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考研」景观环艺理论,从园林课程学习准备、必读书目推荐、课程框架体系入门

本期主要分享的是园林方面的课程大纲以及如何高效备考园林。环境和景观、建筑专业的同学们都可以来听讲,有关于园林方面的知识和学习上的问题同学们课下都可以和柚子老师联系,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为上岸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01.
园林史必读书目参考
● 《中国园林文化史》
● 《闲情偶寄》
● 《现当代建筑十五讲》
● 《天堂与乐园》
● 《景观基础设施》
● 《景观都市主义》
● 《园林与建筑》
● 《江南私家园林》
● 《林泉高致》
● 《乌有园》系列
《古典园林史》是在理论课程当中会详细讲解考点和重点的一本书。
我们要从最基础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和它背后的文化理论来对比学习《西方造园变迁史》,虽然国美考研没有涉及到非常多的西方知识,但是从去年它的考题开始逐渐纳入进来。
所以我们要对比起来去学习它的造园状况和它的特色。下面推荐给同学们一些日常必读的园林书目,这些书目对于大家写论述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园林文化史》跟《古典园林史》比较类似,只是它大的分类以及历史特点、分期有所差异。
《闲情偶寄》是偏散文类的,园林的同学很多都需要阅读一些像散文、杂文以及诗词这种文体的书籍,需要培养一些大家对生活的感悟,也就是诗情画意的一些感受。
董豫赣老师的《现当代建筑十五讲》、《天堂与乐园》,董豫赣老师、李兴钢老师在现代园林建筑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的文章也是需要大家去认真阅读的。国美的一些老师,包括《建筑遗产》、等一些大家大师名作都是需要去观看的。整个园林方向的内容都包含其中。
《景光都市主义》是要着重提及的,近几年园林方面的论坛讲座主要对景观都市主义,也就是我们现代化的园林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设意见:我们怎么去处理现代园林,以及现代的景观和公共园林之间的关系。
《江南私家园林》、《园林与建筑》这方面是着重写园林的一些景,还有配图。
《林泉高致》、《乌有园》系列通过国画、山水画去论述山水画和园林之间的一些关系。
这些推荐给大家的书目可以挑几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去阅读,作为一个论述的积累。
下面是一些高校考研必备的书目,同学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学习。

03.
课程框架体系

《园冶》去年考过,考的一个目录,我们在理论课当中通过目录不断地给大家进行了讲解,去年的同学肯定是能够写出来的。当然不需要同学们真的去写一个目录出来,而是需要大家去了解它的几个篇章。《园冶》我们要从四大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一是成书的背景,二是前人对《园冶》的评价,三是营造观念,四是营造手法。分为了上篇和下篇两个篇章来讲。
兴造论这是很重要的一篇,它的整个思想之前也考过,兴造论的叙述是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以“智取”概念来营造园林的意境作为叙述主线,第二个是论述各个营造环节和园林要素的处理手法,以“技艺”成法的叙述作为复线,以“园林意向”的营造作为叙述的出发点。
《园冶》和《营造法式》一样,都是指导性的书籍,没有给出具体的设计方式方法。我们后来现在所学的园林的一些原则和处理手法不是由《园冶》直接而来的,而是后人通过对园林的总结而展开的。
《园冶》更多的是提到意境上面的创作。意境就是更多的让大家自己去领略,好的地方是通过后人不断的去学习,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方式。因为以前是文人、画家、诗人、造园家共同的身份组成造园家,他们可以很好地领略于此,包括技法、匠人都可以很好的去沟通,因此他造的园子就是当时他自己做的一种方式。
《营造法式》更多的是控制材料成本、对材料进行把控的书籍,是以财为主。之前我们也有论述,营造法式和建筑设计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它本身不是一部设计的书籍,但是它从材料,或者是从材料的配比方面可以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一种理性的思维,因为它也是开山之作,是第一本系统性的论述园林住所的书籍,所以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具体怎么指导它是没有的,更多是对于我们精神或者方式上面的引导。后面具体的设计构造需要大家去看看其他书籍并有一定的实践,包括去游览各个园林。
像《新造论》这样的古文体一定要去看它的原文,因为考试的时候会考原文,让同学们对原文某句话进行解释,就是比如说让你解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什么意思,“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也是考过的。可以尝试着背一背,因为可以用到论文里面作为可以去用的直接论述的内容。
下面是一个论述课程的框架体系,我们今年还会新增很多内容,包括今年的重点论述,还有一些参考实物范文范例在以后的课程会讲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