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木玲|生活总是如此艰辛吗,还是只有童年才如此

《Léon》是【久留木玲】最喜欢的电影 ,也像是她人生的一种写照,之前有个人跟我说过,【久留木玲】一直都是一个很坚强的孩子,除非谈起她的家人。

【久留木玲】在明面上只有2次谈论起自己的家庭情况,两次都是严重藏不住的湿润,对于她来说,自己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快乐的回忆。
【久留木玲】从记事起就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中,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但是她自己并不知道,一直都把弟弟的父亲当成自己的爸爸,那时候的【久留木玲】还算是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的。

电影《无情的光芒》宣传照
这个家庭并没有维系很久,一纸离婚协议就将【久留木玲】和弟弟分开了,【久留木玲】至始至终都没说过她母亲的不好,所以我也不能说太多,关于“家人”,一直都是她不想去回忆的部分。
有很长一段时间吧,她的母亲并没有尽到身为母亲的责任,游走于各种男人之间,【久留木玲】的童年并不是那么的安稳,多次被送到了福利机构去,她母亲把福利机构当成托儿所一样,【久留木玲】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后来渐渐的,【久留木玲】就成了孤身一身,和家人也没有了联系,自己照顾自己长大,没什么朋友,也没什么羁绊。

在成年之前,【久留木玲】的经历要比很多人更艰难一些,也缺失了一些东西,有那么一段时间里,【久留木玲】试图将这部分的缺失移注到当时的男友身上,不过有些事就是挺遗憾的吧,缺失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好补回来。
差不多在成年不久,她就投了T社的简历,当时的【久留木玲】是黑黑瘦瘦的,性格也比较怕生,但整体条件还是挺好的。
最终洽谈也算顺利,SOD签下了她并且让她作为当时【青春时代】的主推,我曾一度以为,【久留木玲】会顺着【户田】的轨迹一路升格至STAR队列,因为当时的【久留木玲】条件不差,并且提前拿到了第100本的纪念号,销量和数据放在【青春时代】中也很可观。

然而很遗憾的就是,当时的Star并没有将她升格,而是期满之后就转成了企画单体,如开头所说的那样,【久留木玲】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在企画单体市场中,【久留木玲】也同样是卯着一身力在做事。
从某些方面来说,【久留木玲】和【向井蓝】很相似,都有着差不多的童年,在工作上也有着类似的经历。
或许对于她们来说,业界更像是一个能容纳她们情感的一个地方,向井蓝因此维系了一个家,而【久留木玲】,也填补了自己的人生。

2021年,真咲南朋将这两位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拉到了一起,在交流的过程中就谈起了彼此的成长环境,【久留木玲】说,自己总是被夸家教好,实际上自己成长于一个不太健全的家庭,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和家人断了联系了,小时候一直认为是自己父亲的人原来不是自己的父亲等等。
【向井蓝】也说了自己长大之后才见到了自己的母亲,也有兄弟姐妹,后面就是两个同命相连的人说起了各自的童年和福利机构的事,向井蓝说福利机构环境很差,而且福利机构出来的孩子总会受到欺凌。
【久留木玲】当时就说,其实自己的生活也没有那么辛苦,说完这句话她自己就哭了,向井蓝就抱着她,然后.....哎,这一段对话内容其实挺长的,但是【久留木玲】2次说过自己的家庭,笑着哭,哭着笑的谈起过这段记忆,结果我一直都没能等到字幕,或许字幕组也觉得,这样的内容过于扎心了吧,有些情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描述出来的。

比较幸运的就是,【久留木玲】在颠沛之后,命运也给了她一个会主动走向她的【日向真凛】,起因是两人在同一个经纪公司又差不多同期出道,【日向真凛】当时看到了【久留木玲】的朋友圈,说这姑娘真好看,可为什么拍照的画质这么差呢?
【日向真凛】不知道的是,在人均千万像素的时代里,【久留木玲】用的还是2015年的手机,【日向真凛】笑着说,感觉这是个会珍惜东西的孩子,然后主动走向了【久留木玲】。

就这样,成长于不同环境的两人,最终成了一对以夫妻相称的密友。
日向真凛说:久留木总是善于忍耐,工作的时候总是很努力;
日向真凛说:久留木从不向我抱怨,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发泄情绪的;
日向真凛说:辛苦的时候也希望她能依靠我,她总是一个人扛着。
【久留木玲】最喜欢的电影是《Léon》,【日向真凛】就像是她的LENO,主动走进了她的世界里,将她之前缺失的那些情感,用另一种方式馈赠给她。

之前也有人问我,她们两个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是情侣。
我觉得用情侣来概括这段关系可能有点单薄,对于【久留木玲】来说,她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在2021年KAIYOU的访谈中也能看得出来,她并不是一个擅长表达自己的人,她说自己这种类型,总是会从互相揣摩内心开始变得无法前进,很难成为好朋友,【日向真凛】会主动向她传达情感,她也想全力回报这分情感。
或许对于【久留木玲】来说,【日向真凛】是她人生中偶然遇见的甜,幸运的是她们最后都能拉住彼此的手,两个带着伤痕的灵魂,在彼此的拥抱中被治愈。

最后,回归下开头
玛蒂尔达问里昂:
生活是否永远艰辛?
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
里昂回答说:总是如此。
阿尔弗雷德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人生常态大致是艰辛而孤独,但我还是很希望,命运对于那些童年不幸的人,能回答一句:仅是童年如此,接下去的人生,会有属于你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