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通关了那该死的《末日决战》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喜欢玩桌游的up主哈喽阿伟。
关注我的朋友们应该会发现我前一阵更新了一系列的《末日决战》实况视频,由于过于沉迷于此,甚至让一部分朋友感到陌生。

其实更新到后边我也有点疲劳了,一方面是数据不太好,另一方面是录制这个视频要说很多的话搞得我扁桃体发炎,最后还发烧了。但是这个系列的合集有15位朋友订阅了,所以最后我还是决定将整个系列更完,并最终在2023年3月15日(这个日子我必须着重强调一下!)直播的时候通关了它在Steam上的全部关卡。

平心而论我非常喜欢《末日决战》全系列的桌游,规则简单,设计优秀,越玩越上头。如果不是因为做视频我将更享受这款桌游(哭了)。但即使如此,《末日决战》也成功让我体会到了玩桌游的快乐与激情。而快乐与激情才是玩桌游最关键的感受。
有的时候我看着家里堆积得越来越多的桌游不禁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1个人拥有100款桌游,还是100个人每人拥有1款桌游对桌游圈来说更有利?我愈发觉得答案是后者。我们能把几款桌游玩好,享受到几款桌游的乐趣就可以了。这也算是我玩下来整个《末日对决》的一个感受。

OK,步入正题(是不是步入得有点晚了)。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还是想细聊一下《末日决战》这款桌游。
首先它一是款DBG游戏,有着该类游戏的所有核心要素——初始手牌、摧毁、弃牌、供应牌堆、费用(以太)等等。但它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设计,就是不洗牌,使得这款美式桌游的策略性一下子加深了:何时买牌,如何弃牌都成为玩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它的天罚设计非常亮眼,爬轨、吞噬、放逐、孵化等等,几乎是怎么恶心人怎么来。我看网上有人评价它的美术很糟糕,但我觉得还可以,至少做到了表里如一。

再者它的角色设计也很有意思,初始手牌、裂隙状况、充能技能都不相同,配合上不同的供应牌堆,可以走向不同的获胜方式——要不然把天罚干死,要不然把天罚牌库耗光。比如说Adelheim和Nym这两个裂隙法师,技能都是让天罚牌失效的,组合起来使用很爽,可以快速将天罚牌库耗光。

不同角色的定位不同,有辅助,有爆发,有适合solo的。不同的卡牌技能也不尽相同,有打伤害,有搞发育的,也开裂隙的等等。不同的天罚能力也不相同,有消耗手牌的,有掉以太的,有人海战术的。所以需要在游戏未开始前做好一个大致的规划和取胜路线。
进入游戏之后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但总结下来可以分为两类——如何分配以太,如何分配伤害。对于这两个问题其实是见仁见智的,面对不同的天罚也有不同的抉择。

我有一段时间很沉迷带上面的这张钻石簇,它的能力是两张一起打出来可以一下子变成6以太,再随便搭配几个初始手牌就可以买很屌的法术牌了。又因为它不洗牌的机制,我买到的第一张钻石簇一般两回合之后才能到我手中,所以我可以在中间一个回合买一张法术牌,防止天罚在后续搞出什么恶心人的仆从。当我抽到钻石簇的时候再买第二张钻石簇,这样可以轻松组成一套combo。
但后来我发现这么做发育太慢了,有时候会影响一些法师的节奏。比如说下面的这个帅大叔。

他需要快速充能来叠第一个裂隙的伤害,而且他初始手牌只有3以太,所以钻石簇对他来说就很不合适。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末日决战》也没一个类似数学定理的规则,更多的是短期操作和中长期规划。

以上就是我关于《末日决战》的一个大致介绍。我做这个系列最开始是想搞完全部的实况之后再做一个闲聊的,但是我现在听到以太两个字就有点头大,所以写篇文章跟大家聊一下。
祝大家桌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