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故事》——不寻常的李四对祖父悖论的理解

前言
《命运的故事》是一则短篇小说,由五部分相互关联的情节组成,简单阐述了【环】这一概念并给出了笔者对祖父悖论的理解。
一些情节存在未解释清楚的细节问题,奈何我笔力太浅,无论插在哪一个情节都有些突兀,索性附在后记。感谢各位读者理解。
小说中存在致敬《白鹿原》《红岩》《三体》《摆渡人》《爱情公寓》《明朝那些事儿》《苏菲的世界》《人性的弱点》等文学、影视作品的情节(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名)。
欢迎在专栏下方讨论【环】或给出祖父悖论的其他解释。
再次致谢。
什么是祖父悖论
假设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但此举动会产生一矛盾的情况:你回到过去杀了你年轻的祖母,祖母死了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母呢? 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母没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杀死祖母?
(来源:百度百科)

(一)
张一瘫在潮湿阴冷的墙角,顶着几块焦黑的烙印,身上的血迹和破烂的长衫黏在一起,早已干涸。他缓缓抬起头,盯着眼前这个千刀万剐的特务,双拳攥紧,关节微微发白。“同志们的决心,豺狼之辈不能体会……”。他昂起头,想继续说下去,但似乎扯到几道胸前的伤口,倒吸半口冷气,低下头没了声音。
张三扬了扬眉,似乎没有听到咒骂。“你刚才说,你叫什么?”
“白鹿乡支部书记,张一。”有气无力的声音飘出。
“张一?你真是很仗义啊。”张三俯下身,挡住了走廊里刺眼的白炽灯,牢房里阴冷的氛围更加几分。“你说,是不是?陕西省支部书记,李四?”
自称张一的李四咬了咬牙,眼中的希望暗淡下来。他撑着地面,发出几声断断续续的低吼,但最终没有站起来。
“为什么,对吗?”张三笑了笑,“没办法,王二麻子已经在昨天招供了。你要知道,一个叛徒比一百个特务还厉害。你所谓的同志们现在溃不成军,只要招了就可以找国民政府谈条件,剩下的可都在井底了。至于你——如果打算献身,你的身份应该够吃颗黑枣……”
张三顿了顿,似乎在权衡什么。片刻后,他招了招手,狱卒们自觉地退了出去。牢门紧闭,金铁相击的声音在压抑的走廊里回荡,像撒旦的低语。“我告诉你,李四:我不关心什么军队动向、地下工作,我只要你告诉我——张一到底在不在西安?”
李四垂着脑袋,含糊不清地吐出几个字:“白鹿乡……最后……希望……”
张三彻底丧失了耐心。他直起身,平静地说:“我明天还会来。”随即一脚踢在李四的胸口。李四发出一声闷哼,歪着头没了动静,张三蹬着皮靴的声音渐远。昏迷前,李四似乎听到几句嘀咕:“居然碰上了四一二……这年头找人比杀人还难,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二)
白鹿小学,深夜。
“朱校长真有情思,这么晚还在荷塘赏月啊。”
朱校长猛地转过头,右手搭在腰间,警惕地问:“谁?”
“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我是张裁缝,前几日您找我给孩子们做校服,还记得吗?”张一背着手,脸上挂着很随意的微笑。
朱校长依然没有放松下来:“我知道。校服用的是什么布?是不是缝黑条?”
“刘家靛青洋布,不缝黑条缝黄条。什么时候要?”
朱校长双手微微颤抖,他大步走向张一:“中秋节团圆时候要!老张,真是你啊!”
张一也敛起微笑,扶着朱校长的肩,几乎流出泪来:“老朱,省支部暴露了!同志们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白鹿乡和第九军已经成为陕西最后的力量!相依为伴,勇气和决心将成为最伟大的统帅。拼他个鱼死网破,一定打进西安城!”
老朱怔怔出神,似乎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王政委呢?李书记呢?都牺牲了?”
张一咬牙切齿道:“被徐鹏飞抓起来了,恐怕难逃拷问……这个狗杂种!”
老朱无力地松开张一的手,一屁股坐在地上,呢喃着什么。张一正要上前安慰,左边树林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突然出现几只晃动的火把,紧接着是一阵快枪上膛的亮响。
“徐鹏飞!”张一惊呼,立刻转身跳进池塘,但一只大手猛地钳住了他的衣领,让他无法挣扎。张一惊恐地转过头,看到在火焰的跳动下,一幅可怖的面孔缓缓开口:“你就是张一吧?让我找了好久。我不是徐鹏飞,徐鹏飞已经死了。自我介绍一下,西安国民政府特别行动组组长张三。感谢你为科学献身,全人类都会记住你的。”正当张一不明所以,一支黝黑的枪管来到他的眼前,随后响起一道遥远的轰鸣。
张三并没有在意红白之物溅在制服上的轻响,而是怔在原地,眉头紧锁,似乎在等待什么。片刻,他突然咧开嘴疯狂地笑:“成功了!什么狗屁悖论果然是假的,研发部这下彻底吃瘪!我要赶回去证明这一切!不……研究所肯定有办法得知,这将挽救数十亿人的性命!我将青史留名,为万万人敬仰……”
部下端着枪,面面相觑,露出不解的神色。长官在说什么?长官不是徐鹏飞?
张三得意忘形,一不注意呛了个趔趄。他摇了几步,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该怎么回去?”他脑中响过惊雷,眼前的一切有些不真实。他眨了眨眼,鲜艳的画面似乎被点点黑暗吞噬。他感到急速的失重,又像有一股力量在拉扯他。他无力地摆摆手,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睡了还是醒着。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睁开眼,睁开眼看看真相,睁开眼迎接毁灭的光明……
(三)
2040年,环月空间站。
“组长,再等等?”
身着白色科研服的中年男人望着舷窗外的加速器,眉头紧锁。片刻,他摇了摇头,下定结论:“我们已经等了一年,一百多个志愿者再怎么说也该有一两个成功。这些人并非随意招募,其祖父无论正邪,都是史书记名的人物,如果被杀一定会引起变化,除非……”
科研员有些不解,“不应该吧组长,郭教授的论文不是已经证明了……”
组长打断了科研员:“我不是说这个……我想他们并没有回到过去。看看我们这十年:第一次实验失败了,相对论是正确的,有质量的物体无法达到光速;第二次实验失败了,曲率驱动只是单纯的空间移动;第三次实验,进入黑洞无法回到过去……这也许是三维无法挣脱的悲哀。”
科研员有些失控:“怎么可能?黑洞应该能让他们穿越时空!难道祖父悖论根本无解?”
组长冷静道:“不。知道祖父悖论的第一句话吗,【假设你回到过去】……也就是说,实验已经成功了,我们得到了悖论的唯一正解——人类无法穿越时空……”
“这不算成功!我们还没有达到实验目的……那一百多个人就这样消失了?摆渡人计划是拯救人类的最后希望,难道十多年的努力能用一个星期来判定吗?这么多基建工作者,还有C9的学生和教授,他们来这里隐姓埋名这么长时间,难道只是为了见证自己的失败!”科研员大吼着,面色潮红。
“浑球!”组长骂了一句,“摆渡人计划不过是一次尝试,谁知道黑洞后面到底有什么?孤注一掷很危险,这是条不归路!现在得到结果,人类就可以专心开始战后重建了,后续实验也根本没必要做下去,你知道这给联合政府省了多少钱吗!就算结论是能,你真指望蹦出来个英雄阻止A发射核弹?我们该认清现实了!还有C9那群学理论的死脑筋,赶紧把他们送回地上,你想让他们看到失败后疯掉吗?”
“那一百多个人到底去哪了?这怎么解释!”
“没人会关心他们的结果!虽然黑洞不能让我们穿越,但起码零号计划可以开启了,这太伟大了!数十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置死地而后生,我们现在就可以探索未知的存在!我们为科学献身探路,所有人都会铭记英雄……你想干什么?”
研究员眼眶泛红,从衣兜摸出一柄匕首,刀尖泛着寒光,直指组长的胸口:“我不在乎战后重建,更不在乎黑洞能不能救人类。我只记得,我的父母和数十亿人一起死在了大核爆中;我的姐姐受了辐射,和那群长满肉瘤的佝偻怪物关在一起,不知死活!就是你们这群科学家,十年前让核武器威力翻番,引来灭世浩劫,现在又跑回来拯救地球,何其丑陋的嘴脸!既然已到绝路……那就同归于尽!”
组长叹了口气,想说些什么。突然一道寒光闪过,组长的气管上出现一道整齐的切口,颈动脉的鲜血疯狂喷涌。组长倒地的声音未落,一道身影凭空出现,惋惜道:“看来你没办法执行这个光荣任务了……没关系,我会帮你的。你不知道我是谁吧?也对,认识一下,我叫环,来自未来。”
研究员看到这匪夷所思的一幕,面色古怪起来。他是穿越者?三次实验不是都失败了吗?如果是缓兵之计,为什么要杀掉组长?帮助我?他要怎么做?如果是真的……为什么不赶到过去拯救地球?这人到底该不该杀……
“果然没有第二个人啊……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环嘀咕道。
“你说什么呢?”研究员有点发抖,手里的匕首握得更紧了。
“见证一下吧,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犯罪。”环露出了神秘的笑容。“你相信命运吗?”
此时北半球正值黑夜,幸存的人类看到宇宙划过一道光亮,有些躁动:是流星雨吗?大家赶紧许愿吧——我希望摆渡人计划能成功改变过去,挽救苍生……
空间站在真空中发生了无声的爆炸,人类的火种像流星雨一样成为了消逝的光芒。
(四)
白垩纪末,雨林。
两个身着大红长袍的人撞在地上。
“今儿→个我张叨叨头一回撞地上,以前我后悔了都往南墙撞。”
“可↓不↗是↘嘛,我李说说在这儿给大伙儿赔个不↗是↘。”
“嘿→,您瞧瞧这是哪儿啊?”
“嗨↘,我看可不太对劲,远点那地儿立着什么东西?”
“甭↗提↗了↘,怎么看那都是恐龙,咱还是就地安息吧。”
“丧气话……嚯↘,这么大?是暴龙吧,跟书上的还原模型还不太一样,”
“我早跟您说了,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这是三角龙。”
“您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三角龙是说,现在是白垩纪?要是咱哥儿俩运气好点,说不定能赶上和全地球的恐龙一块儿完蛋。”
“要说这完蛋可有门道了,讲究说→学↗逗↘唱↘……”
“扯开嗓子就喊啊?”
“找你爷爷!”
“欸↗,怎么骂上了?台上无大小,我不跟您计↘较。”
“我是说,咱俩这趟是来找你爷爷!”
“声儿越大了嘿→,您要再叫一声我就应下了。”
“……”
远处走来一个赤足的野人,背一杆石枪,吃力地抱着一颗恐龙蛋。
“您瞧瞧那是不是个人?”
“恐龙满地跑呢,哪来的人……嚯呀,见鬼了!”
“什么鬼不鬼的,这是咱人类的祖先!”
“是你爷爷!”
“您要这么说,乐子可大了。我爷爷生我爸的时候得有六千五百万岁!”
“摔傻了吧,你爷怎么生你爸?”
“……”
野人走近了,看到这对儿相声演员毫不意外。他缓缓放下恐龙蛋,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问:“第一队先行者,张叨叨和李说说?”
“嚯↘,还会说普通话。”
“您可说吧!今天是星期五吗?”
“您搁这儿拐人来了?”
“是你爷爷!”
野人嘴角抽了抽,说:“找到你们了,相声活宝。”
“熟人呐!”
“还认识!”
“我只是想在最后时刻找人说说话,不想听你们说相声。”
“什么最后时刻?我就说嘛,咱马上跟恐龙一块儿完蛋了!”
“您甭掺和了。这位祖先,怎么陪您唠啊?”
“以前没发现您是自来熟呐?”
“祖先您甭理他,我给您报个菜名儿吧。”
“……”
野人颔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我不是祖先,而是来自研究所,你们可以叫我……环。现在不是你们的最后时刻,而是我的最后时刻,我已无人陪伴……算了,你们想听我讲个故事吗?一个无人欣赏的,命运的故事。”
(五)
“你们作为穿行者,应该对穿越时空颇有了解。很不幸地告诉你们,环月加速器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联合政府盲目相信粒子加速器可以制造黑洞,让人类穿越时空改变过去,但仅仅十年的研究根本不能让人类搞清黑洞后面到底有什么。成功杀掉祖父的穿行者没法向未来传递信息,还有很多穿行者被随意传送——比如你们。人们不知道黑洞计划成功,因为志愿者们渺无音讯……加速器太脆弱,幸存的人类更脆弱。倾全球之力开启了摆渡人计划,却换来日复一日的等待。人们彻底失去耐心,研究计划也告一段落。”
“所有人都放弃了穿越计划。当时我不知道黑洞后面有什么,但我明白如果想回到过去,阻止那场核爆、拯救我的家人,就必须以身试险。正当我打算杀掉组长,未来的我碰到了当时的我。随着一次爆炸,环月空间站葬身太空,上万研究人员殒命,但我活了下来。”
“我被气浪冲进破碎不堪的黑洞,完成了计划的第一步。摆渡人计划完成了最后的使命,把我送到了未来。你知道吗?一切都还在:倒塌的建筑、变异的动物、环月加速器、空间站的残骸,唯独没有人——人类已经灭族。这就是未来的地球。”
“一个人都没有了!会有挽回的机会吗?如果孤独终老不可避免,我该干什么?黑洞到底能不能让我穿越?我能不能改变过去……恐惧吞噬了我。”
“后来我开始试着篡改历史。我让马其顿的长矛刺向远方,我让朱元璋的水军打败了陈友谅,我让拿破仑的援军没有到达滑铁卢,我让希特勒在地下室对自己举枪……我可以是亚历山大,可以是郭兴,可以是格鲁希,可以是戈培尔……每一次我都成功得手,安全返回。”
“但我很快发现,在我的认知里,这些居然都是本就存在的史实!就好像这些是我应该做的任务,历史还是那样,更没有什么人或事受到影响而改变。”
“我不理解。假设我能影响过去,祖父悖论怎么解释?我做了那么多事,尤其是影响了战争的成败,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这决不是杀掉祖父那样小的影响,我究竟改变了什么?”
“只剩一种可能……想想当初组长对我说的话,现在看来他猜对了一半。人类可以穿越时空,但无法影响过去。因为我的穿越,不是变数,而是既定的事实。历史的结果无法被改变,正是因为我会篡改它们……一时有点难以理解吧。详细来说,我会穿越几次,穿越到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会做出什么事情,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绝对的。因为我穿越时空、改变历史的这件事本身,在过去已经发生过并产生了影响,促成了我穿越的条件。我因穿越而穿越,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即使我把一段历史篡改回去,这个再次篡改的行为也早已注定并产生影响。这是因果的哲学,我叫它……环。”
“穿越者的任何行为都受环束缚,既是因也是果。蝴蝶效应是对的,篡改历史这一【因】固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作为【果】,这一行为也受到其他【因】的影响。从来不会有独立存在的【因】或【果】,所以历史没有改变一说。你们将在白垩纪终老,不为人知;大核爆突如其来,毁天灭地;人类文明终将消逝,昙花一现……还有那么长的历史,那么多的英雄,所有的这些事,也许全都是因为被篡改或是被篡改的行为所影响才会发生。这么看来,这些受【因】和【果】作用的最终结果,反而成了原本的历史……”
“于是我顿悟。正是因为有穿越者的存在和篡改,历史才会如此发展。不断改变命运、影响过去,这就是我的命运本身。或者说,是使命。本想做愚弄命运的小丑,没想到是被命运操纵的木偶……所有穿越者皆如此。命运的使者,缔造历史,伟大但可悲。”
“行啊,唠了这么多,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按照【环】的说法,无论怎样,大核爆注定要发生。但我还是想试着改变它,万一真能拯救人类呢?再不济也能为祖父悖论证明出唯一正解……虽然【环】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天才和疯子毕竟只有一步之差,环到底是一套完整的哲学说辞,还是我在胡言乱语?说不准。现在我将完成最后的使命,阻止当年的那场大核爆。比如让A不要建国或是南北战争北军失败什么的。”
“每次穿越我都无人相伴。这一次,我只想再陪陪我的家人。”
野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提起石枪向远方走去。此时正值日出,他佝偻的背影在地平线上被无限拉长,似乎在讲述数十亿年的古老历史。他像迟暮的英雄,义无反顾地投入最后一次战争,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
1865年4月9日,南北战争结束,美国恢复统一,为美国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五天后,林肯被刺杀,次日上午与世长辞。让人搞不清的是,凶手约翰·布斯在被击毙前一直莫名其妙地大叫:“环!环……”

后记
依笔者来看,对穿越时空的说法有三:
(一)人类根本无法回到过去。
(二)人类可以回到过去,但无法改变过去。
(三)人类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改变过去。
对于(一),虽然目前没有任何时空穿越的证据,更没有人被确认为来自未来的穿越者,但笔者相信随着理论的发展,总有一种方法能让人类达到光速或直接穿越时空。在小说中“摆渡人计划”尝试将人类加速至光速,失败;使用曲率驱动回到过去,失败;最后黑洞让人类得到了使用第四维度穿梭时间的能力。虽然现代科学对黑洞的认知几乎为零,只有无尽的猜测,但笔者更愿意相信黑洞的力量,于是小说中出现了黑洞穿越的设定。
对于(二),已经穿越到过去,怎么会没有影响?一些影视或文学作品有类似“穿越到过去,但不能看到当时的你。”“穿越到过去,但只能做出微小的改变。”“穿越到过去,但是平行世界或多元宇宙。”的设定。这种为了迎合情节而给出的设定毫无依据,实在不可轻信。
那么只剩下(三)了。(三)看似合理,却存在一个巨大漏洞:祖父悖论。(一)似乎也可以作为祖父悖论的一种解释,但已被笔者推翻。现在该看看,如何解答祖父悖论?
答案呼之欲出。正如小说的主人公、穿越者“环”所说:
“人类可以穿越时空,但无法影响过去。因为我的穿越,不是变数,而是既定的事实。历史的结果无法被改变,正是因为我会篡改它们……”
“穿越者的任何行为都受环束缚,既是因也是果。从来不会有独立存在的【因】或【果】,所以历史没有被改变一说。”
“所有的这些事,也许全都是因为被篡改或是被篡改的行为所影响才会发生。这么看来,这些受【因】和【果】作用的最终结果,反而成了原本的历史……不断改变命运,影响过去,这就是我的命运本身。或者说,是使命。”
如果看到这里仍然觉得难以理解,可以试着再读一遍《命运的故事》。
整理:
人类可以穿越时空,但无法影响过去。穿越者的一举一动像环一样紧扣着,因为“改变过去”这个行为是既定的事实,受穿越者一举一动影响,却同时造成了穿越者的存在。他们影响了过去,但这场影响注定会发生,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从来不会有单独存在的因或果,所以历史没有被改变一说。也许我们认识的历史正是被改变过的历史。
这就是对祖父悖论的解答。
这完全不同于大部分人对穿越时空的理解,如穿越时空的玄幻法则能力、可以穿越时空的神秘隐藏地点或神秘事件(我不说是哪部热播电视剧)和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始祖《时间机器》等。根据【环】的解释,这些设想都是不成立的。
笔者按:关于一些细节
问:为什么在情节(四)写了段相声?
答:首先在于致敬春晚和相声,今年的相声争议不小,写这么一段,符合“科幻春晚”的主题。其次不显得刻意,对小说也有作用。毕竟是环的最后时刻了,没人陪伴(这里要构建逻辑),和能说会道的人释放下心情总没错。而且野人讲故事的时候,聆听者必须是穿行者,这样内容才完整。再加上笔者想“欲抑先扬”,衬托沉重氛围,就写了这么一段。不过在情节(五)还是环一个人一直说,这是人性的弱点。
问:这则小说几乎全是由对话组成的!
答:小说的核心是解答祖父悖论,所以对话是最合适的载体。大刘在《三体》中解答费米悖论、提出黑暗森林的经典情节,正是通过罗辑和史强的对话完成的。《苏菲的世界》也是通过写信传授哲学。笔者写了这么多对话,算是一种致敬。
问:为什么成功的穿行者如张三不能回到过去?,而环可以?
答:抛开小说的设定,我们把回过去的手段称为【H】。那些成功杀掉祖父的先行者,正是因为被传送到过去而无法返回。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把四维的时间坐标理解为三维的空间坐标,H就相当于直升机。穿行者被送到目标地点,完成了任务。但运送你们的直升机不会再来接你们,任务地点也没有直升机,也就是没法再通过H返回,因为在过去还没有H。想要返回,你们只能提前带着直升机下来,也就是穿越的时候带上H……我知道这个比喻太蹩脚,但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有的直升机连传送地点都未知,也就是说H的传送是随机的。这样看来,小说中“摆渡人计划”第三阶段确实很难成功。
如果是用H穿越到未来,那就会有直升机来接你们。你们可以搭载这架直升机到达任何地方,也就是穿越到任何的过去。穿越时空是乘船上岸而不是坐摩天轮。
问:为什么环说“果然没有第二个人”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犯罪”?既然环想改变大核爆,为什么还要炸掉环月空间站?又为什么要杀掉组长?
答:在小说的时间线中,“炸掉空间站”先于“野人讲故事”。这是因为当环,也就是穿越到未来的研究员认识到【环】这一哲学理念的存在,所以相信:如果自己回到过去炸掉空间站,那么当时炸掉空间站的人是谁?会是他自己吗?抱着证明真理的心态,研究员炸掉了空间站,认识到【环】对他的命运的戏弄。他深深地感到无力,误以为自己疯了,也对【环】但又将信将疑,最后向张叨叨和李说说讲述了命运的故事,并回到过去阻止那场核爆,也就是刺杀林肯,让A发展落后。最终环以约翰·布斯的身份被击毙。
至于“最大的一次犯罪”,则是环认为探索命运真理的代价是毁掉人类的火种,是最大的反人类罪。事实证明,这也是【环】的作用。也就是说,这正是他应该做的。
而组长无论怎样都会阻挡环的计划,所以组长必死无疑。
问:环最后的刺杀究竟有没有成功?
答:没有成功,因为林肯已经结束了南北战争,美国也恢复统一,逐渐走上强国道路。环认识到【环】的正确性却无法抑制愤怒,在【环】的作用下促成了林肯被刺的历史事件。
笔者原意是给出祖父悖论的一种解释,也就是标注红色的那段话,但直接写出来太难懂,所以用一则短篇小说作为表达的载体。也可以说,讲这个故事是在给个例子。

不寻常的李四 作
2016年至2022年腹稿
2023年1月10日初稿
2023年1月13日再稿
2023年1月26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