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端午节阅读《多极亚洲中的唐朝》后的简单感想

2023-06-29 22:50 作者:ZeromaX訸  | 我要投稿

视频文稿

最近在端午节回家的高铁返程中,加上在家的一段时间,把之前买的一本《多极亚洲中的唐朝》看完了。

书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唐与同一时期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附带军事等相关内容)。主旨就是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朝贡关系,更多的成分依然是作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利益的相互博弈。

书的前半段(前四章)主要是分不同区域介绍相应地区局势(分别是北方的突厥和回纥(后改名回鹘),东北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和渤海国,南方的南诏,西南的吐蕃),聚焦于唐和某个国家或地区之间一对一的历史;后半段则在第五章主要介绍"唐代对外关系的双重管理体系",介绍中央与地方双层的管理,第六章“唐代外交和对外政策思想”介绍了唐朝对外交流的是否“合宜”,主要按时间顺序介绍唐朝总体上对外关系的处理方式的各种变化,概括了唐在这种多极状态的亚洲中的对外制度与政策等。

读完后主要的收获还是对唐代的外交情况多了一些具体细致的了解。自己在阅读前并没有幻想过所谓“朝贡体系”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君臣从属关系,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个国家也无非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在国际局势中判断决策。所以自己可能没那么多对“天朝上国”的刻板印象的祛魅过程。阅读的收获更多还是丰富了对唐和周边国家外交历史和对外政策的了解。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新罗利用唐对百济、高句丽的用兵苦胜但却无法长久控制的时机崛起的历史;以及南诏、吐蕃、唐地方官员、唐朝中央因为各种事件产生一系列外交局势变化的历史。

读下来感觉作者本身的重点也不在于论证书名里的“多极亚洲”,而是仍然以此中的“唐朝”为著书的中心,叙述各种唐和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相对复杂的多边关系可能也就是东北亚朝鲜地区的博弈,以及西南方向吐蕃与南诏、回鹘的合作与背叛。所以就会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就是单凭这本书无法支撑作者“多极亚洲”的想法。虽然历史上的周边各国是以自己国家利益为中心做决策的独立主体,但各国的实力以及在亚洲范围的影响力还远远达不到各自成为一极的程度,这就称不上“多极”。而且书中虽然提到一点点,但并没有详细去介绍东边的日本、西边的阿拉伯(大食)、南边的印度(天竺)等其他较远的当时亚洲势力,所以范围上也达不到“亚洲”。其实主要的论述的重点其实也就是唐朝的周边国家外交史,取的书名不知道是不是出版社要求来个有噱头的标题,相比书本身的内容有点过大了。个人感觉就是“既不多极,也不亚洲,更不……”,不对,唐朝还是挺唐朝的……

顺便说句题外话,看的时候就经常想到 P 社游戏类似《欧陆风云》、《十字军之王》之类的历史大战略游戏,经常玩到大后期就是地图填色游戏,一直都不能形成对玩家的有效制约。就导致玩家在这些战略游戏前期破局以后,后期就陷入一种无聊的状态。阅读这些外交历史,就感觉如果能把其中的博弈因素做成游戏元素,也许对解决后期平推的垃圾时间有所帮助。不过这就需要结合游戏的可玩性来考虑了。总之多了一些对这种小国博弈的历史细节的了解,感觉也是从历史模拟类游戏设计的角度有所收获。

端午节阅读《多极亚洲中的唐朝》后的简单感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