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此生,未完成

2020-09-27 21:55 作者:春风频动处  | 我要投稿


书籍摘抄: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路有千万条,但只能走一条
于丹说:一个人的意志可以越来越坚强,但心灵应该越来越柔软。
癌症一事,让我知道,若仍有后世,谁是我应该付出的人。朋友访我或是不访,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他得知我生病消息后的第一反应,眼神、表情、电话语气乃至网络留言里端倪尽出,你会觉得世间很多人情世故是那么让你淡然一笑。癌症的后遗症,会让当事人内心更加敏感,而外在表现愈加愚钝。
也许人生如月,越是圆盈便越是要亏缺
一个朋友说我应该分享,分享我经历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感悟,说不定我的只字微言会改变某个人的一生。毕竟,这些东西绝大多数人是永远没有机会知道的,但是有些东西却是人生最内核而日常最容易忽视的。无论大家是否意识到,一个人走到最后,总是要面对自己的灵魂去修持。
人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非常幸运的,而能真正即便丢命也在所不惜、尽其所能达到目标,我觉得是幸福的。
虽然生病让生命变得很痛苦,但是有更多真情让我们不能放弃;虽然生病让生命变得很惨淡,但是有更多的美好让我们不忍放手。所以,我们选择一起坚持,一起战斗。
长期躲避城管练就的蹑手蹑脚躲人耳目功夫,让她轻易逃过了大桥上那个小亭子。然而走在杨浦大桥上,看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世间繁华,心中不免暗自长叹,无论多少理由可以轻生,但是在最后那一刻,总归有对这个世间的不舍。
生与死,生的路对我来说,犹如残风蚕丝,而死却是太过简单的事。不仅简单,而且痛快舒畅,不用承受日夜蚀骨之痛。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得很可怜,不仅因为诈不出别人什么,更因为他活着就只把心思放在了处心积虑的关系利用和敲诈谋利上,他不懂得或者永远不能享受到世间最为美好的东西。这件事也许是我病中所遇到最为可笑的闹剧,但也让我见识到了人性的阴暗和险恶,同时妈妈得到一个教训:无论是谁,都不能让他有你亲笔签名的空白纸。
世界上有些事,过程是轻柔温暾水而结局惨烈悲恸,而另外一些事,过程惨烈悲恸但结果其实也无非如此。前者是像我这样忽视健康得了癌症,后者就是化疗掉头发吧。
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是排列第一位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无论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一时猎奇,各种各样的人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唾沫四溅过后,你仍然是你。 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你自己是谁而已。
深藏在无尽岁月里的
对于化疗,无甚好说,没有经历的人会认为很可怕,发须落尽,十指发黑,形容枯瘦,寝食难继。然而对化疗过的人而言,也无非就是发须落尽,十指发黑,形容枯瘦,寝食难继。
世上很多事,没有经历之时,你会认为非常可怕惊骇,而确确实实落在你头上,需要你迎头赶上,你要知道,万事无非如此。世上万事并不可怕,你认为可怕的次数多了,也就成了可怕。
我们是黑夜里在悬崖间踩钢丝的病人,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小错误和小概率。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脊梁”
你的妈妈不是懦夫,所以你的人生里,遇到珍贵关键的人与事,要积极争取,可以有失败,但是不能有放弃。
清晨起来,站在阳光里的阳台上,看着迷雾里淡淡的红光,似乎想感慨什么。良久,却也只有释然地淡淡一笑。 徐徐回望郁郁葱葱有如林木般稠密岁月的人生,竟然无语。 许是太苍老,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许是太年轻,该经历的都还没有去经历。因为不再青葱,所以不会再故作沧桑想什么是岁月、什么是人生;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也不会那般总结性地去想什么是成就、什么是得失。该有的日子会那么一天天过去,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理应是现实生活最平稳的底色。至于人生梦想,且做个信念,有如锦上添花的金丝线,若不得机会绣上去,不添花也没有啥,也罢了。毕竟,人不能没有心气儿,却不是仅仅活那口子心气儿。
不由得感叹中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分,就是把刀插在人心里,硬生生把原本连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人之一生,犹如赶路,背负行囊,马不停蹄,从起点到终点,从生到死,奔波劳碌中也遇人无数。能有缘遇到,同路,并肩走上一程,即算缘分和幸事。然而人生的残酷在于,绝少或者没有人能一路相陪。如果有,那么其中一个为了对方而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因此,哪怕是父母、夫妻、挚友都难逃此局。所以,人,注定了要学会一个人走。
人生的宴席一场接一场,锦灯繁花音袅舞影,却冥冥间笃定相信自己在赶着自己寂寞的路。因此三十出头的人,所谓分离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生离无数,死别亦有之。虽是性情中人,在深夜一个人听那句“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而挥袂洒泪之后,很快便能调整到自己独有的世界里,找到只属于自己的那份潇洒和独立。因此,如果真的要离开,我会是那个从容不迫收拾行囊的人,面容微笑而平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悲悲戚戚。
龙应台有句话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04 碎落在身后的时光 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 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地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 无头绪地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 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然无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有时候常常会想到那句“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充满着人生的真谛。父母都在,为什么要远游呢? 有时候常常也会想到所谓的“孝”,不知道如何才是孝?在复旦读博士的时候,导师无限感慨地说过一句话,父母盼望孩子有出息,但是往往享受不到和所谓有出息的孩子享受天伦的乐趣。即便知道如此,父母仍然宁愿自己孤苦劳累,还是希望子女有能力远走高飞,有出息。 我不知道是极力做到有出息让父母欣慰是孝顺,还是说,真的能照顾到父母才是孝顺。我并不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却自十七岁离家一走再走,一飞再飞。口口声声想孝顺她,可是对家里的任何变故,我都无能为力,哪怕她口渴,我都不能倒一杯水。 人,开心与否在于心态,即心情和状态,心境和姿态。我眼睁睁看着妈妈一天天无精打采、意兴全无,她的状态让我心碎,我却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地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地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然无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社会学上说,子女离家对于家庭状态来说叫作空巢。妈妈守着空巢。无限悲凉的心境并不是一件皮草大衣可以温暖的。我却恍恍然不懂。
其实以前从来不理解所谓“最美是故乡”,觉得那是古人的造作。现在闲时玩味这句话,慢慢品出些滋味。长大,慢慢把年少轻狂时否定不屑的东西重新捡起来审视玩味,然后心悦诚服,与万千年之前说出这短短数语的古人隔空莞尔共鸣。
所有吟出这句话的人,都是把最明净最单纯的时光留在故乡。因为大多数人的童年都会在故乡无忧无虑地度过。与其说对故乡有感情,不如说是对自己逝去时光的缅怀。
时间是个矢量,碎在身后便永无更改。你只能听任一地琉璃倾泻,却回不得头、伸不得手去挽回些什么。莫如坐下,静静听它落入心底。 长自草根,出身蒲柳,于是童年更加透明简单。运河贯穿市中心。傍水有条叫作“竹竿巷”的青石巷子。那里是阿姨的家,我幸福童年的小窝。竹竿巷长且直,盛产竹器制品。青石铺地,白墙青瓦鳞次栉比。巷头清真寺,巷尾贞节牌坊。贞节牌坊因谁而立并不重要。
歌里说:到不了的,都叫作远方。可是谁又知道,到了梦里的远方,心里最牵扯放不下的却是那个以前总也不想留下的家乡。想家,却不敢想家。
国外的闲适犹如一碗清水,腹饥的行人吃下,会更怀想故里短短长长千丝万缕的阳春面,那价廉而悠长的过往。
小时看杂书,喜欢华词丽句,后喜人行文巧思,再后来欣赏文人文风品行,到后来,却发现,读书,要读的是别人的思想,花鸟鱼虫固然是天然趣,仁孝廉礼立的是忠义魂。此间要参透的,是高尚悲悯的人性,矜贵持重的品行,洞明豁达的修养,坚而不舍的理想和追求。
人的相处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别人相处,一种是和自己相处。前者多为外向的人擅长,后者游刃有余的却是有着内向性格的人
聒噪会挤走你对孤独的享受能力,当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突然对心底那个总是被友情、爱情、亲情、工作、家庭、学业填满的洞无所适从。
后两日住在小C那里,走回她家需要走一段荒芜的柏林墙。每当太阳下山,一个人漫步在四周静寂的墙下,看着身边映着黄昏的墙上的孤影,不由得会哼那首很老很老、老到小C根本没有听说的《难舍难分》:我茫然走错了地方,却已不敢回头望……走过了一生有多少珍重时光,与你爱的人分享,我总是选错了方向,伤心却又不能忘……
我不敢肯定是否走错方向,却依然不敢回头望,因为,人生其实无多少珍重时光与爱的人分享。以前总是以为,人生美在天高海阔百舸争流,美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美在一种尝试一种探索,到底可以飞多高,走多远,经历多少。时至今日,突然发现,一直保持竞飞游走并且一直乐在其中的因由并不仅仅是enjoy my life(享受自己的人生),而是,分享。 我一直都在和身边的人分享,不是吗?如果有一天,突然没有了人分享,那么任何的快乐又有什么满足?任何的探索又有什么乐趣?任何的尝试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定一定要和你觉得可以彼此珍重的人一起分享,否则对不起自己。我说的是:彼此珍重。 彼此珍重就好了,彼此珍重就好了。 突然想到了《大话西游》里那句“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想说点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 有伴,人生才可以不怕长。
十年的爱,或许,应该叫作十年的感情。我似乎从来没有留意过太多这份十年,之于它,借张爱玲一句比喻,犹如人生华美的袍,是生活的底子,我往日关注的仅仅是上面趴着的虱子。真是幼稚可笑,可是这种幼稚可笑恰恰是常人都会有的错误,太过基础而且已经拥有的东西往往不知道它的重要。也许任何东西,得到之前,不要轻言珍贵,失去之前,不要轻言轻贱。 我并不奢望爱浓烈甘醇,却不经意发现,岁月在酿酒。不过,我仍然相信没有什么非谁不可,也许换作另一个人,你花人生最好的十年和他一起,只要他也是真诚地如此反馈,那么,仍然是坛好酒。只是人生多数时候是矢量,尤其感情的付出,珍惜一个和你一起分享十个年华的人,往往最本原的,是珍惜自己。 现在才知道,十年,不仅仅是可以让一棵树枝繁叶茂,同样可以使一个人根植于你的生活。 如果两棵树幼年就在一起生长,势必盘根错节,难以分离。
我的房间很小,我就把窗户开得很大。 我的感情很重,我就把诺言许得很轻。 我的往昔很空,我就把今天填得很满。 我的喜悦很少,我就把笑容积得很多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条路,那么朋友就是你的同路人。从生到死的一路,你走过无数的阶段,每个阶段你都会遇到某些人。如果同路,你们会成为朋友;如果不同路,那么就此擦肩。 而那些曾经同路现今不再同路的友情,很难在现代都市里找寻,我们生活的环境变了,那么我们的友谊也变得陌生,不再亲密如初,或者,心有灵犀
人越是长大,越是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越是不知道想要什么,就越是会去拼命想自己到底要什么。


此生,未完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