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上学前,需要具备这些能力!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一名孤独症家长说假如他的孩子能够学会要饭,那也是一种成绩。
这句话说得叫人心酸,然而,这也确实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孤独症家长不会过多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可是当在训练过程中孩子取得一定的进步后,家长也会想让孩子不停的取得更大的进步,最终的目标就是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但据不完全统计,只有不到10%的孤独症孩子能上小学。
尽管融合之路异常艰难,孤独症家长依旧希望通过与普通孩子的朝夕相处,促进孤独症孩子模仿、学习,学会与人交流的方式。
那么,孤独症孩子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顺利入学呢?
今天给家长们分享5个维度,达标才有机会顺利入学呢:
01. 行为表现
老师不能接受的行为表现:例如多动、摇晃椅子发出各种声响、影响他人的刻板行为、上课离开座位、打人、大声喊叫等等。
这是最重要的指标,即使在有陪读的情况下,授课老师也很难容忍,因为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
02. 情绪控制
是否容易焦虑,容易激动还是温和型,有没有不能接受的情绪刺激,出现情绪问题如何才能安抚,情绪问题出现的频率等等。
很多孤独症孩子都存在情绪问题,频繁出现情绪波动的孩子容易让班上的老师和同学感到压力。
如果有陪读,可以在出现情绪问题时立即将孩子带出教室,减少对其他同学的干扰和影响。
如果没有陪读,应该让班主任老师知道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如何处理和及时安抚,避免孩子情绪升级。
03. 是否有自我刺激行为
是否对声音过于敏感,是否有自我刺激的行为表现。
有感知觉异常的孩子容易让周围的人投来异样的眼光,想潜伏的孩子一定要突破这个障碍。
自我刺激行为有一些孩子会越大越严重(尤其是病毒问题的孩子),甚至出现不雅行为。
04. 规则、指令的理解与服从
分辨上课下课铃声、上课保持安静、起立、升旗、做操、考试等。
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提前理解学校生活的各种结构化 规则和行为准则,孩子具备一定理解力的,建议家长提前操练。
理解力不足的,可以在陪读的辅助下进行。
05. 语言沟通能力
具备日常沟通能力,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也能回应老师和同学的指令。
最重要的是,说话要能让老师和同学听得清楚。
参照以上这5条要求,如果孩子可以勉强达到,只是偶尔需要老师安抚或者特别提醒一下,
我们都建议孩子在达到入学年龄后推迟一年入学,基本可以顺利潜伏。
最后,希望越来越多的星儿通过后期的干预能够进入普校学习,提高孤独症孩子的升学率。让融合之路变得平顺一些!
#天津市注意力不集中治疗方法##河西区自闭症治疗方法##津南区回合教学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