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12岁叙利亚女孩梦想是来中国打球,我们的孩子真的幸福么?

大家好,我是大壮哥!随着东京奥运会主会场的圣火熄灭,本届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奥运健儿奋勇拼搏,虽然在最后一个比赛日金牌数量被美国超越,但通过这次盛会全面展示了中华儿女的精气神,尤其是众多00后甚至05后运动员展现了非凡的实力。

在这样举世瞩目的世界性运动会上,难民代表队以及经济匮乏、甚至处于战乱之中的国家也选派了优秀的运动员来参与比赛,大壮哥印象最深的就是来自叙利亚的12岁女孩亨德·扎扎,他在战火纷飞的国度,依然坚持训练乒乓球,并最终走上奥运赛场的事迹感动了我。
在中国奥委会得知了扎扎的情况后,向小女孩发出了邀请,来华接受中国乒乓球队的训练,接受刘国梁主席的指导。得知消息之后,扎扎欣喜万分,感谢中国奥委会的邀请,希望尽快来到中国参与训练。

大壮哥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叙利亚的相关情况,叙利亚从2001年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在叙利亚战争背后能看到多国参与的身影,叙利亚战争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场国内战争,在这场战争里牵扯了多个国家。国民终日生活中弹药的烟尘笼罩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小扎扎不能正常上学,乒乓球训练也很难保障。经常停电的训练场地、简陋水泥地上的破旧球台、40度高温下不通风的空间,训练用的球拍和球都不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扎扎夺得叙利亚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亚军。随着在国内和地区赛事上连创佳绩,扎扎成为叙利亚乒坛的天才选手。

扎扎略显稚气的面庞,透着坚毅与自信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的梦想。我要像丁宁和马龙那样成为奥运冠军,向全世界证明我们能行。”在她的眼中,大壮哥可以看到希望,看到幸福的模样,虽然物质基础差,但她内心丰盈,有梦想敢追逐。她的内心非常宁静,脸上常态的笑容,散发着的祥和和坚定的气质,却与中国的孩子大相径庭。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物质条件不断提升,很多中国的孩子脸上却写满了无奈和乏味,缺少积极奋斗的动力和恒心。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他们,父母也鲜少陪伴。这样的孩子大多出生在富裕之家,父母家人忙于事业,常常忽略孩子的成长,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大壮哥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父母的关心和陪伴,是培养不出来一个有梦想、有恒心、有毅力,能感受到幸福的孩子的。这样的优秀品质的形成,要靠父母家长的陪伴,而不是金钱的花费,大壮哥希望所有的家长尽自己所能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不要忘记把自己赚钱、工作的时间,让出一点点来,好好陪伴孩子, 让孩子内心幸福,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本文由亲子生活大壮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关注作者,转发点评点赞收藏有价值的资讯!!!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