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
父亲名讳张业献,河南范县人氏,籍贯山东莘县古云镇。生于1946年12月7日,卒于2023年5月27日(阴历日期)。祖上自老爷爷一代起,从山东莘县古云镇张庄村迁入河南省范县濮城镇五罗徐村。爷爷一代是贫农,通过给地主家打短工谋生。爷爷非常勤劳,与主家关系处的还不错,通过自己的劳动在我们村置办了二三十亩地。娶奶奶花氏,生大伯、大姑、父亲和二姑四个子女。
父亲自小酷爱读书,尽管家里比较穷,未能一直在学校读书,但也是“高小”毕业,在当时村里也算是有学问的人了。父亲经常帮人代写礼单,甚至书信。1965年初母亲嫁到家里。当年我父亲经大队推荐,负责我村代销点(农村信用社代购代销点的简称)经营。1965年生下我的大哥,1971年生下我,1974年生下我的弟弟,1978年生下我的妹妹。
自我有记忆起,父亲就一直在代销点经营。记得我上小学时,我就靠着屋中间的一根柱子,脚踩在桌子的下横挡板上,读书做作业。父亲因为比较忙,很少指导我的学习。记得家里有一套毛泽东选集,父亲不忙的时候就拿起书看看。因为代销点卖的是公家的物品,所以尽管代销点卖糖块、豆腐乳和荸荠等可以吃的东西,但父亲从没让我吃过。春节放鞭炮,父亲也从没让我们私自放鞭炮玩。因为家离代销点比较远,距离大约有一里地左右,我经常给父亲送饭。特别是冬天,天黑的早,路上行人少,又黑漆漆的,特别怕人。再加上父亲从没有拿吃的“犒赏”我,当时的我也是不太情愿的。
家里孩子多,本姓的人在村里又少,难免会被人欺负。也许父亲感觉“形势比人强”,总是息事宁人,很少与邻居发生争斗。记得儿时有一次对方为宅基地的事发生纠纷,欺人太甚,父亲才找大队干部一起拉线确定宅基地的分隔,可最终还是人家占了便宜。这件事可能对父母的刺激有点大,父亲自此就很少因为宅基地或者分地的事与村里的人发生争执了。母亲是个心强的人,对孩子更没有好脸色。从此以后,父母对我们的学习更加重视。不舍得吃、不舍得喝,就一心希望我们上学出人头地,让我们离开那个让他们不开心的地方。记得父亲在上一世纪80年代花了十几元钱给哥哥买了数学学习资料,在当时十几元钱已经数目很大了。等我上学时,资料还能继续使用。哥哥因为时代的原因,早早的辍学在家帮父母,尽管给父母帮了不少忙,父母对他仍然不满意,认为他是上学的料儿,却错失了学习的机会。父母的失望和生气也不是毫无道理,八十年代初油田招聘工人,我们村参加考试的共三个人,其中两人都是高中毕业,我哥哥是初中毕业,结果那两个人考上了,哥哥没考上。以后的工人招聘就改为推荐了,哥哥失去了一生中一次重要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时父亲的代销点是大队临时租借村民的房子,因为各种原因,搬迁过三次。父亲是特别节俭的人,去镇里购置物品时,从来没在镇上吃过东西,无论多晚,父亲都是回家吃饭。实在是过了饭点,就饿一顿。也正是父亲的勤俭,我和弟弟才得以顺利读书。
记得1990年我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专业,是村里第一个本科大学生。父亲特别高兴,专门请了大队领导和张姓近门吃饭。1994年我考上河海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双学位,父亲又一次请大队领导和张姓近门吃饭。我记得特别清楚,父亲这一次更加高兴。因为在当时农村人都认为当老师没出息,父亲大约也这么认为吧。第一次上大学父亲送我去新乡时,我们没有带路上的吃的食物,当然也许是父亲觉得距离近。父亲把我送到学校,陪我报到后,在宿舍陪我住了一宿。第二天上午就直接回家了(因为代销点离不开人)。第二次父亲送我去南京,坐的是上午10点的汽车,第二天早晨到的南京。母亲为我们煮了鸡蛋让我们带着路上吃,父亲也破例带了几罐健力宝。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喝饮料。因为天热,母亲带的鸡蛋都坏了。第二天上午父亲坐上了12点从南京回濮阳的车,由于我没出过门,不知道提醒父亲买点吃的。只记得我陪父亲去南京汽车站,父亲坐上汽车,正好是个靠窗户的位置,我从外面能看到父亲流泪的脸。我不忍当着父亲的面流泪,直接步行回学校了。在路上我哭了一路,现在想起来仍想大哭。
我河海大学毕业后,进入税务局工作,不管怎么说,税务局也是一个行政机关。偶尔村里人买车办个税,也能给他们一些政策上的指导。弟弟在我们镇中学教书,父母在村里生活的处境也逐渐好起来。近年来,因为父母身体尚可,他们仍然经营着代销点。我每一次回家给他们帮不上什么忙,他们还要操心怎么吃饭的事,因此我回家一般不在家久留,回家的频率也不是很高。老家亲戚有事,我才顺道回家。现在想来心存愧疚。
父亲十几年前查出冠心病,一直吃药。每次询问父亲,他都说感觉还好,没有犯过病。2022年7月份父亲做前列腺增生切除手术,因为有冠心病病史,医生要求做冠状动脉CTA。医生诊断说有血栓。按照医生的要求,对药物进行了调整。本来说准备今年7月份来复查一下心脏病和前列腺恢复情况,因为前一段天热,父亲说等天稍微凉快点再来复查。
7月13日早上老家打电话说父亲在睡梦中昏迷,因为父亲一个人在代销点住,估计疾病发作已有一段时间。我和爱人匆匆地开车去到范县人民医院。因为已经休克,急诊室没有来得及进行检查,就直接推进ICU进行抢救。13号下午四时我去ICU探望时,父亲已没有任何意识,全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基本的生命特征。因为哥哥在外地打工仍在赶回的路上,我们要求医生继续抢救。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哥哥从上海赶到医院。当天上午,医生告诉我们,抢救的意义不大,并且由于反复做心肺复苏已经导致多根肋骨的骨折。为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在医生的建议下,放弃了进一步的心肺复苏。14日上午11时父亲离开了我们。
父亲离开我们已近十几天了,我却一直在恍惚中。总觉得父亲还在代销点里。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眼前。因为父亲走的比较突然,作为子女,心中有很多遗憾。觉得在父亲最需要的人的时候,我们都不在他的身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走了,但我们一定会加倍地孝敬母亲。若父亲在天有灵,想来他也会安心的。
父亲一生待人和善。在我的印象里,从不议论别人是非。对子女慈爱,对爷爷奶奶孝顺。是我们做人的榜样!
愿父亲在天堂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