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没有副作用,首先要搞清楚中药的概念是什么。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
中药有没有副作用,首先要搞清楚中药的概念是什么。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
实际上,人类对植物药的研究还不够,对于植物药的某些单体,比如“甘草”中的“甘草酸苷”( Glyeyrrhizin , GL),或者“甘草酸二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对于中药本身,以及成分更加复杂的“中药复方”,仍处于探索的阶段。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肯定会有不利的一面,药物也如此,既有疗效,会有副作用。医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既要发挥它的疗效,又要在最大的程度上避免它的副作用,或者两权相害取其轻。但从整体上来看,中药的副作用相对于西药要小的多。很多的中药比如山楂、木瓜、蒲公英、冬瓜子、薏苡仁……这都是药食两用的药物,可以当食物吃,比较安全。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尝试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砒霜有没有副作用?”和“水有没有副作用?”
众所周知,砒霜是古代有名的毒药,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砒霜入口即死”的桥段。
但实际上,砒霜在历史上曾长期被用作治疗结核、梅毒,且效果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砒霜所含三氧化二砷是良好的抗癌剂,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临床如能合理应用,不仅可以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且可以治愈一些疑难杂症。
无论是古代本草典籍,还是现代中药学教材,药物的毒副作用都有记录说明,比如牛蒡子吃多了可以腹泻,比如乌头有毒等。中药理论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比如过去治疗痰热咳嗽经常会用到马兜铃,钱乙补肺阿胶散里面就有马兜铃,但是后来发现有些患者马兜铃副作用比较大,我们中医就不用。
但是,凡事没有绝对的情况,中药的副作用也是有的。
中药的副作用,不能脱离开具体病证,比如一个阳明热胜的便秘患者,可以用大黄来通腑泄火,大黄这时是良药。如果听从某些片面的观点,比如大黄抗衰老之类,本来是脾胃虚寒的患者服用后会使症状加重。中药的使用,要按照中医的理论对证使用,根据具体病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人参、阿胶、三七,那只不过是商家的宣传。
市场经济下,各方势力角逐药材市场,但每一个知识分子应该遵循内心的平和与良善,客观评价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妖魔化无辜的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