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的客制化键盘萌新是如何看待这些超出理解的键盘的?(前篇)(修改错别字)

大家好,作为一个游戏区的转载UP主,大家一定很好奇。我为啥突然会说到客制化键盘。其实我入客制化键盘的坑才一个月不到,也有可能最后会真的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客制化键盘而很快脱坑。但是这一路下来,我觉得自己能接触到这块的领域,就觉得非常高兴了。特意来给大家分享下这一个月我对自己得到的新的键盘的想法。
我知道B站专门从事于客制化键盘的大佬已经非常多了。我自己真的一点也不敢吹自己有多懂。所以,我打算先亮出下自己的一些关键词。我相信我的关键词一定也和某些同学命中,进而更方便大家做出自己的判断。
1,程序员
我自己平时就是一个程序员。在游戏公司工作,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已经默认了我们程序员团体至少有好几把的机械键盘,甚至是客制化键盘。我老婆也已经适应了。如果大家是学生党,或者在家有老人,晚上需要休息的。可能有一部分的选项你就需要排除了。毕竟你觉得爽,你的家人或者室友不一定觉得爽。
另外,程序员这个属性也意味着需要键盘拥有一定便携性,舒适性,占用桌面小的特点。对颜值和RGB的需求会较低。我不喜欢同事特别在意我的键盘的灯。或者我自己在打字的时候注意的不是屏幕而是灯。
2,几乎没有动手能力
对于我来说,自己确实不会组装。或者我觉得现阶段没有必要烧到自己组装。其实也不只是我,对于很多圈外人,可能他们已经对这个东西垂涎已久。但是被组装工作挡在了门外。作为萌新小白,我的后续文章也会说下对这个的看法。
3,真的喜欢或者对这个东西有毒
虽然我自认为自己有最终的那一块键盘,但是键盘这个东西,说到底和耳机类似。对于木耳来说,他们很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耳机有所谓的好和坏。

在入坑客制化键盘之前,我有的机械键盘有三把。它们几乎陪伴了我整个工作生涯。第一个键盘是PLU的机械风暴。估计能知道PLU这个牌子的也已经是大叔了。500RMB左右的价格,全键无冲,樱桃轴,能屏蔽win键,几乎是我那个时候能知道最强性价比了。

但是毕竟是国产,我当时能发现的最大的问题是,这个键盘的做工并不是很好,在键盘拼接处有毛边。但是用着是肯定没有什么问题的。在那个实习工资只有500的日子里。这个键盘真的是十分完美的了。估计用了有三年时间。
后来受到我同学影响,他是一个filco吹。我最后入了filco。

我也知道哪怕在现在,也依然有无数的视filco如信仰一样的人。大家都一直在说filco的手感非常的好。我自己是真的没有感觉出来。我用filco的时间大概有至少三年以上。用了这么久我对filco的印象就是,我觉得是很多“表面文章”做的早就不如市面上的很多键盘了,但是很多内在的东西,还是filco做的好。

我先说它不好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大家普遍都在吐槽的万年不变的外形。因为打字久了,无可避免的有各种头发啊,头皮屑啊,食物的残渣掉进去。大家可以在图中看到,功能区的按键都是被塑料给包围住了,清理功能区死角的时候真的是莫大的痛苦。我有一根头发一直插在死角处,完全没有办法给它拔出来。我当时很羡慕裸轴的键盘,觉得裸轴的键盘必定好清理的多。

另外一个就是键帽打油的问题。这也是大家吐槽了很久的问题。我最近才看到有人说,filco的键帽必须用原装的,因为会无法保证之前的手感。这个我是没感觉。也无从查证这个事情。我是有换过键帽,但是也没感觉出来哪里不一样。可能我也真的是“木手”吧。
还有一个也是大家一直在吐槽的,就是filco的大键,用的不是卫星轴,是平衡轴。每次清理键盘针对大键我都是头大。我在用过的几年之中,其实一直在相关的淘宝店里搜索,总是心怀期待的有改进的版本,然后总是败兴而归。
然后说下我觉得非常好的地方:
就是电池。我在前文也有说过我自己的属性是程序员。我自己觉得打字量应该不会少。但是我用了这么多年到现在。我就碰到过一次键盘没电的问题。键盘是采用的五号电池供电。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理导致这个键盘如此省电的,反正我用了这么多键盘之后,无比感慨这比那些一周两周就没电的键盘省心太多太多了。
另外一个就是稳定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能用到现在的一个键盘足以见得它本身的硬功是没有问题的。
我的第三把键盘是高斯的键盘。

最大的特点是便宜,因为我感觉不出来手感上的差距,一个四年前要花1200RMB的键盘,和现如今只要400元的键盘相比,不得不让我产生了见异思迁的想法。买的是87配列的。我对高斯这个键盘的评价就是超级的性价比。我觉得这也是目前为止大部分国内品牌樱桃轴键盘的水准吧。在没有太大问题的前提下,能给你所谓顶级键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体验。还要啥自行车呢?

那我为什么突然对客制化键盘开始中毒了。

就是在听到这个键盘声音之后。我发现原来机械键盘还有如此让人着迷的声音。不止是我,我也大家心里问了同样一个问题。这个键盘到底是什么轴?那个时候在我心里,有且只有两大类的轴,一个是樱桃轴,还有一个是国产轴。国产轴在那个时候的我的心里,就好比山寨樱桃轴的。
在我心里,filco也是我心中的神一样的存在。为啥就没有让我中毒的感觉呢?我自己就觉得这肯定是这个轴有特殊的魅力,造成了这种特别完美的键盘敲击声。我才知道了,哦,原来键盘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组装,客制化客制化,就是让自己找到自己心里最好的键盘。

在看到这个视频之后,我每天不听这个声音就觉得缺了点什么。于是到了现在,我都觉得一个客制化键盘,轴会占我对一个键盘好坏的百分之五十。因为我每时每刻都在使用他,所以这个声音能否让我愉悦舒服。我觉得非常重要。
在这里我也可以解答大家的一个疑问。客制化键盘,烧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有一半是轴所能产生的声音。我用耳机来类比,有的人觉得这个耳机好听,有的人觉得那个耳机好听。但是哪怕你自己觉得现在这个耳机就是最好的耳机了,谁能保证下一个耳机不是你喜欢的耳机呢?这就是一种中毒,你无法摆脱这个声音的诱惑,也不想摆脱这个声音的诱惑。如同键盘的声音一样。
所以我也推荐大家先找到自己喜欢的轴。
轴到底有多少?怎么样才能找到我喜欢的轴呢?
我觉得这个也是大家避免踩坑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可能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我们搜索下视频,听听声音就好了。这个答案我个人认为是答对了一半。在B站就有很多键盘声音录制的视频,很多都是从国外搬运过来的。一般这样的视频都会注明轴是什么。
比如刚才的视频中就有标明这个键盘的一些参数。

这个up主翻译了参数。
轴体的英文名是switches,这个英文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很快记住了。但是对于很多萌新,也会和我一样问一个问题。黑轴换弹簧是什么玩意?后面的润滑是什么玩意?润滑对我追求最喜欢的轴,是什么影响呢?
我们先说润滑,润滑的英文名是lubed。润滑对于一个键盘的声音是有巨大的影响的。虽然一个按键的声音和整个机械键盘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发声的源头还是轴体本身。因为润滑,让整个轴体摩擦的声音降低了很多。润滑对于像我这样动手能力差的萌新来说是很费力的事情。我不是说润滑没用,润滑一定能让轴的声音产生质变。但是你如果自己清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动手能力,和润滑剂的使用注意事项,你一定要找的是没有润滑的轴体的声音。以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巨大的误差。
同样的,我们说回刚才视频的轴体本身。至少刚知道这个视频的朋友可以从字面上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轴当中的弹簧,也能改变轴的声音。是的。比如说我自己目前最喜欢的轴是holy panda,也就是圣熊猫轴。这个轴就是玩家用两个品牌的国产轴体,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自己组合起来的,连名字都是组合起来的。要组装一个轴,至少需要两个轴来组合一起,至少价格就要两倍了。还不算组装者的工费呢。也先不说这个轴到底是好还是坏,至少这也侧面的证明了。轴,永远不是樱桃红,樱桃黑,樱桃茶,樱桃青这么简单的。
那大家也就会问了。我不会组装键盘。这些高端玩法我也不会怎么办。难道我永远只能用樱桃四大轴吗?
当然不。
B站就有很多不需要靠如此高端玩法的特殊轴体。在看过一些视频之后,我推荐大家可以购买一个叫做试轴器的玩意。

从弹幕当中,就可以发现,很多人印象中,压根不会想着这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种轴。就连评论当中的英文翻译也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机翻。说明大家真的对键盘轴的认知还很不够。
想要知道声音,最直接了当的方法,就是在这些已经可以真正买到的轴中,自己挑一个喜欢的就是了。轴的声音,除了和轴本身有关,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本身视频录音的质量。有的人用手机录制的声音,有的人用专业麦克风录制的。不用想也知道,这注定是两种声音。虽然试轴器不可能完全还原键盘上的声音。但是你至少可以知道个八九成了。用少量的金钱能避免你浪费大量的钱买到自己不喜欢的轴。更重要的是,无论视频中的声音再怎么美,都是不可能还原出一个轴所需的力量的。只有亲自按才知道,并且心中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轴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频率,比如在公众场合,大家是否介意声音?你的打字量如果比较大,就要避免需要较大力气才可触发的轴体,切忌图一时爽快,用了不适合键盘使用环境的轴。
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家一定要消除偏见。不要单纯的认为带着国产二字的都是垃圾。实际上,我们中国自己制造的轴体已经从很多方面超越了樱桃轴,甚至到了炙手可热的程度。我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百度查阅资料。选轴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不要刻意画地为牢。错过了自己喜欢的声音。

首先,这不是广告。
如果大家想要清脆的打字体验的话,我推荐大家尝试下BOX白轴。
这视频是box白轴的打字声音。

可以买到的量产化的键盘,我还是推荐Anne Pro 2双模无线键盘。价格500不到,蓝牙双模,带RGB灯效,按键可编程,可录制宏。能让你直接体会到box白轴的感觉。

这边大家可能最在意的就是键盘的大小。为啥这个键盘少了那么多的按键。大部分客制化键盘很少是全尺寸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省钱。键盘越小,在能用的基础上,用的材料自然就绝少。需要的轴体,键帽数量也越少。自然越省钱。
另外对于需要携带机械键盘的人来说,自然越小越方便。比如我。
还有一个就是办公室桌面寸土寸金。键盘越小就越能让鼠标有空间自由活动。这对自己的手也大有裨益。
大家可能会问,没了方向键怎么办,功能键勉强能用组合键代替,上下左右没了我不能忍。
Anne Pro 2有考虑过这类小伙伴入门的门槛。拥有tab功能。单击右下方的shift,fn,ctrl,菜单键就可以变成上下左右。长按就能变成按键原本的功能。这个功能我觉得对于刚接触的小白可以。这套逻辑的最大问题就是,如果你需要长距离的上下左右移动光标。用这个功能你只能一次一次按。我的解决方法是直接使用软件改键,直接把这四个键改成上下左右,f1按键放在右边alt上。然后改变自己的打字习惯,让自己所有组合键都放在左手使用。
当然,你如果实在适应不了,又想要体验box白轴,你可以在淘宝当中找到量产的box白轴键盘,他们价格都很便宜。如果客制化键盘当中,你无法忍受没有上下左右键的,当然有解决方案。

这也是我目前在用的键盘配列,我觉得比60%的键位好的地方在于几点。一个是有上下左右。这个就不用说了,能解决上面我提到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有长度相对正常的shift键。当你要用右手按shift键的时候,只有1U,也就是只有普通字母大小的按键的shift极其容易按歪,按到方向键上去了。还有一个是如果是英文输入的工作者,60%配列用esc键代替了原来的`号,当要用到这个符号的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快捷键都不可能比一个实体的按键来的爽,虽然位置变了,但总比之前的没有好很多。
大家可能会问,没有数字区会不会很难受。如果是财务工作者,我想应该几乎没有人能忍受的。我是程序员,需要比较经常的输入一些数字,还有颜色色号。我觉得还可以接受。毕竟之前已经用了很久的87键键盘了。

box白轴我觉得对应樱桃轴中的青。box轴系列也有对应其他轴的轴体。在B站中,也能找到他们的声音。当然,他们的润滑程度各异,声音录制的器材各异。只能给你个最简单的初步印象。Anne Pro 2键盘的配置中,也有其他种类的box轴可以给大家选择。




我会在下一篇自己的文章中介绍些别的东西。
我们作为小白,还有什么可以推荐的轴?挑好了轴,还要挑什么?我们去哪里挑我们想要的东西?因为客制化的高度可定制,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平时习以为常,但是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东西呢?觉得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我的下一篇文章。
如果是客制化大佬前来查看,也希望嘴下留情。欢迎提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