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帝国人”阿方索之殇》

2020-09-27 23:01 作者:Kubrum  | 我要投稿

作者:尤列克·弗拉维乌斯

 

    “小帝国人”,是帝国中部众多行省的老公民用来称呼西部沿海三个行省的公民的词汇。这个词汇据考证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中王朝的法比乌斯·洛提阿皇帝把西部沿海地区正式纳入统治后出现的。这个词汇一般被认为是中部公民在看到沿海人那相近而又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后发明的,且往往带有歧视的含义。它在历史上被使用的频率随时间减少,但在近些年又突然增加。我怀着担忧去打听原因,被告知这种死灰复燃竟是来自几十年前一位名叫阿方索的西部公民。

阿方索本是沃罗尼亚省的一位牧民。他在反对当地驻官时被捕,在狱中接触了一位学者,并了解了一些帝国史和西部行省历史的内容。在逃狱后,他把对当地官员的憎恨转移到了皇帝上,公开宣扬沃罗尼亚、阿图拉、雷切斯文塔这三个行省与东部行省之间的“不同”。尽管他纠集的人群很快就失败了,但他的行为无疑给帝国公民之间制造了深深的隔阂。从此,关于“小帝国人”的记忆在人们心中复苏了。一些极端者甚至声称西部的文化和语言必须被消灭,“反正他们和我们也很像,让他们接受我们的语言也不会有多大障碍的”。

我的担忧终于还是应验了。这些狂热的人们并不知道在他们自己身上那多元的烙印。他们享受了帝国兼容并包的成果,却反过来把它当成了某种纯洁而自洽之物。我觉得,是时候向人们诉说这种多元性的存在和必要了。因为那正是帝国的立国之本,可以说没有它就没有帝国。

 

有人问我该从何说起,那么我先问一下,“帝国人”这个称谓是如何出现的?它是一个种族的名字吗?它是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的吗?如果一个人能够流利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他对西部的兄弟姐妹就不会是上面那样的态度。

是的,“帝国人”这个词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出现在帝国建立之后。是帝国构建了帝国人的自我认同,而不是反过来。那么我们进一步追问,在帝国人成为帝国人之前,他们又是什么呢?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回答,他们是历史上米德卡斯山脉以南出现过的各种人类族群的名字。他们有的以氏族划分,有的以略大的同文化部落划分,但绝不会称自己为“帝国人”。因为在精灵的时代是没有帝国的。

具体来讲,这些人类族群无一例外都是从西边渡海来到忒提西亚大陆的。他们登陆的地点,从今天布列托尼人和脱胎自艾利希-瓦什纳人的“西北三部”聚居之地,一直延伸到西部三省。“西北三部”和布列托尼人自不必说,今天的帝国人这个族群中绝大多数人的祖先,其实都在西部沿海留下过足迹。

最初的帝国人是塔尔苏斯氏族在塞普提乌姆——当时叫爱普塔玛波利斯——联合另外六个氏族后形成的族群。这七个氏族原本占据了塞普提乌姆周边的七个山丘,在精灵王国衰落后才进入了城市。塔尔苏斯的托鲁斯在人类和当地精灵的共同见证下成为第一位皇帝,这才有了我们作为帝国人的开始。

早王朝时期的帝国是从塞普提乌姆开始往周边扩张的。他们先是沿着爱普塔河往下游一直进军到大森林区边上的奥罗拉湖。在那里,帝国人的队伍被和之前的他们同样是氏族公社社会的湖精灵阻拦了——他们是精灵诸国崩溃的产物。此后,这片地区长年作为帝国西北的边境存在,而帝国也转而向东发展。他们越过东边的低矮山脉,进入到了今天帝国都城(那时还被称为群凰城,是精灵诸国已经衰落的共同圣地)所在的卢波河流域。

居住在卢波河上游一带的是阿噶、科特、硬足这三个人类部落,他们被一起称为阿尔加姆人。帝国人在这里没有发现任何精灵(一般认为他们已经被东部的精灵僭主们清洗掉了,即使没死也逃往了别处)。在接受了精灵先进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技术后,帝国人不费吹灰之力地让阿尔加姆人臣服了。从此,他们也叫做帝国人了。我的名字就见于当时硬足部落的族长——尤列克·托克苏斯。而在之前的七个氏族当中,是见不到这种风格的名字的。

帝国人的先遣队沿卢波河南下,他们在卢波河最大的支流交汇处建立了自己的定居点,并发现了支流上游幸存的精灵城市洛塔达波利斯,也就是今天的洛萨迪乌姆。先遣队当中极端仇恨精灵的成员袭击了这些自治的精灵。今天,在这座高等精灵自治城市内,人类人口甚至要多过精灵。

剩余的先遣队成员继续南下到了卢波河入海口。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图拉纳人。这个人类部族在大陆西南端登陆后一直孤独地东进,并在卢波河口与精灵城市亚登斯发生了冲突。或许是因为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相通,帝国人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图拉纳人一边。他们迫使亚登斯臣服,但并未像对待洛萨迪乌姆那般残暴。亚登斯在今天成为了卢波河入海口的一道风景,图拉纳人则加入了帝国。他们这道河流也汇入了帝国人之海。

帝国东进的步伐则要更为顺利一些。东部精灵,也就是今天黑暗精灵的祖先,让群凰城以东的地区几乎变成了白地。精灵要么加入他们,要么被杀,要么逃走。在帝国的势力进入前,维勒人、普莱奈斯人和提纳人已经率先在这里定居。帝国的到来让他们,尤其是与东部精灵国家交恶的提纳人有了安全感。可以确信的是,提纳人所信奉的神明,御蛇之主提妮娅,也在这之后稍加改头换面,成为了帝国神系的一员(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帝国神系有相当一部分神明可能都是类似提妮娅这般的来源)。而帝国扩张的步伐则一直到东部精灵国家的边境。这个时期,在大陆东南沿海,奥图罗斯河的入海口处,帝国人与莫吉拉人碰面了。这个族群非常罕见地同时精通航海与骑马。帝国人与莫吉拉人合作挫败了精灵僭主忒罗菲昂的进攻,并记下了当时莫吉拉人领袖的名字——杜戈维奇·安库斯。这个名字被用来为今天东南方的港口城市杜戈维库姆命名,而安库斯这个姓氏,我们也能在今天的帝国人公民当中找到。

至此,今天中部与东部的帝国人公民所有可能的祖先都被提到了。有人会发现,西部公民的祖先,乃至整个西部三省,都没在这里出现过。是他们没有成为帝国人吗?难道“小帝国人”阿方索那样的诅咒难道是真的吗?

 

这么问的人或许忘了我提到过西部三省作为帝国人祖先登陆地的历史。上述的那些部族有大部分其实都是从这片地区登陆的。他们彼此语言和文化相近,但当时却并无认同感。他们当中的大部分离开了西部,只有沃罗努人、阿图洛人和雷切斯维努人留了下来。细心的人或许已经发现了,这三个族群的名字正是西部三省名字的来源。他们正是西部公民的祖先。

西部被纳入帝国版图要到中王朝时期,彼时距离上述的历史已过去了一千五百年。洛提阿王朝的卢基乌斯皇帝率军进入雷切斯文托,也就是今天雷切斯文塔省的首府。在那里,他接受了三族首领共同的效忠,而皇帝则允许他们保持过去的自治和生活方式。在当时的官方文献中,帝国人和西部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被大书特书,可以认为这是增加公民对这些新成员好感的举措。

到了我在开头提到的法比乌斯皇帝,也就是卢基乌斯之孙的时期,中部的帝国公民开始成规模地向西迁徙。与这种迁徙行为相对应的,是皇帝与中央机构逐渐加强对西部统治的倾向。我发现,这时候的文献中,沃罗努人、阿图洛人、雷切斯维努人这三个名称开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脱胎自这三个名称的行省,以及“小帝国人”这个充满了轻蔑的称谓。

不过法比乌斯皇帝似乎把这个进程推动得有些过猛了。他在今天以和元老院敌对而著称,这表明,当时帝国中央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可想而知,皇帝的性格不仅让他的各种措施显得残暴不仁,也影响了他和中央显贵之间的关系。就在法比乌斯死后,著名的“小帝国人动乱”就发生了。雷切斯文塔省的佩德罗与海梅兄弟(有的传说里声称他们是雷切斯维努人首领的后代)趁着皇位交接的空窗期向帝国派驻当地的官员发难,并挟持将军使得当地驻军无法有效行动。各地的西部人则公开拒绝公民身份,并开始攻击帝国机构和移民。与“小帝国人”这个称谓相对地,“西部永存”这个口号从此成了联系三个族群后裔的纽带。即使在动乱结束之后,中东部的公民在西部游历与生活时,偶尔也能遇到西部公民如此愤怒地呼喊。

事已至此,我只能表示惋惜。如果不是这段历史埋下的隐患,是断然不会有阿方索这样的悲剧出现的。过去帝国人既然能接受不同族群的名字和痕迹留存下来,那么自然也能够接受西部公民。皇帝操之过急的行为不仅招致当时西部人的反弹,也为今天的局面留下了令人痛心的遗祸。

《“小帝国人”阿方索之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