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学声小评:吃燕窝是不是交智商税?

2020-07-21 13:10 作者:科学声音  | 我要投稿

作者:小冰


小编看到留言中都挺关心“吃燕窝是不是交智商税?”的问题。


虽然和主题似乎没关系,但小编我问了一下《科学Bang》的主持人小冰。


他就此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仅代表他的个人意见,不代表科学声音的官方)如下:


要想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对“智商税”有一个定义。


我个人理解,智商税应该是“由于知识或者价值判断的不对等而产生的,花费高额成本而难以达到期望目的消费行为。”


所以这里如果单指“吃燕窝”的行为,那么只要是合格产品,至少没有很大的害处,很难算是“税”。


要注意的是对于燕窝来说,“吃的人未必是买的人”(而且统计一下的话,说不定会发现“大部分吃的人自己不买”,你懂的)。


而如果题问的是“购买燕窝是否是智商税?”


这里就要说到“买的人自己未必吃”(同样的道理)。


比如,你买燕窝送女友,送丈母娘,为的是得到对方的认可和赞许。


而最后你达到了讨人欢心的目的。


那么显然,买燕窝送她们,不算智商税。


好了,或许有的人会说“你这是刻意回避问题,你知道我想问的是什么”。


对,我清楚许多人想知道的可能是“我自己燕窝买来吃,算不算交智商税?”


那么以下就是重点了——我不知道你买燕窝来吃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无法判断是不是智商税。


如果你是吃给别人看,吃着发朋友圈炫耀的,那么只要你心里爽过了,这就不是智商税。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我觉得这种“爽”没多大价值,但或许你觉得这很有价值,那各自认知就行,我这里只是表述我的个人认知:


如果你是觉着吃燕窝能带来什么滋补作用,那么我得说,吃鸡蛋的作用很可能更好。


如果你同意这一点,那么这是不是智商税,你也就有答案了。


而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是错的,鸡蛋肯定不如燕窝,并且要以自己或他人的个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那么我会说“我希望我们的《科学bang》节目,能让你知道,统计的价值和个例经验的局限。


当然,如果你坚持用这样的方式来认知世界,那可能是我说错了,你吃你的,打搅了。


最后,如果你是觉得吃燕窝能治病,那么我建议你去看医生。


~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说得有些犀利,但其实是我个人的最温和的态度了,所以不代表科学声音或任何一个节目的意见。


只是希望大家能明白这种认知方式:


有定性——什么是智商税?


有定量——不看“含有ABC”,而具体含量是多少?


有统计——不看吃燕窝的个例,而看有对照的统计,对比吃鸡蛋如何?


不要把相关性看作因果关系——能吃得起燕窝的人,别的生活条件也多半更好,更健康是大概率的。


证其有,不证其无——主张“吃X有Y的效果”是需要拿出证据的,主张“无效”可以拿出也可以不拿证据。


有更好的工具,就放弃用古老经验来认知规律


而我们《科学bang》的任何一期节目,都不可能全面的把一个科学问题从定性一直说到因果关系


如果把这称为“不严谨”,那么第二季,我们将向“更加不严禁”的方式向努力


因为我们只能在一期短节目中找一个科学角度的切片,来告诉你一个科学的认知方式


答案重要,但认知方式更重要


你不可能通过科普知道世上的任何知识,甚至不可能通过科普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


可能,今天和你说地球的重量是多少,明天你就会忘记这个数字


所以,在我们看来,科普最重要的就是普及科学精神,而至于一碗燕窝能不能吃,那其实是你个人的事。


所以科学的认知方式,才是我们努力要科普的对象,而答案却可能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被修正


也许有一天,真的有证据证明,燕窝里有什么神奇的东西,之前我们没有检测出来,吃燕窝因此有神奇的功效


那么我就马上改变观点,支持和鼓励大家买燕窝吃,这也是科学的认知方式——随时根据最新的证据来修正之前的观点


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都会明确的说——如果你买来燕窝是为了自己吃,并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


那么我已知,没有证据表明,这一效果比吃糖水蛋更好


注意,我不是说它无效,而是我承认自己寡闻,不懂它,也没听说它有效


如果你坚持认为它有效,那你是对的


——————


PS:《科学bang》的第一季已经完结,争取周末就能有第二季的更新。


第二季,将会更短,把切片切得更细,每期只专注一个点。


对许多粉丝来说,许多科学精神的内容,其实是老生长谈了,但第二季,可能是给你们的父母准备的,敬请期待


——————


注:科声小评系列内容,由科学声音的小编临时感想组成,不能算严谨科普,大家可以就事论事分享讨论。


科学声小评:吃燕窝是不是交智商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