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侯安都 字成师

2022-06-18 18:54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侯安都 字成师





侯安都(519年-563年),字成师,始兴郡曲江(现韶关乳源)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辅佐陈霸先建立陈王朝。
太清三年(548年),侯景叛乱。始兴郡太守陈霸先招兵欲伐侯景,侯安都遂率千余众前去归附。大宝二年(551年)六月,陈霸先亦兵发南康(现赣州西南),侯安都随之征战,屡见战功,平定了侯景之乱。被封为猛烈将军、通直散骑常侍。承圣三年(554年)三月,侯安都与陈霸先一起镇守京口,担任兰陵太守。梁元帝被杀后,王僧辩在天成元年(555年)五月,屈于北齐的压力,同意扶植萧渊明为帝。侯安都协助陈霸先设计诛灭王僧辩,复立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改元绍泰。
太平元年(556年)三月,北齐攻梁,侯安都率军击败了北齐军队,晋号为平南将军,改封西江县公。太平二年(557年)十月,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是为陈武帝。陈武帝死后,侯安都立临川王陈蒨为帝,是为陈文帝,又率兵平定了王琳,诛杀衡阳王陈昌,先后进爵为清远郡公、封侍中、征北大将军等。
自从平定王琳后,侯安都自恃功高过人,日渐骄傲,当时的文士褚玠、马枢、阴铿、张正见、徐伯阳,刘删、祖孙登等都成了他的宾客,动辄聚集千余人;其部不遵法度,侯安都却给予庇护。而且侯安都目中无人,甚至对文帝亦不敬。一次陪文帝饮酒,侯安都问文帝:“何如作临川王时?”,文帝最初不回应,侯再三逼问,帝不得已说:“此虽天命,抑亦明公之力”。文帝对此非常不满。天嘉三年周迪谋反时,朝臣商议派侯安都去平定,文帝却另派吴明彻去讨伐,侯安都内心颇不自安。天嘉四年(563年)六月,文帝以侯安都进江州刺史为由,将安都召进嘉德殿,隔离其部属,当场逮捕侯安都,宣布罪状,次日赐死,享年四十四岁。
当初陈霸先在世时,曾与诸位将帅设宴饮酒,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在坐,各称功伐,武帝说:“卿等悉良将也,而并有所短。杜公志大而识暗,狎于下而骄于尊,矜其功不收其拙。周侯交不择人,而推心过差,居危履险,猜防不设。侯郎傲诞而无厌,轻佻而肆志。并非全身之道。”后果如其言。


统帅 B-
(侯安都起于梁末,授以驰逐,西讨王琳,东伐留异,克平侯景,摧殄齐师,并力战有功焉。)
武力 S-
(侯安都善骑射,为邑里雄豪。尝与齐师战于耕坛南,安都率十二骑突阵,生擒乞伏无劳,又刺东方老堕马。后战于龙尾,从弟侯晓被枪,军主张纂死之。安都驰往救晓,斩其骑士十一人,因取纂尸而还,齐军不敢逼。)
军谋 C+
(陈军昔与王琳对峙,虽侯瑱为大都督,而指麾经略,多出安都。)
智略 C-
(侯安都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亦颇清靡。陈霸先谋袭王僧辩,诸将莫有知者,唯与安都定计。但文帝之世,日益骄横,终乃自取祸端。陈霸先尝言:“安都傲诞而无厌,轻佻而肆志。并非全身之道。”斯言之非妄矣。)
内政 C-
(侯安都初为主簿,或有干吏才。及后勋庸转大,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贸迁禁货,鬻卖居民;若检问收摄,则奔归安都。文帝颇以此嫌之。)
魅力 C-
(侯安都世为郡著姓,从陈氏戡定江左,良有大功焉。及平留异,吏民诣阙表请立碑,颂美安都功绩,诏亦许之。然则权逾曩日,志唯矜己,未尝怀盈满之戒也。伏诛虽冤,盖亦自取尔。)


全史人物评鉴-侯安都 字成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