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之铁拳》系列回顾——世嘉最经典的清版动作游戏


《怒之铁拳3》(以下简称“BK3”)是我购买的第一款MD游戏,说来幸运,早期入手的游戏都是一些佳作,因此我当时还错误地认为MD上的作品全是像BK3这样的高品质游戏,以致于后来为购买MD卡带花了不少冤枉钱。BK3确实是世嘉末期不可多得的名作,画面、音乐和操作等方面都相当一流,对于之前一直在玩红白机的我来说,这个画面可不是一般的拉风。记得第一次玩的时候还不太会操作,普通级到第五关就GAME OVER,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后,连在VERYHARD难度下也能一币通关,可以说是大有长进。水平提高了以后和其他高手同学一起双打,也别有一番乐趣。



除了游戏默认的四位主角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秘技来调出另外三位反派角色:变态船长ASH、杀手SHIVA和袋鼠VICTY,不过严格来说袋鼠算不上是隐藏角色,实际上它一开始就可以使用了,而且还可以和四位主角使用配合技,不过个人感觉袋鼠很不好用,首先它不能使用武器,地上的武器常常会被敌方捡起来攻击自己,再者手臂太短,攻击力不强,又不懂投摔,难以给敌人造成重创,在VERY HARD难度下用袋鼠通关简直是一个痛苦的经历。船长和杀手无法在一开始使用,只能在第一关击败他们时通过输入指令键来获得,而且要等续币时才可调出,相当麻烦。
船长的招式是三个隐藏人物之中最少的,只有普通出拳和摔技,而且跳跃时无法进行攻击,相当垃圾。不过此人的伤害值却是七人之中最高,几拳下来,两条满血的BOSS也会一命呜呼,此君最好在双打中作为辅助角色使用,通关速度往往会快上一倍。SHIVA则是隐藏人物中手感最爽快的一个,虽然也不能捡武器,但他的攻击距离长,伤害值和男主角不相上下,他的B+C招能粘住敌人进行无限连,是第六关飞行人BOSS的克星,而且他也是除小孩外唯一能投摔胖子的角色。


SHIVA的人气在怒铁系列里不是一般的高,尽管他的招式与CPU角色相比大为缩水,但很多玩家都很喜欢用他。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一些高手会利用模拟器的ROM来进行修改,除了可以一开始使用三个隐藏角色外,SHIVA的能力也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强化,甚至比CPU角色还要强。

首先是为他增加了后摔,不管是隐藏人物还是BOSS,SHIVA都只能跳到对手的背后进行投摔,但在HACK版中他也能像其他四位主角一样把敌人以抛物线形住身后丢;其次是增加了他作为BOSS时的必杀——“烈火腿”和倒地后按B使用飞腿反击。


原本玩家使用的“前前+B”招式只是普通的出拳,修改后变成了前冲撑地攻击,不过个人感觉还不如“前前+C+下+拳”来得实用。除此之外,他还可以捡起地上的武器使用,水管或武士刀配合SHIVA的长手,一般的小卒根本无法近身,过关斩将是无往不利。

作为我第一款入手的MD游戏,无论是在家用机上还是在模拟器上都玩过无数次,可谓是百玩不厌。玩得多了,自然也不停地发掘它的另类游戏方式。其中最出名的玩法是选用男主角后在待机画面中拼命摇摇杆能调出超级AXEL,出必杀不用扣血,而且出招相当霸道,位置适当的时候能一招KO掉BOSS,另外还有“超级SAMMY”和“超级ZAN”,出来就自带“机枪拳”,一旦击中能扣掉敌人一半以上的血。


再有就是BUG,像第三关的打石墙,大约有10%的机会会在推土机的推动下直接穿过最后一面墙,至于方法到现在还未掌握,但出现的机率却不能算少。另外在BK3中,胖子敌人被设定成无法投摔,一旦投摔就会反过来把主角压在身下,被扣掉的血相当可观。七位主角当中只有两人可以投摔胖子,一个是SHIVA,另一个则是SAMMY。SHIVA也就罢了,毕竟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力气超大的主,但SAMMY的话就太不合常理,连浑身肌肉的男主角都无法投出的胖子,一个小孩竟能轻易地丢出去,实在是匪疑所思,诡异程度不亚于第三关的穿墙。





最让各位粉丝感兴趣的莫过于BK3的隐藏关,第六关的电梯原本设定是四层,而且之后根据线路的不同还能进入一个摩托车关,据说后来被游戏制作者砍掉了,但其素材依然留在ROM中,于是不少FANS就把里头的内容重新HACK出来,让我们能够体会一下这些被删除关卡的乐趣。

由于当时对世嘉的资讯了解不多,所以我还傻呼呼地把BK3当成是一代,连标题画面的罗马数字“III”都没有注意,迷上BK3后便发了疯的找续集。在一家我常光顾的电器店还真的找到了这盘卡,封面那位熟眼的白衣男和黑人小男孩很快就让我联想到“怒之铁拳”,但英文名称明显不对,后来才知道“Bare Knuckle”和“Streets ofRage”分别是“怒之铁拳”日版和美版的名称,实际上是同一款游戏。

不过当时也不太在意,总之插在店主的机子上试玩时就确信这是百分之百的“怒之铁拳”,熟悉的开场音乐、熟悉的音效,还有选人画面时那熟悉的男女主角,我兴奋得几乎要像青蛙那样跳起来。进入第一关后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主角不能跑,“前前+拳”的绝招可以出,“前+A”和“A”的扣血必杀也有,但没有之前的超杀能量槽了。

“靠,这不是假的吧~~~?”
我当时真这样问了,店主便答:“这是前作呢,还不能跑。”——噢,终于明白我之前买的是怒之铁拳系列里的最后一作……。没关系,二代也收货了,谁叫它是“怒之铁拳”呢。

虽然主角不能跑是最大的遗憾,但打击感和背景音乐比三代要好得多了,与之相对应的是BOSS的智商比三代的也要强上许多,第三关的长爪忍者、第四关的肌肉男和第五关的拳击手都是十分难缠的家伙。除了BOSS以外,会跳的胖子、会下车拿水管的摩托车手,还有泰拳王……,作为小兵他们一点也不比BOSS差,即使是最普通的红发男、光头佬,还有会投摔的朋克,智商也比三代的同类们要高出数倍,假如你选MANIA难度的话,他们还会作迂回攻击,仿佛得到了《快打旋风》同行们的真传。


最后一关的电梯,很快就让我联想到BK3的第五关,应该说BK3的第五关正是取材于BK2的最后一关,经过几轮拼杀后来到了顶层……。噢,X先生的坐姿也和BK3那个机器冒牌货一样。唯独增加了保镖SHIVA,你要先干掉他才能和X先生对战,二代的SHIVA能力上与三代第一关就出场的SHIVA不相上下,但由于你不能跑,他却可以,所以和他干架比较吃亏。

接下来出场的X先生不是一般的强,且不说那把乱扫的机枪子弹,光是近身的那一招大枪托就够你受的了,还不算那些不断涌出的小兵,比起BK3那个只会傻笑的机器人要牛叉得多。至于最后一关的背景音乐,咋一听觉得那么熟悉,原来它在BK3中被用作通关音乐了。

怒铁的粉丝之间经常都在讨论二代和三代哪个更好,我倒是觉得两者各有千秋,很难分出高下,假如能把二代和三代的优点,比如二代的音乐和打击感,三代的跑步、升级还有X键搓招等结合起来的话,那么绝对是一款神作中的神作了。

在我成为怒铁的忠实粉丝后,《怒之铁拳》一代的卡带自然也要入手的。虽然没指望初代的作品会有什么良好的品质,但画面和手感之“差”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不过作为一款1991年的家用机游戏,画质和手感还算凑合,警车援护、双人组合技和抓人后跳至对手背面投摔在当时是很有创意的设定。作为一款经典且简单的游戏,BK1还曾移植到掌机和手机上,前者画面和操作过于不堪,几可忽略不计,而后者倒是制作得比MD版更为优秀。

怒铁系列以其良好的操作手感和人物设计,再配上鬼才古代祐三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让不少MD玩家沉浸在亢奋和激烈的战场中无法自拔。多年来各种同人游戏和HACK游戏的不断更新便可证明玩家对怒铁的热爱之情是有增无减,其中由西班牙的炸弹小组(Bombergames)的《怒之铁拳重制版》更是达到了同人游戏制作史上的最高峰。


《怒之铁拳重制版》(Streets of Rage Remake)绝对是我玩过最好的同人游戏了,虽然它的难度和平衡性一直被诟病,但比起国内的同人作品,可玩性要强得多。这里无意诋毁国内同人游戏的作者们,可这是事实,这点即使是他们自己也无法否认的。重制版一共玩了多少次?我自己都不记清了,自从2006年第一款重制版推出时我就一直在玩,尽管它还不完善。直到2011年的V5版推出后更是爱不释手,和初代重制版简单地复制MD版场景和人物的动作相比,V5版的改变显然有着几何级的提升。
亮点一:重现所有MD版的剧情路线。

V5版一共有四条可选路线,其中两条是完全重现了MD版一代和二代的剧情,连场景里敌人的造型也和原版相似,当然并非完全照抄,比如一代路线的第六关BOSS换成了三代的最终BOSS——NEO.X。这小子可比MD版的难对付得多,让人觉得它才应该放在最后一关里。

第七关增设了BOSS关(在一代的第七关是没有BOSS战的),场景来自于MD三代的第五关,而守在电梯口的BOSS是万人迷——SHIVA。一代经典的恶结局也由原来的三个增加到十二个,人人有份、永不落空(不过X先生打倒自己当老大倒是很穿越的事情)。
令人意外的是MD版三代的场景没有重现,而是被拆散分布在四条路线之中,其余部分则由原创场景取代。新场景的创作灵感显然是来自其他的动作游戏,比如直升机里的战斗是仿自《双截龙2》的,当门打开时就要小心了,一不留神就会被吸到门外直接死亡。
亮点二:可使用MD版的所有人物。



这里的“所有”可不是光指怒铁的六位主角,而是各版本的主角都能使用,比如主人公AXEL,从一代到三代的造型都能选用,并不是简单地变了样子,他们的招式和判定都各有风格,同时又为一代和二代的人物引入了奔跑和绝招,使一代只会简单出拳的主角变得更加强大。
至于经典的隐藏角色——VICTY、SHIVA和ASH自然不会缺席,和BK3里半残废的能力相比,他们的能力和主角们完全一样,有三星技能、可后摔、可以操作武器。除此之外你还能使用最终BOSS——X先生。由于引入了各种各样的技能,比起初代重制版招式动作简单乏味的X先生,新版的用起来要爽快得多,相对应的,以敌方BOSS身份出现的X先生也能使用这些技能,经常迅速跑过来抓住你来一顿头锤或是一个组合连招,在尝过V5版里X先生苦头的玩家会发现,BK2的X先生实在是太弱了……。



RUDRA和ELLE是原创角色,ELLE的形象是来自BK2的鞭女,但站立时拿鞭的形象又不完全相同,招式的素材显然是来自《KOF99》的WHIP,很水的一个角色,用来尝鲜还可以。RUDRA作为主角使用起来很不习惯,“前+A”和“A”的扣血必杀太过垃圾,难以重创敌人,抓住敌人进行后摔时动作过于缓慢,欠缺爽快感,跑步时的速度很快,就是动作比较恶心……。
不过以BOSS形象出现的RUDRA就强得过于恐怖,经常闪到你面前给你几记连招,而你根本无法反抗,传统的解围方法(按A放扣血必杀)在被她连招时根本无法使出。当你打掉她一部分血后,她就会开始分身——来自街机版《忍者神龟》的BOSS史莱德的创意,假的那个很不禁打,一旦替身死亡她便会再度分身,并且在出现前给你一个空中攻击,同样是无法反抗,最好的方法是尽量打血多的那个家伙。而到了后期她干脆一分为三了,这时候想打她的真身就变得更加困难,在这里死上几条命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你选的难度是NORMAL。当你被她揍得找不着北而你又老打不到她的本体时,真的有砸显示器的冲动。
亮点三:效果设定。


进入到OPTION你会发现制作者在这个游戏里花了不少心血,玩家可以选择MD各代的判定、跳跃效果、敌我双方的死亡方式、场景替换方式,甚至连SOR3和BK3的人物名称、语音和标题都能自由选择。在游戏中你能通过拾获物件来增加金币数,达到一定数量后你就能购买一些功能了,诸如BOSS数量翻倍、子弹无限、武器永不消失等,不同的设定可以使游戏的难易和爽快程度截然不同,能让人一玩再玩。
亮点四:小品游戏和游戏编辑器。

添加小品游戏是业界通用延长游戏寿命的法宝,V5自然也不能免俗,游戏增加了生存模式、BOSS模式和情节模式等可玩性相当强的小品游戏,如果还嫌不够过瘾的话V5还有一个游戏编辑器(SORMaker),可以使用V5里的素材自行设计场景和关卡。自V5面世以来,世界各地的怒铁爱好者都纷纷用它来制作怒铁同人游戏,只是质量良莠不齐,做得好玩的寥寥可数。就像红白机《坦克大决战》的编辑器中,经常能见到一大堆满屏砖墙或满屏空空如也的地图。
由于《怒之铁拳重制版》反响热烈且涉嫌侵权,世嘉于2011年对炸弹小组提出警告,要求该小组不再制作重制版,并且不再提供下载,但是其他“山寨”版本仍然源源不断被制作出来,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伴随着世嘉土星、梦工场在主机市场争夺战的失利,原定的怒铁移植版也纷纷流产,续作的开发更是变得遥遥无期,似乎已被扔进故纸堆中一般。与老东家的冷漠相比,玩家们对怒铁的热情却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减弱,世界各地的玩家在以不同的方式来延续怒铁的辉煌,使它至今仍活跃在粉丝们的心中。
八零九零游戏时光专栏,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ouxihuai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