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78度的智慧【2019版】seventy eight degrees of wisdom [2019 edition]
开新坑。
海淘的教材,等了俩月终于到了( Ĭ ^ Ĭ )【上面两本是多抓鱼淘的二手占星教材,比起来占星教材真是种类又多又好买还便宜】

韦特系的这本其实就是著名的《78度的智慧》,但这个是2019年的最新版本,听说Rachel又修改了不少内容,迟迟等不到国内译本出来,只能啃原文了……不过我也没看过旧版,说不定内容差不多,我就当英文材料了QuQ

为了方便自己查阅,想摘录些比较有感触的or希望经常看一看的内容。
如果有缘的小伙伴点开了这个系列,请一定阅读↓
会有大篇幅的删节,再加以拼凑,删节处不标注。
所以意思可能有误。
所以是【个人向】的内容。
本职工作忙,不校对,龟速更。
个人习惯,会根据需求跳着读,所以内容也是跳着更。
想看全文可以买旧版支持一下,大体内容肯定不变的。
PART 3
关于读牌
·引言·
很多人说塔罗牌让他们感到害怕。意思是,首先他们感到了一种不适,因为他们的经历可能会暴露,还有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希望;第二,他们认为一副牌就应该这样。他们可能会先把塔罗牌当作一种游戏,特别是读牌人是朋友或亲戚的时候,因为这意味着不用花钱。他们把纸牌混在一起,咧嘴笑一下,觉得自己很傻;读牌人展示牌卡,居然解读到了新工作,或是不忠的爱人,甚至对家长的痛苦反抗。“你是根据对我的了解瞎扯的吧,”他们说,或者“你是看我表情看出来的吧”然后下一次有人建议抽牌,他们会笑着说,“不,谢谢,这东西让我害怕。”
另一个问题,去看塔罗牌的人通常带着一种“给我表演一下呗”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占卜是“神奇的”(虽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希望读牌人展示魔法的力量。对他们来说,读牌的价值在于它与他们所知道的真实情况有多吻合,再附送一点新鲜信息。(太真实了,以上两段写到的所有态度我都遇到过……)
恐惧和怀疑的背后,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塔罗牌违背了常识,也就是我们所共有的世界观。传统科学对世界的看法基本没有受到挑战,“常识”仍然意味着十八和十九世纪科学所创造的那个世界。它认为事件、对象或模式之间只存在一种关系,即直接的物理关系。如果我推了某物,它会掉下去,这符合常识。如果我想到某物,它掉下去了,这符合常识吗?不符合,如果发生了,这就是巧合。巧合只是时间上的关系,再没有别的什么了。
许多坚信占星术的人也不喜欢塔罗牌,因为行星在诞生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特定模式,可以追溯到创世之初,但洗牌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决心。甚至你可以重新抽牌,那你第一次抽的牌算什么呢?这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只有固定的模式才是真实的,这对应了倾向机械论的世界观。
然而塔罗是动态的,不是决定论的。没有一条规则可以限定一个人如何洗牌,而且你永远可以重新洗牌,我最多为一个问题抽了六次牌,出来的解答大致意思都一样。
(摘录这些主要就为了最后这一段话哈哈,我就是当下想怎么洗牌就怎么洗不太固定方式,也喜欢不确定的时候多抽几次加以验证,这下更有自信了hhh当然如果你觉得固定方式更有仪式感,那也完全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