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喂”饭吃,坐在金山上独立的国家,10年经济原地踏步
很多人不理解,中国费了好大的力气,用市场换技术,大气发展制造业,不仅和发展中国家抢夺低端产业,还和发达国家在高端产业领域竞争,人均GDP在2019年才突破1万美元,可是这个国家人均GDP在2011年就能突破$1万?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国家。
这个国家在10年前人均GDP就已经超过1万了,好像不费吹灰之力。
马来西亚概况
马来西亚主要由西马和东马两大区域构成,西马是吉隆坡首都的所在地,紧靠新加坡,经济发达。
马来西亚由三大族群构成,华裔占了23% ;70%是土著,剩下7%是印度裔。
这里的土著指的不仅仅是在东马的那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原生土著,也包括了马来人。至于印度裔,则是一个更广的文化概念,如果以族群来细分,那则有泰米尔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等等。
这三大族群,从外貌上是很好区分的,总的来说,
土著/马来人印度裔华裔其他少数族裔皮肤黑更黑白
鼻梁低较高不高不低
体毛多体毛较多少
身高低高一般
马来本地人生育能力很强,到马来西亚你会发现,大街上很多妈妈手里抱着一个,背上背着一个,手里还牵着一个。由于伊斯兰教的限制,马来人是禁止堕胎的。相对华裔来说,马来人对孩子的教育就没那么重视。
华人人口总量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比重却一直在下降,一是由于华人注重优生优育,对子女的教育多精耕细作。
“坐在金山上”独立,天时地利,“老天爷喂饭吃”
首先是地理位置优越:
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老天爷赏饭吃,不对,是老天爷“喂”饭吃。马来西亚濒临马六甲海峡,扼守东西方海上贸易要道,几个世纪以前,马来半岛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印度中东出口到中国的香料,中国出口到西方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大部分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早在三佛齐和马六甲王朝时期,马来半岛就是东南亚的贸易中心,富甲一方。
如今的马来西亚,从表面观感来看,没有大陆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但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悠闲,福利也不错。物价控制的很好。以老婆的观感来看,整个吉隆坡的消费水准跟中国二线城市相当甚至略低,但是吉隆坡已经是整个马来西亚消费水平最高的地方了。
自然资源丰富。马来西亚的石油才三块钱,一声对比中国将近8块钱一声简直是碾压级的。很多中国游客到马来西亚,发现这么低的石油价格,简直大吃一惊。
马来西亚也是亚洲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马来西亚拥有储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锡、铁资源。石油储量为27亿桶。马来西亚的橡胶、棕榈油的产量和出口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历史上还是产锡大国。
马来西亚历史上就很有钱,很多殖民地独立时一贫如洗,但马来西亚是“坐在金山上”独立的。1960年马来西亚总储备达到4.7亿美元,在亚洲及仅次于日本和印度,是土耳其的2倍,是韩国的3倍,是菲律宾的4倍。
黄金发展时期:上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效仿“亚洲四小龙”进行产业转型,用卖资源赚的钱发展制造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承接欧美日韩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大量外国投资使工业蓬勃发展。
80年代至90年代,是马来西亚的黄金发展期,GDP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是难能可贵的是,通胀率维持在极低水平。
当时中东产油国还没有富起来,马来西亚是亚洲前五的富裕国家。
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1988年到1996年马来西亚GDP平均年增速达到8%。1997年金融危机阻滞了马来西亚的发展势头。一直到2003年马来西亚的GDP才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2011年马来西亚的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当年中国才5600美元。
马来西亚原地踏步了10年,这是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不仅是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土耳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一大批曾经比中国富裕的国家,都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就是没能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趋于停滞的后果。
如今,中国也来到了这个关键阶段,吸取马来西亚的教训,有助于我们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小留学生新宠
我的朋友小孩在马来西亚读书,孩子的妈妈也跟着孩子在那里陪读,发现仅仅首都吉隆坡就有500个孩子在那里留学。马来西亚的教育水准在全亚洲都是名列前茅的,他们也采用快乐教育的方式,可是跟有些国家的快乐教育相比,他们更理解快乐教育的精髓,不仅仅是让孩子整个教育过程快乐轻松,而且寓教娱乐,对于孩子的能力培养,素质培养综合全面,非常注重,
他们是英联邦国家,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的教育,可以无缝链接,也许这就是这么多,妈妈选择让孩子在马来西亚留学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