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理性解析造梦者歌词,第三章

2018-12-14 08:03 作者:月亮弯弯水中央  | 我要投稿

第十八句:冰层忽破面


冰层大家应该都知道,水被冻住结了冰。

然后这个冰层忽然就破开了,

里面有一只蜉蝣,蜉蝣是什么?是最原始的有翅膀虫子!怎么样!是不是没想到!

我就没想到,一开始还以为是蝌蚪或者微生物呢......


那么为什么歌词里要用蜉蝣来表示主人公呢?

我也不知道,不过蜉蝣的生命很短,有朝生暮死之说,

就是早上出生晚上死亡,它们最多活一个星期,最短不过几个小时,

它们的童年只有一到三年之间,一旦长大,就要一直蜕皮,像毛毛虫变成蝴蝶那样,

大约蜕皮二三十次,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四十次,

而且长大之后不吃任何东西,在短暂的日子里,吃喝对于它们都是浪费时间,

它们会尽可能的找到另一半,结婚生小孩,然后平静的死亡,

有一句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蜉蝣,就是被虾米吃的那个,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这或许是歌词想要传达的。

所以第十九句是:蜉蝣蜷缩着触角 以神经末节

触角就是虫子头上的两个像天线一样东西,蜗牛头上就有,长这样。这是它们很重要的器官之一,打个比方,把它的触角拔了,等于把你的手脚全砍了,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个有点像竹蜻蜓的小虫子躲在冰层下抱着脑袋弯着触角的样子。

然后我提一下,那句以神经末节其实应该说是神经末梢!

人为什么可以感觉到东西?你拿筷子时候的那个触感,洗脸水凉了被刺激脸一下清醒的感觉,都有神经末梢的帮助。

为了押韵连这个都改,真的就......好歹也是医生们的心血,个人不赞同这样的行为。

然后是第二十句:奢享那一触即灭 幻光暖焰

首先,奢享这个词我翻了好久都没查到,暂理解为奢望吧,

因为奢望里有一个含义是,对难以得到的东西,抱有幻想的态度,比较符合主人公,

幻光,指的是人生的梦想和希望

意思为:人的一辈子都在追寻着梦想和希望,但是如果你把梦想和希望当成是虚幻不存在的东西,

就像电视剧里的魔法,认为只有主角才有资格得到它,

所以不寻求甚至不相信,那么你就是个没有梦想和希望的人 将永远沉沦于痛苦中,就像掉进水里,

越挣扎,越往下沉。

和歌词里给人的感觉不太搭,

私以为,应该是指虚幻的光,眼前的一切都是假的,不可能是我的,温暖的火焰终究会熄灭,不可能一直燃烧,所以我不敢触碰,我怕一碰,就灭了。

第二十一句:却足构建迷梦高楼阙

虽然如此,也足够我构建出那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在我的幻想里,它美的像城堡,像宫殿,


所以第二十二句是: 亦是这,弱水三千 未渡先搁浅,

指的是水很浅,古代人认为这样的水太弱,无法用船渡过,就像海豚老是被搁浅到海岸,


因为海豚很大,而海水时长时退,有时候能淹没半个沙滩,这个时候那些大鱼们如果过来玩耍,


很容易会因为海水的突然退去而来不及往回游就被搁浅了。


人不可能幻想一辈子,主人公还来不及出发,就搁了浅,


第二十三句:沉舟枯寂地长眠


沉舟是指沉到水底的船,枯寂则是枯燥烦闷,寂寞无聊,都沉到水底起不来了,寂寞无聊也正常嘛!

长眠的话,其实是用于去世的人,因为他们已经长眠于地下了,有再也醒不过来的意思,

还是老话,就当主人公的灵魂死了!

第二十四句:直到光出现

因为之前的船沉到海底,那个地方很阴暗,

主人公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不会再重新启动了,而这时候,光出现了!

二十五句:那一点纤弱萤火

那是一小点微弱的,像萤火虫散发出来的光,

二十六句:折入深渊

主人公用折入,众所周知,光可以照在镜子上,然后反射在墙上留下影子,

那也就是说,女神可能没有跟主人公正面接触,仅仅是被主人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越来越像变态跟踪狂了。

而且深渊有三个意思,可以指海下深度6000米以上的海渊 也可以比喻到了危险的环境,又或者是无法摆脱的困境,比如鞋子上踩了狗屎你洗不干净的那种绝望感.......

额......扯远了,回归正题!

单从沉舟的那个角度判断,应该是指海渊,但是从整首歌来说,最后一个也有可能。

私以为各占一半吧。

第二十七句:恍若整个温软人间

恍若的意思有三个好像,仿佛,茫然。

有不确定的意思,

而温软,是说那个人感觉很温暖柔软,

打个比方:黑土又松又湿,踩在脚下有一种温软的感觉,

那么结合整个来看就是好像所有的温暖柔软都来到了我的世界,

人间有社会的意思,不过这里我们暂且理解为主人公所看到的世界吧。

第二十八句:我听闻 有那一字

这个很简单,我听说有一个字。

第二十九句:曾辗转悠悠之口

以前被很多人翻来覆去的说过。

以上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所得,本人不做商用!

理性解析造梦者歌词,第三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