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3双非考研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专业课137分上岸心得)

2023-04-02 12:44 作者:粉丝101  | 我要投稿

一、本人情况介绍

我是23考研,报考的是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的研究生,数学112,专业课137,英语65分,政治68分。我的本科是上海某双非院校。在本科期间我获得过三次学校的奖学金,四、六级均已通过,但是没有与专业相关竞赛奖项与科研经历。

 

因为我是在考研前一天阳的,加上今年的政治选择题和英语的阅读理解比较难所以考场上做题是十分难受的,所以分数也受到了一些影响。至于我为什么报考合肥工业大学,主要是因为:1、它对一些双非院校十分友好,只要你初试的分数足够高,复试被刷掉的可能性会降低很多。2、就是没有相关的科研经历也可以成功上岸。


 

二、复习的经验和教训

❤数学112分

我报考的是学硕,所以考的是数一,今年数学一的难度我觉得是和去年差不多的,不过高数的选择题是有两题比较棘手的,后面的填空题和解答题的难度是适中的,有个别题的计算量也有点大,有的题也是十分简单比如曲面积分那一题,今年数学的实际分数和我的预期分数差不多,今年安徽省的数学阅卷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所用资料:我所用的资料主要是660题、李林的880题以及武忠祥老师的严选题(只推荐高数严选题)后期的模拟卷做了李林老师的四套卷和六套卷。真题卷从2000年开始即可。

②3-6月打基础,基础阶段我一开始是看汤家凤老师的基础课感觉效果不太好,又看了武忠祥老师的基础课,同时搭配660来学习,660我一共做了两遍。概率论我是跟郝崇宇老师的,他的课讲得还不错,线性代数我是跟线代杨的(跟李永乐老师也可以),不过线代杨老师的一些模拟题很值得一做,难度基本上大于等于真题,难度建议强化做。在做题的过程还是不要看答案不然会造成一种我会了的假象,等题目做完在进行统一的订正,可以去b站上找一些up主的讲解视频,第一遍一定要把不会的题弄个差不多。因为特别是一些概念题是很难理解的需要不断的学习知识才能弄懂。

7-10月强化,7月到10月是强化阶段,强化阶段看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老师在课程中可能会介绍一些在基础阶段不会介绍的技巧。强化阶段我做的习题主要是李林老师的880和武忠祥老师的严选题。(在这向大家提个建议,一定要好好做李林老师的880因为题目的质量真的很高,值得二刷,错题值得三刷。做完要好好总结,我去年就是因为工作做的不到位所以后期还是有点乏力)

11-12月冲刺,24的同学可以开始着手做2000年后的真题了,要自己独立的做争取把每道真题都弄懂以及其背后的考点。做完就可以等着模拟卷的上市,模拟卷可以掐着时间来做,另外模拟卷不要贪多贪难,只需把考研难度及考研难度之上一点的题弄清楚即可。后面的十几天,在保持手感的同时也需要对一些内容进行适当的记忆,特别是数学一公式较多,不能遗忘,向概率论的冷门考点只要你知道公式和定理的内容是很容易拿到选择题的分数的。

教训:切记不要眼高手低,不会的题要常做常看,做完相应章节的题要总结。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看视频课上,刷题的时间要占到数学学习时间的一半时间朝上。

❤专业课137分

合工大的专业课考的是815机械原理,按照往年的正常难度合工大机械原理是有难度的,但是今年是最近几年专业课最简单的一年。今年的大部分的题目是比较简单的,唯一计算量大的轮系题也是去年和前年的题型变过来的,只要把前几年的题搞透还是没多大问题的,最后一题的设计题还是很难的,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好拿分。不过今年如果认真复习的话考个120多分是不成问题的。我今年预期是120分左右,因为有题目不知道答案所以就估了120分,后来出分是137分还是很出乎意料的,所以说合工大专业课是真的不压分。

专业课重点:合工大的专业课特点很突出就是只考十道计算题,而且每年的题型也很固定。合工大专业课的难点我觉得就是机械效率、凸轮计算、齿轮计算和轮系计算。其中齿轮和轮系的题目有时候会出的很新颖比如当年第一次出辛普森轮系难倒一大片考生。

机构分析一般是机构自由计算,高副低代以及杆组拆分。

运动分析往往是矢量方程图解法的应用,近几年的难度都不是很难,一般运用扩大构件法都能够解决。

连杆机构往往是四杆机构的题,有时候会考四杆机构的设计,有时候会考机构压力角、传动角、死点、机构类型、曲柄存在条件以及给定条件下杆长范围的求解。不算太难。

凸轮往往是比较基础的就是找基圆,画压力角、找最大最小压力角的位置、最大行程以及转角问题,还有比较难的问题就是解析法求相关的关系式,这个很考验考生的几何能力,比较难。

齿轮往往是齿轮相关的计算主要考察变位齿轮以及斜齿轮,此题较为简单,前提是要掌握好齿轮计算的公式。有时候也会考作图题,比如说今年就是,比较简单。

轮系往往是轮系的计算,合工大已经连续考了三年的辛普森轮系,所以说需要把辛普森轮系的知识点弄清楚。如果不考辛普森轮系其他的轮系只需把轮系划分好列式计算即可。

机械平衡往往是动平衡计算属于送分题,把套路搞明白即可。

力分析、效率、自锁,这一部分属于合工大试卷的难点,要掌握力分析的方法,明确主动件和从动件,知道正行程机械效率和反行程机械效率的关系会找力之间的角度关系。

等效力学模型或者速度波动调节题目,不难送分。一定要把公式记好!!!

所用资料:使用的资料就是求臻的资料包包括:基础阶段的讲义、机械原理660题、历年真题和冲刺卷。还有东南大学的机械原理教材以及荣辉机械原理的辅导讲义。

专业课复习:我的专业课复习也踩过一些坑,在二、三月份的时候我一直是跟史瑞东老师的课,不过他的课是针对机械原理这门课,不是针对合工大这所学校所以当时也做了不少无用功。后来无意中在b站上了解到了求臻机械考研,后来就报了他们的全程班感觉非常便宜相比于其他机构,而且授课老师大壳儿是西南交大的机械博士,讲得也比一般老师好太多了。比如两个难度,矢量方程图解法和机械效率这两个章节,大壳儿老师教的画矢量图的方法非常棒,学会了基本上画速度和加速度的图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还有就是机械效率的题在660上有很多,我从头到尾听了所有题感觉很通透,特别是近几年考研合工大三个块自锁条件的题,老师讲的很好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


4-6月打基础,打基础阶段我主要是听大壳儿老师的基础课然后做西北工大机械原理的课后习题和基础讲义上的例题。有的章节的公式特别多也需要先看老师的推导然后再自己推导。基础阶段还是要静下心来把每个知识点弄清楚。合工大的考试范围较广所以基础段时间较长,跟着老师一定可以学得很扎实。

7-10月强化刷题,我强化阶段主要做的就是660,我660做了两遍,第一遍是自己做的,好多的题都没什么思路,然后我就把660的讲解视频按章看了一遍,看完后总结自己的不足,过一段时间又做了一遍,两遍下来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求臻的660每一题都有老师的讲解很良心。660刷完我就开始做荣辉老师的习题集,有一些题型合工大不考而且很多都是做过的题,我就没怎么花太多时间做了。

11-12月冲刺:冲刺我主要是刷真题,用的是求臻的真题书,刷真题的时候我才发现合工大往年的真题有不少都是荣辉老师的习题集中的。我一边刷题一边纠错,查缺补漏。大概15天左右就刷完真题了,后半个月我把660中的错题和荣辉老师习题集中的错题又刷了一遍。一直持续到12月10号左右,之后就开始做求臻的模拟卷,不过那三套卷难度挺大的我每套的分数就在80分左右,当时对我打击不小。在考试前几天就把往年真题里的错题做了做,把一些公式记一记。

专业课我从头到尾跟的求臻基本上没花时间找资料,不会的题也有学长答疑,省了不少时间。

❤英语65分

今年英语一难度的难度比去年高一点,个人感觉今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的难度较大,其余题型难度还行,今年的分数和我预估的分数差不多。

所用资料:单词闪过,墨墨背单词,考研真相

我从3月开始准备的英语

②3-6月基础阶段:每天背2小时单词大概,看一些语法课。刚开始我是用闪过书背单词,过了一遍,后面换成了墨墨背单词,继续过单词。

7-10月背单词+做真题,每天3小时左右(单词1小时),主要还是做阅读理解。刚开始做阅读理解错误很多,后来就好点,同时也开始做一些新题型的真题,错的也多,开始看一些技巧课,后来错误率也有改善。

11-12月做翻译和准备大小作文,后期也要做前面的题型保持熟悉。

经验:我今年英语的作文开始的太晚了,导致只能背一些死模板,如果同学们时间充裕可以在7月份就开始作文,跟王江涛或石雷鹏老师,想拿高分的同学不要忽视。同时英语基础不好的,不要放弃个别题型,如果放弃了可能会不过线,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特别是今年英语较难的情况下。


政治68分

今年政治的选择题的出的比较偏,所以想拿高分并不容易,问答题出的中规中矩,实际分数和预期分数差不多。总体的难度是要比去年高的。

所用资料:徐涛核心讲义、肖1000题,腿姐冲刺班,肖四肖八

②8-10月强化,我从8月开始复习政治的,我是二倍速看完了徐涛老师的强化视频,再刷1000题,我是用纸质版刷1000题的,但我感觉这样不太好,因为后面再找里面的错题比较麻烦,不知道那章薄弱,因此我觉得学弟学妹可以试试用小程序或者软件刷,在二刷三刷时更方便一些。

11-12月冲刺阶段主要背腿姐的小册子,做肖八的选择题,到十二月初看了腿姐的冲刺班,背了腿姐的十页纸(我没有背肖四),等肖四出来就把肖四的选择也做了。其他老师的模拟卷也可以在小程序上刷刷,如果要被肖四简答尽量多背一点,听说今年肖四后面两套压中不少。

经验:如果同学们时间不是很多可以9月或10月开始政治,因为政治是唯一一门可以速成的课。(想考高分除外)

三、复试经验

今年是疫情几年来第一次线下复试,合工大机械学院取消了笔试。24考研也是有可能是要笔试的,笔试科目: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能确定进复试的同学可以尽早准备,因为三门课的知识量太大,短时间内不容易掌握,特别是排名靠后的一定要认真准备。面试的专业课问题是从笔试三本书中抽的,难度不是很难都是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有运气成分,综面主要根据你的中文自我介绍提问。面试流程是先进行专业课面试再进行英语面试,我今年专业课面试还行,英语面试不怎么好是因为口语的问题,最终的成绩也就110多分中等成绩,顺利上岸,学弟们放心,工大复试公平,不卡人。


23双非考研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专业课137分上岸心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