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 中间人的中间喜剧

《独行月球》是由沈腾、马丽主演,开心麻花出品的一部喜剧片,讲述了参与“月盾计划”的维修员独孤月,在一次集体撤退计划中被落在月球,之后与一只金刚袋鼠一同逃离月球,从而引发的各种戏剧性效果。上映以来,这部电影口碑褒贬不一,许多冲着国内喜剧金字招牌开心麻花、冲着百分百“含腾量”去看的观众纷纷表示“比预期中失望太多”。从《夏洛特烦恼》中的青春校园题材,《羞羞的铁拳》中的奇幻题材,《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黑帮题材,到《独行月球》的轻科幻探索,这次开心麻花做出了题材上的创新,将眼界放到了大热的科幻题材上。但相比以前的电影,《独行月球》表现一般,喜剧效果相较以往表现出匮乏的趋势,似乎开始走向瓶颈。
作为喜剧,观众买不买账首先在于好不好笑,就像许多导演、演员说过的那样,喜剧是最不好拍的题材。2015年,在观众在对春晚小品期待值越来越低的时候,麻花一部《夏洛特烦恼》的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之后也拿出了不少精彩的小品、影视作品。反观麻花这一次的表现,有在炒冷饭,玩老梗的嫌疑。
麻花之所以深得大家喜欢,是因为一贯都将观众的笑点拿捏的很准确,把新鲜梗,年轻梗玩出了新花样,也开拓了不少的新梗,带动了话题。从人物属性来说,这次麻花秉承一贯人物策略,为沈腾量身定做了一个小人物的形象,《夏洛特烦恼》中主角穿越过去,路瑟变成大明星,《铁拳》中男女身份互换,闹出一连串笑话,春节期间《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小演员惹上黑帮,充满舞台色彩,这些角色都展现了小人物的魅力,所以塑造了麻花接地气的形象,并且利用人物之间的矛盾搞笑,带着些荒诞色彩。《独行月球》说的是宇宙飞船中的一个小维修工,成为月球空间中被遗落的孤儿。利用这一矛盾属性,本可以延展出更精彩的矛盾,这也是麻花所擅长的,比如个人的小与空间的大,未知里到底有什么?但在此设置上,电影点到为止,限制了观众透过屏幕对月球进行想象的空间。矛盾中心转移到独孤月怎么带着袋鼠逃离月球,而不是探索月球。影片用独孤月与金刚袋鼠之间的种种戏剧作为高笑点爆发区,袋鼠被作出了形象、习性上的拟人化处理,配音、美人计为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增加了趣味性,但不如《疯狂的外星人》中两个物种的碰撞。腾式老梗腾格尔、吴京的突然被cue让人意想不到,黄子韬的秃头造型,结合“一本正经”的直播、搞笑解说,笑点密集,操作大胆,非常接地气,且卖力,看得出是精心打磨的结果,但却少了新鲜东西。
“月盾计划”讲的是地球被陨石撞击,造成环境灾难,这次题材将眼界放到太空、地球的生死存亡,跳出了以往的格局,反映了麻花对生态的关心。而人类的存亡交到了一个小人物手里,电影一开始,就抛出一个经典的腾式专用自黑梗——“身高、体重、成绩、甚至颜值,都稳定在一个中间状况”,奠定了影片小人物式的基调,而后带着袋鼠逃离月球,并完成拯救地球不被陨石击中的使命,完成了由小人物到大英雄的成长,独孤月的人物形象和他拯救地球的方式是非常中国化的,不过还好影片并没有陷入个人英雄主义的怪圈,“拯救地球”只占用了非常有限的篇幅,更多讨论的是,当一个普通人被全世界所剩下,他会干些什么。躺平、摆烂、自杀,没有太多出乎意料的操作。直到他重新获得回到地球的机会,他与蓝望星的感情也是十分寻常的,屌丝爱上女神的桥段。就像两人的名字,一个在月球孤独至死,一个在地球遥遥相望,对于感情的爆发,处理的十分平易近人。
结语
科幻与喜剧的杂糅,陕北民歌与摇滚乐、古典乐的碰撞,主角是个“中间人”,电影也像个拼接的“中间电影”,在《长江七号》中,讲述男孩与外星萌物之间的断舍离,恰到好处的节奏处理,让人一次次泪点迸发。《疯狂外星人》则利用“神秘外来物种被当作家禽圈养”引发连连逗笑,并且展现了喜剧外皮下的阶层性含义,《独行月球》就显得单薄了许多,喜剧是否一定需要煽情?纵观以往的喜剧,都败在了这里。我们不排斥笑中带泪的感动,也不排斥家国情怀的升华,但观众的要求一直都是希望不要强行煽情。在不希望麻花走向这条路的同时,也希望麻花在多多开拓不同类型题材的同时,多多开拓优秀的演员,不要依赖金牌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