》中把洛基描绘成一个以绿色为主题的角色。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神话上的关联,也许没有吧。如果有人知道详情的话可以跟我说一声。)

 

5.2 亚特拉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佐证最终boss亚特拉的原型很显然是北欧神话中的冥神赫尔

以下参照日文wiki:赫尔(也被译作海拉)被认为是冥界的女神,且是北欧神话中唯一拥有将死者复活力量的角色。她的身体一半是蓝色、一般是正常皮肤的颜色;亦或是上半身是正常皮肤的颜色,而下半身是腐烂后带着绿色的黑色;在绘画中则会被描绘成(左右)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又或者(左右)一半是红色、一半是蓝色。这是因为她的身体一半是活着的,一半已经死了。

亚特拉的设计思路应当是对几个形象进行了融合,因为他的服装显然是左右一半黑色一半白色;在翅膀上(尤其是黑色的一边)很明显浮现出绿色光芒;同时存在红色的长发和青蓝色的飘带;上半身是正常人类的样子,而下半身完全被衣服挡住了;甚至为了凸显左右半边互不相同的感觉,还被做成了异色瞳。此外,他身体里储存着大量已死之人的复制灵魂,也同赫尔冥神的身份相对应。

而这件事同佐拉有关的部分,在于在传说中赫尔是洛基的女儿,而亚特拉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作佐拉的孩子(他拉闸门的时候自己也吐槽了一句)。

此外亚特拉觉得遇到事直接炸了解决会更快,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巴尔铎克的状况真的一团乱麻,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是冥神,能够死而复生,因此不认为把人杀掉会成为什么大问题。当然详情如何也只能发微信问近藤了。

 

顺带一提,洛基还有另外两个孩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魔狼芬里尔&巨蛇耶梦加得。照这个发展来看,“恐龙老师对应芬里尔、大蜈蚣对应耶梦加得”的可能性也不能说完全不存在(哈哈)。此外,芬里尔的名字含义是“沼泽居住者”,而9未做完的地图中,被迷雾覆盖的西南方原本是一片大型湿地。也许本来大家会在那里遇到什么不该遇到的东西吧。这就只能给近藤发微信问问了。

在游戏设定中,得到格里姆尼尔加护的阿普莉莉丝率领的是格里亚军,所对应的得到了洛基加护的军队则是布里台军。在阿普莉莉丝的对话中,没有提及过她是否见过洛基的代行者,但看口气大概率是没有见过的。虽然不清楚应当在布里台军中的佐拉是怎么跑到格里亚来当军师的,但总觉得他想做的话总归能做到,因此这部分就不深究了。

 

第六章 其他人的姓名捏他

 

这部分整体和佐拉关系不大,没兴趣可以直接跳过看第七章。

来都来了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除去上述三人以外的人身上有哪些梗

 

6.1 亚特鲁·克里斯汀&赤之王

系列主角。所使用的武器中只有倒数第三把和最终武器的名字有典可循。

其中,虽然和神话没啥关系,不过倒数第三把《Joyeuse》所指的是欧洲三大圣剑之一的欢悦之剑《咎瓦尤斯》。它是传说中法国查理大帝的佩剑,剑身能够发出耀眼的光芒使人失明。别把这么重要的剑拿来日抛啊。

比较值得一提的在于他的最终武器《Tir Na Nog》,它所指的是凯尔特传说中的仙境、永恒乐土、青春仙岛《提尔纳诺》。有的说法认为它是死后的乐园,而在另外一些传说中,它的定位更接近桃花源。和北欧神话的死后乐园《瓦尔哈拉》相比,两者之间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即提尔纳诺是没有争斗、病痛和死亡的仙境,而前往瓦尔哈拉的人在瓦尔哈拉还是要继续战斗的。

前文也提到,《伊苏》原梗的伊斯传说是起源于布列塔尼的凯尔特传说。考虑到亚特鲁的出身或许也就在伊苏附近的某处,他在9这个套着北欧神话皮的故事里,手持来自凯尔特神话的剑这件事本身也似乎有了一些特殊的涵义。

 

此外,赤之王变身后的装束,左肩上有银色的肩甲,左手小臂完全被手甲覆盖,而上臂则被披风遮挡。这让他在持剑站立之时,看起来仿佛整个左臂都是银制成的(在↑宣传图中,以及最后的壁画上尤为明显)。在凯尔特神话中,也存在一个“有一只手臂是银制成的”角色,即神之王努阿达。

传说努阿达在战争中虽然得胜,但战斗时失去了一直手臂。只有身体完整的人才能成为王,因而失去手臂的努阿达不得不让位给后继者。但其后继者不得人心,努阿达只好让医术之神为他打造了银制的假肢并夺回了王位。

(这个银臂的概念被类型月亮拿去缝合给了亚瑟王的骑士贝狄威尔,打过FGO可能会比较熟悉。)

 

另外,王变身后服装的设计理念中可能含有蝴蝶。在很多文化中蝴蝶都有着朝生暮死的意象、或是代表灵魂。王的腹部的两条垂带或许代表了蝴蝶的触角,而燕尾代表了蝴蝶的翅膀。

更准确来说可能会是亚历山大凤蝶。这种蝴蝶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雄性呈青绿色,同王的衣服衬里颜色相似;雌性呈灰褐色,同王的DLC服装《月蚀领主(Lord of Eclipse)》颜色相似。

 

6.2 白猫

她使用的武器之中,倒数第二把《米德加尔德人之爪(Midgardian Claw)》中的《米德加尔德(Midgard)》,所指的是北欧神话中人类所居住的世界。北欧神话认为一共存在九个世界,其中人类世界位于正中央。

她的最终武器《华拳·薰衣草(Lavender)》在繁体中文版被翻译成《拉班德勒》。说实话到这我已经有点烦了,要不云豹翻译下去让我上吧。这花在当地过于常见,以至于它们的名字直译过来是“无聊的花”,有种说法是奥丁的妻子弗丽嘉给薰衣草施了魔法来用于抵抗匈奴,但整体来说它们没什么特别有名的传说。

 

6.3 鹰

鹰的种族狂战士(berserker)是在北欧神话中登场的拥有异能的战士。大家都挺熟的就不细讲了。此外关于他的姓氏アイブリンガー,跟巴尔铎克舞台所在地エルトリンゲン完全没有什么关系。

他的倒数第三把剑《Charlemagne》指的是《查理曼大帝》,就是赤之王倒数第三把剑的主人。骑士是王的主人可还成,深挖还能往下挖,但是本篇主题不是这个,而且我也没什么兴趣。谁有兴趣谁去搜吧。

他的倒数第二把剑《赫拉斯瓦尔格》打过FF14的话可能会比较熟悉,其意为《吞噬尸体者》,是北欧神话中一个化作鹰的巨人。没什么特别有意思的,除了被云豹翻译成了《弗雷斯贝尔古》。我寻思是不是台服发音跟大陆不一样,查了一下这个词在所有版本的中文中都叫赫拉斯瓦尔格,做翻译是真tm一点资料都不查啊。

他的最终武器《狂剑·阿里奥斯托》,指的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代表作有《疯狂的奥兰多》。基本上是查理曼大帝北伐的冒险小说,主角奥兰多之所以疯狂主要是因为失恋。这人到底怎么回事?

 

6.4 人偶&阿普莉莉丝&罗丝维塔

人偶的名字阿涅莫那(Anemona)是银莲花(Anemone)的人名化。有种说法是美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的爱人在狩猎时被野兽所杀,从他胸口中流出的鲜血就变成了银莲花。

相对的阿普莉莉丝(Aprilis)是四月(April)的拉丁语词源,这个词的来源就是上文中提及的阿芙洛狄忒。考虑到阿普莉莉丝的名字应该是佐拉起的,怎么说呢……他爱得是真挺深沉的。

捎带一提这两个名字都出自罗马神话。

阿普莉莉丝的原名罗丝维塔来源于赫罗斯葳塔(Hrotsvitha),她被认为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作家、第一位女诗人、第一位女性历史学家和第一位戏剧创作家。奥丁选一德国人代打还行,怕不是其实是跟着鹰一路过来的。

 

人偶的倒数第三把武器《巴西利卡》(Basilica),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

她的倒数第二把武器《安格尔博达》(Angrboda),在北欧神话中是洛基的巨人族情妇。其名字的意思是“悲伤使者”(Herald of Sorrow)或称“悲痛的前兆”,她是前文提到的芬里尔、耶梦加得和赫尔的母亲。

她的最后一把武器《煌刃·莴苣(Rapunzel)》所指的是《格林童话》中的《莴苣姑娘》或者说《长发公主》。这故事大家都挺熟的,就不细说了,给人偶用或许是对应了她的身份是被魔法师(佐拉)带走的普通人(罗丝维塔)的女儿吧。顺便一提云豹翻译是《煌刃·拉彭澤爾》。

 

6.5 猛牛

她的异能《瓦尔基里之锤》里的瓦尔基里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就不细说了。

她的倒数第四把锤子《巴巴罗萨(Barbarossa)》意为“红胡子”,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昵称。腓特烈一世是一位传奇人物,根据民间传说,他至今仍在沉睡,当德国遭遇危险时便会苏醒,为帝国带来繁荣与和平。

她的倒数第二把锤子《妙尔尼尔(Mjolnir)》是北欧神话中雷神索尔的武器。有种说法是它是洛基跟人打赌让人做的三件宝物之中的一件,另外两件分别是德罗普尼尔(一枚可以自我再生的戒指,伊苏9的夜晚之卵的名字来源)和古林博斯帝(一头能在水上奔跑而且跑得比马还要快的金毛猪,伊苏10亚特鲁踩的滑板的名字来源)。

她的最终武器《丰锤·欧德姆布拉(Audumbla)》是北欧神话中的一头母牛,欧德姆布拉和始祖巨人尤弥尔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普遍认为欧德姆布拉的意思为“乳水丰富的无角乳牛”。

 

6.6 背教者

他姓《诺亚》,具体背到哪个教去应该不用我多说了。此外他的装束是魔改过的星刻骑士团神父服装。

他的倒数第二把杖《商神杖(Caduceus)》是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的手杖,一说象征着商业和炼金术,一说拥有催眠能力。顺便一提跟这事关系不大,不过赫尔墨斯有时被认为是雌雄同体的神。

他的最终武器《贤杖·海德伦(Heidrun)》是北欧神话中在瓦尔哈拉制造蜜酒的母山羊的名字。

可能真正的背教就是把当地所有教义的元素全融合一个遍……

 

结合上述情况不难看出,除去赤之王以外,所有人身上都有北欧捏他。

也许这是因为亚特鲁本人是外地人,更有可能正因为他来自不同的神话体系,才能够将此地的混乱局面终结。

值得一提的是,在伊苏8中,亚特鲁的最终武器《心剑·米斯特汀》,所指的是槲寄生(Mistilteinn)。在北欧神话中,担心自己的孩子巴徳尔的女神弗丽嘉拜托世上所有的事物发誓不可伤害他,但是独漏了一只小槲寄生没发誓;而洛基则利用其杀死了巴德尔。可能佐拉本来指望亚特鲁能把那把剑带过来吧。

 

6.7 一些细节

伊苏9的标题《Monstrum  NOX》中的Nox,所指的是罗马神话中的黑夜女神诺克斯(希腊神话中叫做倪克斯)。她被认为是罗马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的母亲,但要注意和艾明玛恰地下的北欧命运三女神(诺伦)并不是同一伙人。

邪灵(Larva)是罗马神话中的“恶灵”的意思。

迎击战中的锲石(sphene)意思是“榍石”。其英文来自希腊语“sphenos”,意为“楔子”。

马里乌斯本人的捏他应该是大仲马的《铁面人》。他的本体全名Marcus Claudius Garmanicus,可能对应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不过访谈说罗门篇现在连新建文件夹都没有,所以这事不搞很清楚也无所谓。

第七章 一些残留细节部分

 

到这附近已经没什么特别好讲的内容了,不过还是写一些在做考据途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7.1 巴尔铎克当地的本土教变迁情况

根据至今为止的考据情况推测,最早的巴尔铎克本地教义大概推崇灵魂转生论的凯尔特教。(佐拉和亚特鲁可能在辐射范围内。)

之后北欧神入侵并取代了凯尔特教,北欧神话方面自己打了一架后全部离开了。(罗丝维塔和鹰在辐射范围内。)

左拉觉得凯尔特和北欧都不靠谱,自个儿折腾起罗马神话(夜晚相关设施在辐射范围内);同时星刻(基督教看这块没人管跑来了。之后左拉觉得罗马不太灵了,找老家凯尔特搬救兵,喊来的红毛直接清场,基督教:?白捡

……大概是这么个流程吧。猜测凯尔特是最早来的是因为一般越早的被抹的越干净北欧有神像罗马有名词基督不用讲所以最早的应该就是凯尔特了。此外凯尔特方面有一些说法是失去力量的神会变成精灵并用魔法之雾隐藏自己的身形、或是干脆退到提尔纳诺去,可能跟秘匿之道的小精灵形的怪物有关,也可能没有。

怪人方面有可能是北欧的捡了凯尔特的战士口胡成自己的了,也可能原本确实是北欧神搞了夜晚机制之后由奥丁带人去送,在北欧神离开之后由佐拉用老家的科技补了一补。不论如何……真是太胡来了你不闹鬼谁闹鬼……

 

此外,能确认跟凯尔特教有关的大墓穴,整体观感并非最初就建在地下,而更像是原本在地上的建筑沉入了地下。也许这同传说中的伊斯最后沉入了水底相对应。

亚特拉可能就是看了这个情况觉得脑壳疼算了半天最实惠的还真是清场,不如干脆清场算了。屎山代码已经堆到了这个地步,佐拉却还不放弃,为了大家都能下班而努力写操作系统的代码,不禁让同为社畜的你我都掬一把辛酸泪。

前代神仙们的灵魂复制品都在巴尔铎克游荡,却没有一个人要亚特鲁去监狱阻止佐拉,或许也是因为,佐拉想要做的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多么离谱和罪大恶极的事情。

 

7.2 佐拉下线之后究竟在做什么?

与其说下线了十五年,不如说是拖到了十五年前才下线。因为十五年前是背教者被制造出来的时间。或许佐拉是好容易把所有人都复制结束后才赶着去做自己的事。夜晚是在故事开始前的最近几个月才开始活化,在此前就算只有阿普莉莉丝一个人战斗,或许也可以应付吧。

此外,故事中没有详细介绍怪人具体的轮换机制,究竟是所有人全部死去之后才集体换一波新的,还是在一个人死掉之后立刻做出他的婴儿复制品,还是在上一个人差不多快到统计学上的寿命极限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复制下一个他自己呢?如果是后两种可能性的话,在复制这一届的鹰、猛牛等人的时候,是否得到了上一届的白猫和背教者等人的帮助呢?他们是否知道佐拉究竟想做什么呢?这部分也只能留待大家自己想像了。

 

游戏中提到的几个时点:佐拉15年前失踪,8年前复制了夏托拉尔,4年前收了祖尔的父亲当徒弟,同年亚特鲁把凯芬炸了。夏托拉尔则是在5年前开始乱抓人进监狱复制,3年前复制了马里乌斯。

考虑到佐拉十五年间有数次活跃,并且在9故事进行途中还坚持去丹迪莱恩门口和监狱上班,并且不只是单纯的上班而是在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他可能也不是真失踪了,只是单纯没有跟阿普莉莉丝联系。可能是单纯不想带小孩就假装自己在加班,也可能是觉得炼金术相关的问题跟阿普莉莉丝说了她也听不懂(实际上确实听不懂),总之他没有再去找过她。

这行为本身跟游戏内npc认为的“佐拉单恋罗丝维塔”的说法颇有出入,且佐拉本人面对阿普莉莉丝时的表现并没有看出他对对方存在什么超越同事的情感。例如在最终boss房的喊话,与其说是对阿普莉莉丝说的,不如说更像是对在场的所有人说的;一般这种剧本会倾向于用“造了恋人的复制人之后反倒觉得复制人跟本体怎么都不一样从而郁郁寡欢”来解释,但是9的倾向明显是“复制人和本体就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或许这其实是常见的那类,普通人觉得“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但当男女感情起哄比较有意思,总之先起哄”,但当事人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男女之情的展开。

 

……此外他也存在亚特鲁爆破凯芬前后去过凯芬、或者当时根本就在现场的可能性。突然收徒可能也跟这件事有关。也许是见识了亚特鲁的爆破能力之后,才认为能把巴尔铎克的事也交给他处理。

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凯芬的炼金术士整体有种漠视生命和实验伦理的做派,且每个人都有一个土爆了的称号。佐拉500年前出来单干其实是因为跟凯芬人合不来的可能性微存。

 

7.2.1 哪些东西是佐拉搞的,哪些不是?

毕竟这种事很难找到证据,所以以下部分全是我口胡。简单来说就是(我觉得)人形怪都是夏托拉尔搞的,反过来非人的怪都是佐拉搞的。理由也很简单,佐拉如果想做人体实验的话,在五百年间有的是时间可以做,没必要事到如今才突然开始搞一些水准很低的人体改造。按照这个标准来分类的话:

夏托拉尔搞出来的东西:监狱地下穿狱卒衣服的食人魔、被复制的罗门和格里亚高官、马里乌斯、赤之王

佐拉搞出来的东西:所有被从记忆中复制出来的怪物、监狱和采矿场的机器人、三个最终迷宫里被变成怪物的高官Boss、夏托拉尔

 

把赤之王归到夏托拉尔组的原因在于佐拉实际上没有必要复制亚特鲁出来。他应当是拷贝了亚特鲁的记忆用来做亚特拉,但在拷贝结束之后就不需要了,实际上那之后他也没再来找过赤之王什么事,在炼金栋遇到的时候表现也倾向于“你死不死都跟我没什么关系”。对于斯米诺夫将A/A融合并将亚特鲁本体放走的事,虽然斯米诺夫认为他会反对,但实际上当时佐拉就在隔壁,他是无所谓的。

相反,夏托拉尔有很多理由复制亚特鲁:首先他可以用复制人来吸引视线,逃避将亚特鲁押送至罗门的要求,从而达到偷偷将其软禁在监狱里的目的;其次他将亚特鲁的本体强行留在监狱里,也和他“复制优秀的人来达成复国愿望”的想法逻辑相通。实际上他还安排了马里乌斯来盯着亚特鲁不要真跑了。

 

7.2.2 为什么要复制夏托拉尔?

夏托拉尔在战后的职务是负责跟罗门斡旋让巴尔铎克实行自治可能这就是复制他的目的。

想象一下,战争打得城市机能快停摆了但是佐拉自己还要忙不能真让罗门把巴尔铎克占了影响他搞炼金术,所以紧急复制一批有点能耐的人假装他们没死现场顶上……。照这个思路延伸下去的话,城里其实不光夏托拉尔一个复制人,而是有好多复制人只是大家都没死过所以没发现的可能性也不能说完全不存在。

夏托拉尔参展时对阵的是罗门的将军《雷鸣的雷欧》,这个人之后没多久就被左迁到树海了肯定里面还有内幕就是单纯没说而已也不一定是删了剧情,有可能就是没想,单纯就为挖个坑。但这件事要圆回去也不难,就比如说夏先生是当着雷欧面被杀的可能本来城内的军队降了之后巴尔铎克就要由雷欧的军队接管之后佐拉要复制夏先生还不能出现破绽的话就只能想办法把雷欧搞走。……之类的,理由并不是特别难找。

 

7.3 佐拉和人偶的关系

有种说法是佐拉把人偶搞坏了属于做研究做到走火入魔不顾阿普莉莉丝的想法了,这讲法还挺对科研狗的刻板印象的。实际上他还挺喜欢人偶的人偶入队之后找他扫地的那个小号对话他还说你长得挺像我很久以前就死了的乖女

后面几章还有他给书店带货让大家都去买阿普传的事迹,贫民区的小孩有数个对话提及他的扫地工小号,还说工作有进展的时候会心情很好地送人蔬菜,这表现与其说走火入魔,不如说人际关系比克雷德·艾布林根还健康。

关于人偶的解说在最终章修花圈任务的结尾,大致概括一下:佐拉是先的人偶再提取记忆造阿普莉莉丝,之后人偶的身体太旧了让佐拉转移灵魂的时候给弄失忆了。于是佐拉说留着身体也没用,我就送走了,阿普说你起码留下身体给我当个念想啊,坏了也没必要处理掉(処分する)吧!佐拉还很疑惑你怎么这么大动肝火?到这附近回想就结束了。

表现甚至还停留在一个不懂女儿心的爹的范畴之内,这要能算走火入魔那轨迹2/3的直线npc都走火入魔。佐拉这段就这三句台词他甚至都没说那种常见反派话而且因为左拉是一个比较实话实说不懂人心的人设应该不是撒谎人家也不是故意要拿人偶做实验的

此外処分する不一定是扔了毕竟人偶实际上状态挺好地进古董店了可能单纯就是卖了。整理下来就是一个很单纯的爹把女儿东西碰坏了没办法了扔了算了的剧本,换个世界观这事甚至能进4spg支线。

而且佐拉应该在那之后也在继续研究转移灵魂的方法,到了9的时点已经开发到祖尔爹都能成功使用的程度,多亏这个赤之王才能留下一命,实在不能为了这事过于苛责他。

 

7.4 关于凯尔特人

其实已经没必要说更多了,但是搜集的素材没能全塞进第三章,总之在这里放一下。以下部分全部取自日文wiki。

首先,关于凯尔特人,他们“在古罗马人中也被称为加利亚人,但‘凯尔特人’和‘加利亚人’并不一定是同义的,只有居住在加利亚地区说加利亚语或球门语的人才是‘加利亚人’。”简单来讲就是拿伊苏世界观套一下的话,凯尔特人有时也会被叫做格里亚人。

其次关于红毛,现实中的红毛最常见于欧洲北部和西部边缘。以不列颠群岛为中心分布,尤其与凯尔特裔民族有关。”这当然不可能是在做设定时就考虑到的东西(真考虑到了还得了),但仅仅作为一种可能性去思考的话还是很有趣的。

搜这部分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就不翻译了,想看的自己想办法看吧。

研究者たちは、赤毛の人にはより多くの麻酔薬が必要であることを発見した[55]。他の研究出版物では、地毛が赤毛の女性は、他の髪の色の女性やどの髪の色の男性よりも、鎮痛剤のペンタゾシンを必要としないと結論付けられている。研究によると、赤毛の女性は男性よりもその特定の鎮痛薬に対する鎮痛反応が大きかった[56]。同じグループによる追跡研究では、赤毛の男性と女性はモルヒネ-6-グルクロニド(英語版)に対してより大きな鎮痛反応を示すことが示さた[54]。赤毛の歴史的および現代的な虐待を説明する可能性のあるフリンジ理論では、おそらくローマの征服とその後のブリテン諸島への到着時のケルト諸民族の迫害に由来す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る。

……

虽然前面说前田版的伊苏漫画不能太当作参考,但这个展开搞不好还真是把他当成伊苏人造人去理解会比较顺畅。究竟怎么解释,就看你自己的想法了。

 

……

……还有一点无关紧要的细节,就是凯尔特教的神职人员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德鲁伊”。10的早期宣传中提到亚特鲁可以通过“德鲁伊的单片眼镜”来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正可谓专业对口了。

 

7.5 关于诺斯教祭坛

绕着巴尔铎克城外一圈有数个明确说过是诺斯教祭坛的祭坛可能是有把什么东西封印在城里或者把什么东西挡在城外的功能,吧,我猜的。祭坛分布位置分别在禁忌之森、灵峰、诺斯教遗迹、艾明玛恰和古战场格萨维耶死去的塔塔顶,此外北方的矿山里和西南方的湿地里大概率分别有一个游戏里没做出来的祭坛(和一个或许会对应芬里尔的Boss)。

所有有祭坛的地图都做得非常用力,但剧情上毫无卵用,不难想象这段很有可能是原本想写的剧情被删了。但在巴尔铎克整体的氛围下,剧情删节本身也带出了一股亚特鲁灵感没roll出来导致没能进真结局的味道。

而且这玩意有可能并不一定是佐拉搞的,导致整个事更吓人了。围着城建一圈祭坛究竟是想封印什么,或者是想阻止什么呢?

 

结语

 

这破玩意居然能写将近两万字,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不管是写到这里的我还是看到这里的你都挺闲的,不论如何,十分感谢。

也可能你是直接拉到最下面来的,那我就大概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佐拉可能是伊苏人,并且大概率是洛基的小号;他并不像大家印象中一样是个疯子研究员,相反他其实做了挺多事来帮助大家下班,而且精神情况和人际交往状况其实还挺正常的。

虽然法老控大概率没想这么多,不过照这发展看亚特鲁可能是凯尔特德鲁伊。

巴尔铎克当地可能不止换过一茬神而是换过三茬以上,亚特拉刚上班就想下班不是因为他是刻板印象人类不行系boss,而是因为要解决当地的问题还真是直接炸了重来一次比较实惠。

 

……结束!

此外,虽然开头说过了,不过还是再强调一次。这篇文章的内容绝大多数都属于“编剧应该没想那么多”,也就是我个人的过度解读,因此希望你也不要太过于当真、或是真的在后续的伊苏中妄求我所说的内容得到证实。

此外本文中的参考资料绝大多数来自日文维基百科,倒不是说日文会更准,而是我觉得法老控查资料的时候会优先看日文。如果你觉得哪里有错,或者觉得我的思路有问题,或者觉得我洗白角色(???),那就是你对。

在此基础上,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转载请告知并注明出处。

 

特别鸣谢


会说流畅人话的马里乌斯

会说流畅人话的马里乌斯

就是因为看电子设定集的时候你站在佐拉旁边,才让笔者发现佐拉其实有姓,进而产生了这篇文章。

 

明日朝霞

2023年8月


【伊苏9考据】炼金术士佐拉·盖克兰真实身份及其目的相关猜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