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将扩容一倍,与NASA领导的国际空间站形成竞争
中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其空间站从三个模块扩展到六个模块,为其他国家的宇航员提供一个近地轨道任务的替代平台,同时NASA领导的国际空间站(ISS)即将结束其寿命。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中国主要的空间承包商的一个单位,在周三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表示,中国空间站的运行寿命将超过15年。这比之前宣布的10年还要长。
中国自建的空间站,也被称为天宫,自2022年底以来一直处于全面运行状态,在距地表450公里(280英里)的轨道高度上最多可容纳三名宇航员。
在扩展到六个模块后,天宫的重量为180公吨,仅占ISS质量的40%,而ISS可以容纳七名宇航员。
但是,ISS已经在轨道上运行了20多年,预计将在2030年后退役,大约是中国称其期望成为“一个主要太空强国”的时间。
中国官方媒体去年表示,随着天宫全面运行,中国不会在ISS即将退役时“懈怠”,并补充说,“几个国家”已经要求将他们的宇航员送往中国空间站。
但是,对于中国在太空外交方面的抱负来说,欧洲航天局(ESA)今年表示,由于没有预算或“政治”方面的绿灯,它无法参与天宫项目,搁置了欧洲宇航员访问中国空间站的多年计划。
《环球时报》当时写道,“放弃与中国在载人太空领域的合作显然是短视的,这表明美国领导的阵营对抗已经导致了一场新的太空竞赛”。
天宫已经成为中国在太空事业方面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信心的象征,并且在被与ISS隔绝后成为美国在该领域的挑战者。美国法律禁止NASA与中国进行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合作。
作为ISS参与者的俄罗斯也有类似的太空外交计划,建议莫斯科在金砖国家(巴西、印度、中国和南非)中寻找合作伙伴,为其空间站建造一个模块。
俄罗斯航天局Roscosmos去年表示,它计划建造一个由六个模块组成的空间站,可以容纳多达四名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