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反酸、胃灼热的七个方法
减少反酸、胃灼热从日常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注意? 方法1:饮食清淡,餐后运动量小注意少食多餐,低脂饮食,减少进食甜味、酸性和刺激性食物。尽量少吃高脂肪餐、巧克力、咖啡、糖果、红薯、土豆、芋头,因为油腻、高脂肪、粗纤维等不易消化食物的过多摄入是引发胃食管反流的一个重要诱因。餐后适宜小运动量,如平地散步,避免活动增加腹压而加重胃食管反流。 方法2:控制体重超重的人要减肥,因为肥胖导致腹腔压力较大,会促使胃食管反流,特别是平卧更加严重。 方法3:改变不良睡姿有人睡眠时喜欢将双臂上举或枕于头下,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压力随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另外,睡前4小时内不宜进食,以使夜间胃内容物和胃压降到最低程度,必要时将床头抬高10厘米。这对减轻夜间胃食管反流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利用重力来减少食管内的压力。 方法4:减少腹压运动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方法5:忌酒戒烟酒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饮酒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烟草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胃食管反流。吸烟还会减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机体抵抗力,使炎症难以消除。 方法6:缓解心理压力肠胃是情绪变化的“晴雨表”。悲伤的情绪会引起肠胃蠕动减缓、酶分泌减少,并使胃肠胀气,导致食欲减退。而愤怒、恐惧等情绪会使体内的血液大量涌向大脑、四肢和心脏,而大脑进食中枢遭到抑制,使食欲大大下降,进而影响脾胃功能。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会使消化系统出现诸多不良反应,所以在紧张的时候注意缓解压力显得非常重要。 方法7:结合中医治疗效果显著有不少患者通过药物抑酸治疗效果不理想,停用制酸药物后,反酸、胃灼热等不适症状容易复发。可以说西医在这些方面并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而中医药却可以协同发挥很好的作用。 王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服用西药制酸的同时配合中药,服用7剂过后,复诊时就表示反酸、胃灼热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中医药可以通过降气和胃,抑制胃气上逆;通过疏利肝胆缓解胆汁反流;通过健脾和胃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胃排空等。中医因其辨证与辨病结合,整体与局部兼治,可以弥补西医对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症状重叠等治疗方案的不足,减少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