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去唐朝三法司当仵作,真香?

2021-05-21 13:11 作者:樱箫书房  | 我要投稿

御赐小仵作中的“三法司”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衙门吗? “仵作”到底是不是唐朝公务员?


    网剧《御赐小仵作》从开播时的“又穷又糊”,一路逆袭多次破圈上热搜。许多追剧粉丝不禁追问,一名仵作真的可以在唐朝,凭借高超的破案技术职场开挂?“三法司”和以前在影视剧中被熟知的大理寺到底是什么关系?

御赐小仵作中的“三法司”不是一个专门的官署,而是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的合称。


少卿是大理寺的副职

凡重大案件,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组成三法司联合审理。大理寺负责审讯人犯、拟定判词,刑部负责复核,同时报御史台监审。

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

如果你以为仵作等同于现代技术水平高超、备受人佩服而有富有神秘感的法医,那你就错了。

有历史知识底蕴的网友纷纷翻出了资料,说仵作在唐朝来说应该是没什么人愿意做的“官”,无论是职位的级别还是社会地位都能低到尘埃处。

隋唐时期,“仵作”一词已出现,是负责殡葬业的人,后来逐渐发展成组织。不过唐朝公务员队伍里就不太可能有他们了。

古代中国封建思想极重,自尧舜时代即由贱民或奴隶检查尸体并向官员报告情况,也就相当于是古代的法医雏型。

仵作在古代都是由地位低下的贱民担任,大抵是殓尸送葬、鬻棺屠宰之家,其后代禁绝参加科举考试,故成为不少人奚落和嘲讽的对象。在官方正史中,极少有关仵作的言行记载,在古典小说里仵作更被描写成无赖形象,因此仵作的素质难以提升。

经过从先秦到汉唐的职业分化,宋朝宋慈写就法医著作《洗冤集录》。元明时期仵作深度参与到法医检验工作中,清朝时仵作正式进入州县衙门官吏队伍。


那么唐代到底有没有法医检验呢?

《唐律疏议》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法典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斗殴、疾病、中毒等方面广泛规定了法医检验的内容。

尽管仵作在古代司法体系中地位低下,在社会上受人轻视,在文学小说中也是以负面形象为主,但仵作长期的实践为司法勘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经验。


去唐朝三法司当仵作,真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