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耳食录(八)
27,蜀商
四川有个商人某甲,到汉口贩货。他为人诚实耿直,不善于筹划,常常被同伴欺骗,他知道自己受骗上当了,也从不计较。
有一天,他独自站在店门口,看见一位美人飘然走进店内,直接走上楼去。某甲怀疑她是娼妓,是伙伴们私交的人,就打算招呼她问,那美人却从楼上说话:“您不用怀疑,我是狐女,想到这楼上住住,因此来的。请您每天给我送碗白米饭吃,我一定报偿您。”商人答应后,也不再问什么,随即马上送饭去。他走上楼,寂然无声,渺无踪迹,相信果然是狐仙。他将碗筷摆好,就下楼了。傍晚,某甲上楼取碗,见碗里装得满满的一堆东西,仔细一看,原来堆砌的是银锭。某甲很惊喜。第二天,他又送饭上楼,到了傍晚又获得满碗银子。往后每天这样送饭,每天都得到一碗银子。
不久,同伴们问得这件事后,就赶在某甲之前上楼取碗,希望得到白花花的银子。上去一看,碗中还是米饭。同伴们笑某甲,说他哄骗人,将米饭从楼上倒下。但是,第二天,等某甲自己上楼去,那碗中却又装满了白银。同伴们很气愤,说:“白银是从楼里拿出来的,这便是公共钱财,应当大家平均分取。”某甲还未回答,楼上狐仙却说:“我以白银赏给某甲,是因为他对人诚实耿直,不像你们诡计多端,投机取巧,尽干些盗贼所干的事情,中饱私囊,欺骗老实人。不惩罚你们就算对得起了,还妄想得到我的奖赏!再有敢说分银子的,就请尝尝我的石头。”话刚说完,一块石头掷落在地上,地下被砸开一裂缝。同伴们十分惭愧,又恐惧不已,大家都不敢再说什么。
后来,同伴们暗暗商量,想杀死某甲,瓜分他的银子。他们将毒药放在酒中,邀请某甲赴宴。某甲不知道是他们的奸计,楼上的狐仙忽然训斥那些同伴说:“跪下!”他们就一个个都不由自主地乖乖下跪。狐仙又训斥道:“磕头!”他们一齐向某甲磕头。四川商人非常诧异,赶快上前扶起他们,可是他们的膝盖都弯屈着,不能伸直。这时楼上狐仙又叱骂道:“好好说出你们的罪恶阴谋!”同伴们都泪流满面,哭泣着向某甲承认错误:“我们几个偶然萌发了罪恶的念头,贪图您的银子。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害死您。于是我们就摆下这毒酒宴席,等您来喝。”楼上狐仙又叱骂道:“自己摆出来的毒酒,为什么自己不喝?”他们一个个赶快跑过去,拿起盛毒酒的壶,分倒在几个杯子里,端起酒杯正要喝时,某甲急忙上前夺取酒杯,杯子纷纷落在地上,咣铛几声,突然火光闪闪,爆出许多星光,像放烟火一样。这时,楼上狐仙哈哈大笑说:“您真是一个实诚的大好人!我暂且为您放过这几个家伙的性命,叫他们长跪三天来谢罪。但是,您可不能再与他们同住在一起了,您应该尽快离开这里,我也要从这里走了。”
说罢,看见美女扶着楼梯款款而下,眼里含着深情,不住地看着他,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爿商店。某甲赶快追出去想感谢她,可是再也看不见她的踪影了。同伴们果然跪满了三天三晚之后才站起来。狐仙在这商店共住了三年,四川商人得到无数白银,后来回到成都成为大富人家。为了感激纪念狐仙,他建造了一座狐仙祠。
非非子说:快哉狐仙,侠哉狐仙,神哉狐仙!商人凭什么遇上这位狐仙呢?是为人忠厚诚信的好报。呜呼!中孚可得豚鱼,何况狐仙之类的灵异生物呢?
28,毛生
前明朝熹宗时期,天下变故很多,盗贼横行,绿林强盗到处都是。
江西洪州有几名举子进京,所携带的钱物很多。途径淮安徐州之间时,有一位少年请求搭船。叩问他的来历,他自称姓施,也是参加会试的考生,担心一人走路会遇上强盗,所以才来搭船。这少年说话带有吴地口音,看他的行李及衣着打扮,像是有钱人家子弟。上船后,从行李中拿出上好茶叶,烧江水泡好,敬献给船上所有人,高雅而有见地的话语让众人倾服。人们都喜欢这位少年人,想将他当作良友,还担心自己不配。
到夕阳西陲江边,水面流光闪烁,这条船停泊在一处芦苇丛中。少年献言说:“江面与天空的景色在黄昏时最美,我有一只短笛,很乐意在此时为大家演奏一曲。”就横持短笛,将身子靠在船篷边轻轻吹奏,悠扬的笛声只几个回旋,就使得水中鱼龙惊飞、月里玉兔像要起舞。众人打着拍子兴奋地说:“古人传说的音乐家桓伊、李侔如今复活了!”
话音未落,忽见一位豪客跃入船中,手持一把铁柄伞,奋力将那少年打死坠入江水,大声呵斥道:“你个大逆不道的奴才,不去挨村挨户讨饭,跑到这里干什么?”众人一看,来人身形魁伟而容貌古怪,胡须头发根根竖立,全都吓倒在船上,结结巴巴地高叫:“贼、贼……”豪客说:“你们不都是去赶考的吗?”回答说:“是的。”“有值钱的东西吗?”回答说:“有的。愿意统统献给您,请别杀我们。”豪客笑道:“我要是不杀贼,贼就真的要杀你们了。刚才他吹笛子是发信号集合人手的。”众人起身表示感谢。豪客说:“这帮贼子人数众多十分彪悍,夜里肯定会来报复我。胆小怕事的可暂时去前面三里村高老头的店里住一宿,不会有危险。不怕的可以留在船上,好看我是怎样杀贼的。”这样一半人走了,一半人愿意留下。豪客告诉留下的人先都去睡觉,听到他呼叫时马上起来看。豪客独自拿起酒狂饮,连喝几十杯也没醉。喝完酒,取出铁柄伞枕在脑袋下,一躺下,鼾声如雷。众人似睡非睡地等着。
半夜,忽听得豪客高声叫道:“贼人来了!”他拿起铁柄伞蹲在船头,当时月黑星繁,星光中隐约可分辨人影。一个贼人持刀冲向豪客说:“你杀了我弟弟,我现在来取你的头。”豪客也不回答,举起铁柄伞砸过去,贼人应手倒下。一时间刀槊从四面攻来,豪客从容挥伞相搏,风声呼呼作响,与风吹芦苇的瑟瑟声相呼应。贼人一个个从船两侧扑通滚落水中,剩下几个贼人狂命奔逃。豪客此时已夺取了贼人的弓箭,连连发箭,逃跑的贼人尽数被歼。观看的人两腿打颤,冷汗湿透了衣服。
豪客夹着伞进入船舱坐下,气定神闲。众人斟酒犒劳豪客。他又一气喝了几十杯,激动地对大家说:“你们这些人整年对着书本吟诵,足迹不出三里外。怎知道世上行路的艰难!”众人点头称是。他又说道:“国家求取人才备用,自然是具有才学的人才能被选上。假如才能平庸,宁可坐在床头逗孩子,也没必要将父母赋予的身躯,轻易送去喂虎狼!现在尽管行路,前途再没什么危险了。”众人围着叩拜道:“原先我们不敢动问,如今将军的救命之恩太重了,敬请留下大名,以便我们将来回报。”豪客将众人一一扶起,用伞轻轻敲着船舷说:“我也不是什么将军,也没姓名,也不指望报恩。我走了!”向岸上一跃转眼不见了踪影。
等到会试开考,一位考生在考场的号舍里又遇见那位豪客,心中十分惊讶:这人能挽两石巨弓,还能识文断字,真不一般!走上去打招呼,豪客瞅了瞅像不认识一样,也不回答,就进入号舍睡了。看看号舍里,除了砚台毛笔各一,再没别的东西,考生一句话也没敢说。豪客一直睡了一昼夜,其间就没醒过。第二天晌午,考生的文章已经起草完成,将要誊写,心里惦记着那位曾经救过命的豪客,担心他一味地沉睡会完不成考试,鼓足了仅存的一点点勇气,大声唤醒豪客。豪客大怒道:“臭小子坏了我的大事,好端端地断送了一个会元了!”那考生非常不安,不知所措。豪客接着长叹一声说道:“毛生啊毛生,这难道不是命数吗?像这样的好材应首先贡献给朝廷,怎能让他和普通人混在一起,自甘落后,又被瞌睡汉戏弄呢!”转而对那考生说:“现将我的腹稿送给你,可获得一个第二名,也就没有辜负你数千里的冒险跋涉。”于是向这位考生要来纸张,提笔疾书,如同风卷海浪,霎那间会试三场的全部答卷内容一气呵成。扔在那考生的面前,说一声:“我走了。”,就将空白卷子交给考官,自称有病离开了考场。
那考生仔细阅读豪客写的文字,实为佳作,书法也非常矫健,赞美不已。于是放弃了自己原先的草稿,将豪客的稿子誊好上交,果然中了第二名。
非非子说:我听乡里的老人很详细地讲述了豪客毛生的事迹,但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可惜!
天地之间的奇气,必有所集聚。神奇而杰出的人士,才不绝于世,不过,这些奇人高士有幸运的也有不幸运的,这是他们是否出名的原因所在。如果让毛生牙旗高扬、军旗呼拥,虎奋三军,鹰扬千里,立功于万里疆场之外,则与班超、卫青的显赫功勋相比,能逊色多少呢?再不然,以他的文才驰骋科举试场而名冠天下士子,执笔于翰林,也足能与枚乘、司马相如、邹阳、杨修等人争锋,又何至于像这样雾鳞云爪、神龙现首不现尾哪!从前,宋濂著有《秦士录》记载秦士,我今天撰文记载毛生,文采虽然比不上他,但都有相同的感慨。
29,卖酥饼者
有一个卖酥饼的某人,在偏僻的山路中赶路。天快黑了,担心遇上鬼,挥汗疾走。
远远望见前面有一个人慢慢地走着,某人很高兴,认为这下有人作伴了,急忙追上去,边说:“听说这地方素来鬼多,您稍等一下,咱们结伴一起走。”那人边走边回答说:“尽管快走几步跟上我,没有什么害怕的。”某人赶上来后,伸手扶那人的肩膀,说:“如果没有遇见您,我都快吓死了!”那人转头回答说:“说的是!说的是!给我一个酥饼吃吃,行吗?”某人拿出饼给他,突然发现那人的嘴大如簸箕、脸是蓝色的、牙齿长达数寸挂在嘴唇外面,一边嚼着酥饼一边嘻嘻笑着说:“真好吃。”
卖酥饼的人吓得要死,丢掉酥饼担子,吼叫着狂奔逃命。
30,张小姐
桐城的张小姐,当初她跟着去江苏做督学的父亲去了江苏,住在江阴衙署中的大雅楼上。窗外有一株桂花树,树高和楼一样。小姐每天梳冼完毕,就从窗户将梳冼水倒在桂花树下。一天,不见了一只金耳环,满处找遍了都没有。反复追问女婢,也没结果。始终怀疑是女婢藏起来了。
后来,小姐嫁给某位大官做了夫人,也到了江苏督学,夫人跟从丈夫再次来到江阴,依然住在大雅楼上。
一天晚上,她靠在窗前看月亮,忽然发现桂花树的一根小枝上金光灿灿,心里觉得很奇怪。第二天仔细察看,原来是那次丢失的耳环还在这里。这才醒悟到是当时不小心将耳环掉在脸盆中,倒水时被树枝挂住了。
旧地重游,珠还璧合,这事也太巧了!
31,三官神
临川人吴甲,在贵州做生意,和一个当地女子私下相好。女子说:“郎君家离这千里之遥,一旦归乡就会另选婚配。到时候妾身就是残秋败叶了。”吴甲说:“就算我回乡,也还会来找你,肯定和你白头偕老。为什么说这种话?”女子反而呜咽落泪,吴甲也很伤感,不知道怎么抚慰,于是说:“如果你不相信,立誓可以吗?”女子答应。当地有座三官庙,向来很灵验。两人一起来到当地的三官庙,共同上香发誓说:“男某女某,为结私缘,愿偕佳偶。千里同心,九原共穴。有渝此盟,神明殛之。”
立完誓后,感情更加深笃。吴甲就和女子商议私奔,女子说道:“没有必要。你在这里的老乡也有十多个人,其中好几个是我父亲的朋友。我父亲对你也很看重。找你老乡说媒,我父亲会不同意吗?何必私奔让人耻笑。”吴甲说:“你说得很对,不过我得到父亲的来信,让我暂时归乡,慰藉思念之情,我不敢违背。计算往来的时间,不超过一年。我正好禀告父亲返回来娶你。不也很好?”女子同意。
临分别前,女子又说:“不要忘了发下的誓言,坚定不移。早来迎娶一天,就少受一天的相思之苦。如果来晚了,怕会有‘子晰委禽’的事端发生【子晰与公孙楚共为一个女子下聘礼产生纠葛】,到时我即便埋骨黄土,又怎能受得了‘饮恨三生’的煎熬呢!”吴甲说:“我已经将心意转告同乡人并让他来做媒,应该没有什么忧虑。我也会按期回来的。”,两人洒泪而别。
吴甲回乡后,他父亲已经和一个姓封的人家定下婚约,吴甲不能违背。之后又得到在贵州的老乡捎信来说已经替他向女子父亲提亲,催促他赶快迎娶。某甲向来畏惧父亲的威严,不敢让他知道,进退为难,下决定违背誓言,不再去贵州。
到了迎娶封家女子的时候的前三天,吴甲家找来屠户杀牲口,正准备祭奠祖先,忽然从南面来了三个人,体形魁伟。这三人夺下屠户的杀猪刀,把吴甲抓住阉割,将那东西丢在地上然后离去。旁人连忙跑过去救助,根本来不及。吴甲被阉割,昏死了好多次,敷了半年药,才能起身。最终迎亲一事不成,封家的女儿另外嫁了别人。
后来吴甲的父母去世,家道凋零,某甲也因为受过阉刑身体弱不能外出行商,年纪到六十多岁的时候,只能乞讨为生。曾拿着要饭瓢来过我们这里,小孩子们见了,没有不嘲笑戏弄的。随后因创伤发作死去。
非非子说:男女苟合的行为,历来被正人君子认为是耻辱的事情。假如是发于真情,行为不逾越礼的范畴,最终以义来了结一段情感纠葛,虽不值得赞扬,但还有可取之处。如果都像唐人元稹的《会真记》那样,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还要赞扬张生“善于补过”,幸而崔莺莺也是寡廉鲜耻的人,被抛弃后转眼间又去怜悯抛弃她的人,主动夜奔张生住所幽会。“善于补过”的说法显然没有道理,自身这块璧已经破碎,又怎能将崔莺莺补成完璞,又用什么去补冷眼人的议论?没有人比元稹更能巧言辩饰的!而世人不去指责这些人的品行不端,神明不惩罚他们的始乱终弃,这天网的疏漏也太大了,对于甲,又为何要惩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