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年,唐玄宗1天杀3子震惊朝野,唐玄宗为何如此狠绝?
737年,唐玄宗一天连杀3子,震惊朝野。这一天,太子李瑛端起御赐毒酒,凄然一笑:“父皇竟为一女人,诛杀亲子,真是可笑。”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是什么原因,让唐玄宗如此狠绝呢?这还真得从一个女人说起。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女,从小被寄养在宫中,年少时就与唐玄宗相识,妩媚俏丽的模样,一早就成了唐玄宗,心中的白月光。
后来,唐玄宗即位,他头一件事就是,将白月光纳入了后宫,后来晋升为惠妃。
当时,13岁的武惠妃,不仅娇媚可人,而且性情乖巧,善于逢迎,很快获得唐玄宗的专宠。
从此,其他女人靠边站,就连皇后也得给她让路。
武惠妃,是以姑母则天女皇为偶像的女孩,哪里甘心只做了贤妻良母。
尤其,她生下4子3女之后,野心爆棚的她,将目光盯上了皇后之位。
没过多久,没有子嗣的王皇后就被废了。
然而,武惠妃却未能如愿。
这一天,唐玄宗与众臣商议:“如今,后位空悬,我有意册封武惠妃为后。”
没想到,却遭到群臣集体反对。
为什么呢?因为她姓“武”呀,新的工作班底,哪个不是踏着武家人的尸首,走到今天的位置呢?
武惠妃在登后之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她后来调整了方向:既然我当不上皇后,那就让我的儿子,来做将来的天下之主!
这一次,她将目光投到了太子李瑛身上。
李瑛,并非正宫所生,他的母亲是曾经,宠冠后宫的赵丽妃。
因为皇后无子,长兄李琮又在一次狩猎中破了相,李瑛就成了那个幸运儿,太子之位不用争,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然而,被武惠妃盯上,他22年的太子之位,也就坐到头了。
武惠妃自从打定主意,她就开始命人秘密监视太子,伺机去揪太子小辫子。
其实,此时太子也是忐忑不安,她的母妃失宠,一旦武惠妃当上皇后,武惠妃有自己的儿子,那他的太子之位,是相当尴尬的。
自从武惠妃进宫,鄂王李瑶、光王李琚2人母妃,也先后失宠。同病相怜3兄弟,常常聚在一起饮酒,发些牢骚。
却不知,早有人将他们的酒后之言,秘报给了武惠妃。
自此,唐玄宗枕边,总会传来武惠妃,嘤嘤哭泣之声:“皇上,太子结党营私,想要谋害我们母子。”
唐玄宗听后,勃然大怒:“这个逆子,他岂敢?!”为了爱妃不受委屈,唐玄宗竟然动了,废掉太子的心思。
没想到,此事拿到朝堂上一说,立马遭到重臣张九龄的反对:“皇上,太子无大错,无端废长立幼,恐怕会有独孤之祸。”
当年,隋朝独孤皇后,因不喜太子杨勇,劝隋文帝废长立幼,由杨广继承大统,结果有了灭国之祸。
唐玄宗也有些犹豫,但是他对张九龄的忠言,却感到非常逆耳,没过多久就让张九龄罢官了。
武惠妃听闻此事,不禁拍案叫好:“这个老东西,总挡我的路,如今被罢官,真是太好了。”
随即,在她的运作之下,将心腹李林甫推上相位,为她日后行事,增添了一大助力,她积极筹划下一步的安排。
这一天,太子和2个弟弟,正聚在一起饮酒。却见一个侍从,匆忙
跑了进来:“太子,大事不好。惠妃宫中进了贼人,皇上也在那里,特请太子带人救驾。”
李瑛一个激灵,酒醒了一半。
听说父皇有难,他未及多想,连忙披甲拿剑,吆喝两个兄弟,带着侍卫队,一起冲向了武惠妃寝宫。
然而,当他们赶到时,宫殿里静悄悄,哪里有什么贼人。
大殿里,却端坐着一个怒发冲冠的人,没错就是他们的好父亲唐玄宗。
只听,他大喝一声:“若不是我亲眼所见,竟还被蒙在鼓里,太子就这么心急,要来逼宫吗?”
李瑛听到这话,无异于耳边响起炸雷,连忙弃剑跪地:“父皇,儿臣冤枉,是惠妃宫人来报,宫内进了贼人,儿臣这才赶来救驾!”
鄂王、光王也跪在地上,纷纷为太子作证。
然而,唐玄宗哪里听得进去,“一派胡言,贼人何在?”他腾的一下站起身来,大跨步走到太子面前。
当下,挥手打掉太子发冠,吩咐左右:“把这3个逆子,给我拿下!押到天牢。”
转天,唐玄宗早朝之上,与大臣们商议太子逼宫之事,该如何处理。
以往,群臣都会以张九龄为首,给出中肯意见,然而,此时李林甫成为宰相,大家都在等他的意见。
只见,他站出队列:“这是陛下家事,不是臣等能干预的。”众臣无异议。
(《资治通鉴》:李林甫对曰:"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上意乃决。乙丑,使宦者宣制于宫中,废瑛、瑶、踞为庶人)
唐玄宗见无人阻拦,略一思索道:“将太子及鄂王、光王,贬为庶人。”
没过多久,又一道圣旨,赐死3子。
太子临死时,不禁哈哈大笑,笑中有泪:“对于父皇来说,我兄弟3人,竟不及1个女人。”
他哪里知道,害死他兄弟3人的,哪里只是一个女人那么简单。
皇权之下无亲情,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再到唐玄宗亲历的神龙政变,每一场都是对亲情的考验。
他不敢赌,他宁可错杀1000,也不愿放过1人。可怜李瑛3兄弟,稀里糊涂断送了性命。
希望来世做父子,勿再生于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