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散散步和一点小故事

2023-02-21 03:00 作者:应确斯厅  | 我要投稿

寒假所剩无几,赶赴北境冰城的日子一天天迫近,人不由得焦虑起来。想起回校后的返校考,不禁头大,便出门散步。回程时,顿生兴趣想记些故事,或路或物或人,遂有此文。 就从宁波二中出发吧。跨过桥,从名为竹洲的一点小岛上下来,横亘在面前的是共青路。两边栽着的法国梧桐一到秋天就成为众人打卡拍照的风景线,大家在旁边拍,学生低头走,上学迟到可不行。下桥后我习惯左转,往长春路的方向走。半路上有个豪华的景区厕所。该说不愧是景区里的呢,自是和寻常厕所不同,里面有熏香,在文明标语的上方还填着几句诗词,有雅致。右侧是学校的袖珍250米操场。我见过200米的,400米的,250米应该是全宁波市独一份,怪诞如此,不负250之名号。曾经的二中操场还是完整的400米。三十多年前,我父亲来宁波读书时,运动会借用的就是二中操场。但随着经济发展,市政府决定拓宽车道,操场就倒了霉了。但军队都要忍耐,学校自然不得不服从,天可怜见,操场阉割至此。因此足球这类需要较大场地的活动是从来没有,学校足球社的活动范围是教学楼天台上,贻笑大方。 自长春路左拐,左侧的一片公园给高中上自习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任何宽阔点的场地就逃脱不了大妈们的毒手,公园自不必说。大妈们对健身的热忱令我钦佩,每当第一节晚自习上一半时,隔湖相望的公园定会响起劲歌金曲,给伏案或苦读,或开小差,或偷吃零食的同学们带来乐趣。我想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一首歌应该是《北京欢迎你》,因为当刘欢气势如虹地唱出北京欢迎你时,第一节自修课的铃声也应声而响,教室也变得嘈杂起来。放松一下,伴着08年奥运会的主题歌。 沿着长春路继续走,穿过第一个十字路口,左侧是规模相当大的望湖市场。这个市场多少带点传奇色彩了,花鸟鱼虫,工具电器,零食饮料,一应俱全,学校班级搞活动就来这找些物什。望湖市场最开始叫望湖桥市场,我想和张斌桥市场一样曾经是有座桥的。起先是一座大棚,除了百货商场还兼有菜市场的职责。后面建起了水泥楼房,菜市场不久就迁离长春路,变成了今天的月湖菜场。望湖市场 当初感觉破破烂烂的,如今是改头换面修缮一新,颇为正式。在市场对面有两家小饭馆,三江源拉面和重庆小面,中间夹着个快客便利店。我可是这两家店的老主顾了。班主任曾说高中伙食不差,但高二高三了不少人觉得食堂有些腻味,便会出去找食吃。诚哉斯言。高中伙食自是比初中那猪糠般的饭菜好太多,可惜反反复复几个菜终究满足不了学生们的口腹之欲,兼之价也不算廉,不少人就转投路边快餐店的怀抱。午饭铃响,三两成行润出校门,他一碗牛肉面,我一盘咖喱饭,再点盘葱油饼,吃饱喝足出门左转进公共厕所解决一下三急,赶忙蹬着自行车压铃逃回学校。但今晚我散步至此,不见重庆小面踪影,以为憾事。不过新开了家沙县小吃,永远有新的田螺姑娘为打工人和穷读书的服务,好鵺。 长春路的第二个十字路口就该左转进镇明路了。镇明路和前方仓桥街的交汇口,有两家不得不提的名餐饮店:面食早点和仓桥面结店。面食早点的早餐是为数不多能让我自觉早起的动力之一。一张馄饨票,一笼小笼包,有时换成中包或者生煎,在人满为患的小店中见缝插针寻得一个座位,先把包子啥的放一放,便凭着票去里面找大师傅兑馄饨。递过票去,补上一句“师傅不加葱花谢谢”,师傅便熟练地另找一个碗放入三匙调料和紫菜香油,放入馄饨和半瓢汤,最后点缀上一撮鸡蛋丝。携着分量十足的馄饨回到座位,端着馄饨摇摆于人潮中的紧张感也就散去,转头去取必要的碗碟和醋。吃包子生煎也是有讲究的,要先轻咬出一个口子,吮尽汤汁再大快朵颐,否则一下狠嘴,当汤汁从某个缝隙中迸出时,就不知哪个倒霉蛋要受苦了。馄饨是店里的招牌,也确实担得起名号,个头饱满肉质新鲜,汤汁味儿虽然略重,但尝得出店家确实舍得下料。最后一只馄饨入口,浅啜几口汤,就收拾东西把位置腾给那些站着苦寻一个座位的顾客们罢。抽几张来自前台质量颇次的餐巾纸抹抹嘴,看看手表,沿着镇明路前往学校。隔壁仓桥面结店更是老招牌,宁波市不知道有多少家假冒着她的名头挂羊头卖狗肉的,一份生面配面结汤的套餐是为经典。只可惜每到早午饭点门口码起长龙,令时间不是很充裕的学生望而却步。最后再来看看旁边门可罗雀的汉理翔吧家人们。在汉理翔开业之初,曾广发优惠券,凭券者可免费得馄饨一碗,登时门庭若市,摩肩接踵,大有取双雄而代之之势。然二店合势而击之,区区新贵,岂会费力?靠金元堆砌人气,却不提高修为,只怕是时效一到就现出原形了。果然优惠一过,大家一哄而散,重新吃起面食早点和面结面来,当隔壁二店宾客盈门时,汉理翔门庭冷落,只见寥寥数客。任他多好装潢,在食客老饕们眼中,也只是一抔黄土罢了。可谓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其实汉理翔的饭菜质量也不差,但谁曾想他欲和镇明路上“双煞”掰掰手腕呢?陨落至此,还是从斗之力三段练起罢。 沿着仓桥街直走,穿过路口后的路牌并不是仓桥街,而是隔壁的解放南路。宁波市市中心路和街的划分受历史因素影响,部分过于抽象,直线走着走着就莫名换了路名。我的一位小学老师就曾被坑了一把。在她第一天来上班时,原本应顺解放南路到底,她却沿直线前行穿过仓桥街直通镇明路去了,半天找不到学校。我猜想这样划分是因为曾经的河道分布么?如果真是这样,那如今的宁波还能看出一点曾经水乡泽国的影子。(图四橙线是镇明路,绿线是解放南路) 解放南路上有个城隍庙。每每看到这栋建筑,我都是两眼一黑,翳眼丁真,鉴定为废屋(老师曾告诫我评判事物切不可先入为主,这里只能说愧对老师教诲了)。城隍庙里曾经人声鼎沸,里头小吃颇多,卖馄饨,卖烤鹌鹑,卖宁波圆子,虽然破旧,不过不消多少钱就可逛吃小半天,适合消遣,大家也乐意来消遣。谁曾想遇到了哪位大聪明,是觉得城隍庙破旧不宜观瞻了呢,还是觉得烟火味太重影响古建了呢,非把里头小吃搬空不可,再围起来丁丁框框“修缮”一通。修了几年,好家伙,焕然一新,维纳斯接上了手,西周变成上周了。如果说故宫中的文物修复工作很好地保留了对象的史实和艺术价值,那么城隍庙的修缮就属于破坏文物,以为古建修复是搁这盖楼房呢随便刷新漆盖新瓦,真是愚昧粗鲁不入流,庸俗残暴没慧根,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鹦鹉学舌亦步亦趋,绯雾初升东兮,似玛瑙潭,哎呀米诺斯奥利安费一得阁拉米,只能说他是白银他最猛,癌症晚期卡这里了上不来下不去,为什么不顺从他呢?真的,有时我觉得还不如把这块地铲平算了盖新楼,让老玩意儿顶着个大花脸逼迫她强笑接客,真是对矗立数百年的老城隍最大的侮辱。真应该组织学设计学建筑学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同学们来观摩这种失败的例子,以示警戒。屋子里现在尽是一堆泥塑木胎,一个个宝相庄严,可是谁稀罕呢?连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大家都晓得要拿灶糖糊一糊嘴多说句好话,你这庙里原来的烟火味儿都被移走辣,城隍爷一天到晚没得吃,还得忍受旁边那所谓“特产店”外放的土味神曲,折磨上十天半个月好悬没托梦找负责人赔偿精神损失费。我咂了咂嘴,试图回想起老城隍烤鹌鹑的味道来,但是什么也没品出来,原来我根本没吃着过。那我缺的营养这一块找谁补上啊?哀之叹之,可惜有作地标之天分,谁料想竟成依托答辩。遂去,不复与言。 时候不早了,穿过城隍庙,开明街130弄,碶闸街25弄,不要被小吃摊勾住了心魄,回家去吧,洗个澡躺上床,想想下次走哪条路,然后沉沉睡去。

散散步和一点小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