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古人为什么不用泥板文书?问答版

2021-10-17 18:08 作者:鹤翼锋翎  | 我要投稿

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235808448424063

原作者:石湖鱼


皇帝:宣圣旨,打今儿起,我们扔掉竹简,一律改用泥板文书。

大臣:为什么?竹简用得好好的。

皇帝:不这样做,几千年后咱们的子孙就要被扣一个文化落后的帽子,还得把文明发源地的名头让给地中海周边那帮野人。

大臣:可是泥板文书实在多有不便。

皇帝:有何不便。


大臣:我跟您写个报告得先和泥,您发圣旨也得玩泥巴,咱们开个朝会,人人都是两手泥,这不成了小孩子玩泥巴大会,真成和稀泥了。

皇帝:勤洗手有利预防疾病,身体健康。

大臣:我写的报告要是字数少还好,我自己背着来,要是字数多点,还得雇几个大汉帮我背,臣薪水低,请不起人。

皇帝:没关系,到时候我派专人扛泥板。

大臣:那您还得帮我雇个车,臣家里到紫禁城还有大老远,最好再给我加点薪,臣打算在家里雇个火工师傅。

皇帝:烤火?

大臣:必须滴,还得是文火。地心引力,水往低处流,臣写好的泥板得赶紧放火上烤,稍慢一步就会塌,到时候一变成二、二变成三、三变成不可知,不抓紧时间烤硬,您压根看不懂,全是天书。臣家里还好,光杆一条,多几个人也无妨,国子监可就热闹了。

皇帝:怎讲?

大臣:国子监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们在下面挥汗如雨,奋笔......那个和泥,只见青烟共炉火一色,泥巴与汗水共飞,大家玩的甭提多开心了。


皇帝:……

大臣:如果老师留作业,心狠手辣多布置几道题,第二天保证一大堆人迟到。

皇帝:为啥?

大臣:背不动,每人书包都是一堆砖头。等到寒暑假更惨,开学得赶车来,同学们见了面,不是问假期作业做了没,而是问你烧了几车砖头?咱们天天喊教育减负,这怎么减?以后孩子读书之前,还得先学烧砖,这可是手艺活。


皇帝:减负执行到底,以后禁止布置作业。

大臣:大夫出门看病,药箱里放的是泥巴火炉,一边和泥一边写方子,写完方子再去针灸,银针上全是泥,这是治病还是传播细菌?

皇帝:困难不大,为了我们文明起源的名头,克服克服。

大臣:我建议您拜个师傅,学个降龙十八掌九阴白骨爪,您每天几百份奏折,怕得有上千斤,没有三五十年内力,没等您看完胳膊先废了。

皇帝:我可以让人读。

大臣:那您也得批改,总不能把御笔朱批大权都交给太监吧,到时候他谋反可就方便了,写几个字一亮,我就是皇帝。所以你还得亲自来,抓一大把稀泥往奏折上糊,一边糊一边烤,一天下来这活动量也不小,比得上跑个马拉松了。

皇帝:没关系,朕身体好。

大臣:最麻烦的是,要是礼部尚书写个年终总结,户部尚书出个半年报,那恐怕几千块泥板都,咱这大殿估计放不下。您那个御书房,将来也得改改,建成砖窑,常年生着火不停烤。


皇帝:为什么?

大臣:怕潮湿啊,空气中有水分,就算砖块放久了也一样变松变软,咱们的竹简隔几年还得搬出去晒晒太阳,更别说泥土里还有无数微生物小虫子,不一直拿火烤,保不齐明天就长出小草。臣老家的房子,几年没回去,墙壁上到处是苔藓。

皇帝:可我听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他们的泥板文书保存了几千年还好好的。

大臣:人家那是沙漠,气候干燥。

皇帝:那我们迁都,搬到沙漠去。

大臣:沙漠没有水,没水就没法种庄稼,没庄稼就养不活人,如果搬到沙漠去住,我估计您得把绝大多数人都开了,只留后宫嫔妃,就这也不知道能不能养活。


皇帝:那朕岂不是成了光杆司令。

大臣:没错,沙漠那种地方,怎么可能发展出辉煌文明,人都养不活,就算有国家人也很少,随便遇个外族入侵就挂了。

皇帝:不对啊,可我怎么听说两河流域能种庄稼,产量还不小。

大臣:一边要干燥保持泥板千年不朽,一边又要湿润多雨种庄稼,合在一起就是......

皇帝:怎么?

大臣:吹牛,世界上没有能同时满足这两样的道理。

皇帝:那怎么办?我听说几千年后,西方会宣传两河流域文明最古老,甚至我们的文明都是由西方传来。

大臣:您就甭听他们瞎胡扯了,泥板文书别说跟竹简比,就是跟老祖宗的甲骨文比,都傻到了姥姥家。想出这种东西的,不是缺心眼就是傻帽,这些早晚会水落石出。

看到知乎有这样的问答版,感觉很有趣,仿照一篇。


中国古人为什么不用泥板文书?问答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