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的有爱与无情,人性的世故与薄情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章节,影响了了很多人的情感和命运。宝玉在挨打的当夜,他唯恐黛玉担心,便派晴雯送给黛玉几条旧手帕,黛玉体会到了宝玉的深意,二人至此终于心心相印,此后再也没有猜忌争吵了;与此同时,袭人凭借着一番诚恳用心的“夜告”,得到了王夫人的感动与信任,不久便给了她梦寐以求的姨娘待遇。
在得知袭人的身份被确定的那一夜,宝玉很高兴,忍不住对袭人说,你还总用“走”来吓唬我,这下你可走不了了!
不料袭人却“冷笑”着对他说:
“你倒别这么说。从此以后我是太太的人,我要走连你也不必告诉,只回了太太就走。”“难道(你)做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再不然,还有一个死呢。”
袭人这一番话,实在出人意料。
此前的袭人,虽然有心机有算计,但却也是一个特别忠心耿耿、事事周全的丫鬟,所以贾母才派她来伺候自己最心爱的孙子。她对宝玉倾注了全部的爱与体贴,不仅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也苦口婆心规劝他,二人甚至还有了肌肤之亲。而当母亲兄长准备要赎回她做自由人时,她说什么也不肯答应,她愿意一生陪伴她的宝二爷。

然而,在这里,她说得十分清楚明白,虽然她爱宝玉,但假若宝玉做了“强盗贼”,她是绝不可能再跟着他的。
原来袭人对宝玉的爱,是有条件的。她不仅爱他的人,也爱他“贾府少爷”这个身份,以及这身份带给他的一切有形无形的附加值:颜值、富贵、地位等等。一旦他沦落到不堪的境地,她不会跟他生死与共。
袭人真是很无情,她的爱掺杂了各种利益和算计,有着自己的私心与目的,往深处想来,实在有点让人失望和心寒。
然而,袭人也非常坦诚,她并未隐瞒自己的想法,她毫不掩饰地告诉了宝玉,往深处想来,这何尝不是众多普通人爱的真相?
我们带入一下自己,如果你爱的人做了“强盗贼”,你还能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吗?如果是你的姐妹亲人爱上了“强盗贼”,你难道不劝她立刻离开,还鼓励她追求“真爱”?
更何况在那个株连九族的时代,如果不跟“强盗贼”切割,自己要殉葬不说,自己的亲人也要被无辜牵连——如果我们就是那个被牵连的人,会无私地支持她去追随爱情吗?
如此,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苛责袭人?

爱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有人爱颜值,有人爱金钱,有人爱家世,有人爱人品,有人爱性格,有人爱才华气质……但,这不过是在衡量双方条件之后的各有所需而已,很难说爱才华气质的就比爱颜值、爱金钱的更高尚。
便是在红楼的世界里,贾环肯定比宝玉差远了,但王夫人身边的大丫头彩霞却爱贾环,一心一意想成为贾环的姨娘。作者并没有正面写出她的理由,可读者们大概都不会认为,彩霞是爱贾环的性格人品吧?宝玉身边的美女太多了,彩霞自知排不上号,只能退而求其次。
都说世间最好的爱情是“青梅竹马”,比如宝玉和黛玉,那是用时间和光阴凝聚的深情,也是日久天长的习惯而已。在红楼的世界里,宝黛并没有能够如愿结合;在现实的人生中,青梅竹马的爱情也未必能天长地久。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大陆影星,他在当武术运动员时,与自己的师姐青梅竹马相爱而结婚,生下了两个女儿。后来他成名了,有机会遇到香港绝世美女,他便毫不迟疑地与师姐离婚了,他说,那位美女才是他的爱情……原来,青梅竹马也是不堪一击。

按照小说的暗示,袭人后来果然离开了宝玉,嫁给了蒋玉菡。具体情形我们不得而知,她不是黛玉晴雯,离开宝玉就无法再活下去,她是轻薄又顽强的桃花,“桃红又是一年春”,她应该,也有能力和智慧让自己过得很好。
袭人固然有点无情,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有资格鄙视她吗?难道我们的爱,就无比纯粹,就没有条件,就无论生死,都忠贞不渝吗?
滚滚红尘中,我们都是世故而薄情的。我们的爱都是有私心的,都是利己的,一如袭人。可这也是爱,那些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常你觉得琐碎),那些用心良苦地期望(时常你觉得啰嗦),那些给你的真金白银(时常你觉得俗气),都是爱,虽然不怎么精致优雅。
这才是真实而丰盛的人间,我们一直都这样,有爱也无情,世故更薄情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