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律和營運(二)
市場規律和營運(二)
廢話講了很多,市場的規律到底是什麼?
1. 首先一定要明白,沒有人會很無聊的走到金融市場裡,每個人都有非常明確的目標:賺錢
理論上就是尋求閒置的資金,通過金融市場來增值,也有是因為業務需求才進入市場,例如外幣兌換,又例如期貨對沖業務,如航空公司買原油期權期貨等等,不論出於何種需求,賺錢或省錢是目的,沒有人是想輸錢而進入吧?
2. 當賺錢成為目標,你又賺誰的錢
期貨期權是一個零和遊戲(Zero Sum Game),股票是協作遊戲(Co-Operate Game),通過博弈論(Game Theory)的理論,任何金融產品都是持續進行的遊戲(Continuous Game),理論上,只要你不交割(平倉),你會一直在遊戲裡,直到你平倉或強制平倉,當你再進入市場,遊戲繼續,除非你不再進來,但金融市場就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包括你用的所有支付方式,你工作的地方,你住的房子,放存款的銀行等等等等,某程度上你也是整個遊戲的參與者,你想跑也跑不掉.
即是說,市場是一個持續行進、持續有輸有贏的遊戲,當中一段時間裡,不論是誰,都有賬面上的盈虧, 所以可以理解為大家把錢或資訊放進一個大池裡,有能者拿大份,無能者放了進去就會拿不回來.
3. 價格的變動邏輯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競價系統,假如我是生產商,有一件衣服,我標價$10,這在金融市場裡稱為Ask,你還價$8,金融裡稱為Bid,兩個價格之間就是點差(Spread),這一刻就有人會發言:等等,這些我都懂,對金融市場的了解有什麼卵用?這就是耐心不足,我還沒講完你就要來BB…(我們繼續),然後有人出價$9,而我認為這個價格合理,我就賣給他,再出售同一件衣服,標價$9,又有人還價$8,我又覺得價格還是可以,所以我就以$8賣,然後我繼續標價$8,因為在很多人眼中這個價格已經很”便宜”,所以又有好多人來用這個格價買了,直到我手上的貨賣完,然後市場對該衣服需求大增,曾經有人用$9買的人看到有需求,標價$10賣出,很快就被買走,當各個買了的人都覺得有升值空間,然後在二手市場裡大家就把這件衣服炒了起來,一度要$50才能買到,作為生產商的我,看到這個機會,大量生產,標價$40,然依賣得火熱,直到,生產商我的,大量清貨,因為我要推出新款,所有舊貨一律以$20賣出,其他手上有高價買來的市買家頓時以$19,$18,$17…$1出售…
這就是價格變動邏輯.
結論:
任何市場,都要有一方覺得貴,一方覺得便宜,才會成交,這種成交不停以公開或非公開的方式進行,就是市場規律的一部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