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流浪吧
《撒哈拉的故事》
想分享的句子
“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沙漠饭店
很羡慕他们的爱情,一个敢说一个敢信。虽然是柴米油盐,但充满莫名的诗情画意。很幸运可以通过她的文字,一同感受这份惬意。
于是我们跑去唯一的一家五流沙漠电影院看了一场好片子《希腊左巴》,算做跟单身的日子告别。--结婚记
初读时感慨,神经要多大条才能这样步入婚姻的殿堂。直到我赶着第一班城际去海淀区婚姻登记处,花了几分钟时间领到两个红本本。生活要我们向前,原来真的没有时间浪漫,不很狼狈已经是万幸。
“三毛,还要化石吗?”
“要!你呢?”
“我更要了。”
“什么时候再来?”
“明天下午。”
--荒山之夜
劫后余生,向着小熊星座北行,他们还是决定要再回来找三毛钟情的贝壳化石。可能爱情就是前赴后继,你来我往的一场飞蛾扑火。愿意陪着她奔向理想和向往,是助纣为虐也是弱水三千。
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
荷西静静地等着我,我看了他一眼。
他说:“你的沙漠,现在你在它怀抱里了。”
我点点头,喉咙被哽住了。
“异乡人,走吧!”
--白手起家
她真的很爱沙漠,荷西也真的很爱她。我对沙漠并没有什么向往,也不抱有什么幻想。山川,河流,朝霞,夕阳;无论是征服高山的喜悦,抑或仰望星空的欣喜,在冰冷的人格看来半分吸引力也无。但也许是因为她的热忱,她的感染,她的欣喜心悦,我也期待在未来的某天,可以走出舒适圈,走向某一处深爱的土地。当然,我的身边也有一个他。
一些感想
应该是上小学的时候,在书柜里看到这本泛黄的《撒哈拉的故事》。还以为是什么玄幻风物小说,抱着猎奇的心态翻开了第一页。字里行间,被三毛平实但却充满烟火气的描写迅速征服。
阅读渐深,无论是对于长大后的世界,抑或域外的采风都平生几丝期许。从沙漠饭店到白手起家,一个明朗性格的三毛在脑海中逐渐清晰,终于她走进了向往的那片沙海,万家灯火中也有了他俩的一盏……
一直以来,我都在苦恼,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冲破层层枷锁。从前是成绩、名次和高考,现在变成了上岸、绩效和薪尽自然凉。
许是想要的太多太杂,缺少了三毛的那一份纯粹。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随波飘摇,捉不住名利的衣角也攥不住海边的细沙,原来是时间从指缝中无情流逝。可能在26岁的年纪说这些有点伤春悲秋的意味,但现在的年轻人又有什么喘息的余地,还不是日夜挣扎在温饱线上,跳出一个消费陷阱又跌进另一个。
疲惫的时候,彷徨的时候,踟躇的时候,读一读《撒哈拉的故事》。在三毛的奇妙经历中试着找找曾经的那份纯真和质朴。可能一切是很重要,但却也没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