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个让人无聊的沟通习惯,第一个大多数人就做不到!

2022-07-12 08:48 作者:learnwithjohn  | 我要投稿

无论是不是说外语,你都该避免这8个让人无聊的沟通习惯

#约翰说#

我们学外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跟新认识的人交流。能否成功跟外国人交流不全取决于自己的外语水平,但在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自己的社交技巧。无论我们做语言交换,一对一口语课,口语考试,约会,或跟外国人参加聚会等等,我们当然不应该让对方感到无聊。


交流时,有一些习惯是大部分无聊的人都共享的。如果你回想自己认识过的最无聊的人的话,我保证这些人肯定有以下的几个习惯。同时,如果你回忆自己好像让别人感觉到无聊的时刻,那你很可能也在对话中表现出了这些坏习惯。




习惯一

无聊的人在对话时从不冒险

有意思的对话要么让我们思考到之前没有考虑过的事情,要么逗我们发笑,要么挑战我们的思想。达成那样的谈话就需要对话中的一个人冒险去涉及到稍微有争议的话题


一个例子是笑话。


无论笑话的出发点是讽刺自己,讽刺对方或者用逗人笑的方式批评其他人或事情。每次讲笑话时,我们都需要冒险,特别是当自己跟不太熟悉的人沟通时。在说笑话时,我们希望对方不会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ta能意识到我们在开玩笑。但如果对方不理解我们在开玩笑,对话也许就会变得很尴尬。因此,尝试逗人笑总是一种冒险。


另一个例子是讲故事。


每次在对话中我们开始讲故事时,我们都希望要讲出的故事足够有趣到能够抓住和保持对方的注意力。在故事的开头,讲话的人跟在听的人都在无意识地做交易:只要你在接下来的几分钟专心地听我的话,我给你讲的话就会很有意思。如果在讲故事的时候,你发现对方好像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的话,那就会又丢脸又尴尬。因此,就像讲笑话一样,讲故事也是一种冒险。


无聊的人,都不敢这样冒险,所以通常不敢讲笑话,不敢讲故事,也不敢说出任何也许会冒犯他人的话。结果就是:从来没有说出任何有意思的话。




习惯二

无聊的人不会逗人发笑

我刚刚已经说了讲笑话是无聊人通常所缺乏的能力,但是逗人笑有很多种方法。有的人不太会讲笑话,但还是很会逗人发笑。有的人只是通过自己的表情或肢体逗人发笑。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不经常说出非常好笑的话,但因为自己容易笑而且一直保持乐观态度,所以跟他们交流的人也更容易发笑。


一点都不会令他人发笑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无聊的,特别是男人。幸亏这是个可以训练和培养的能力。天生的幽默感当然很好,但这不是必需的。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掌握逗人发笑的能力:


  • 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尽量在每个对话中至少逗对方发笑一次。

  • 尽量至少每天逗人发笑三次。

  • 在进入社交场合前,先看几分钟自己最喜欢的单口相声演员的视频,那会帮你进入幽默状态。


如果一开始觉得逗人发笑太难,可以从逗人微笑开始。逗人微笑比逗人发笑容易。令人微笑一点都不需要幽默感,只需要一点自信的肢体语言。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微笑。我发现有的亚洲男人真的不习惯微笑,所以他们必须为了培养微笑的习惯而训练自己。


另外的关键是眼神交流。只要自己会微笑而且会保持眼神交流,那就能够令他人微笑。一旦培养出了令人微笑的能力,就可以开始尝试令人发笑。




习惯三

无聊人的对话不平衡

这一点包括两个相对的问题。一个是说话不够多,另一个是说话太多。


大家都理解,跟一个不怎么说话的人沟通很痛苦。这类无聊的人通常不知道怎么保持对话。回答问题时,他们只习惯于提供尽可能少的信息。他们也不怎么问对方问题,也不对对方刚说的话作出任何反应。


跟不断讲话的人交流则是另一种痛苦。会说话是好的,但是需要保证对方也有机会参与到对话中。在对话的过程中我们都得时不时的停顿,向对方问问题以及专心听他的回答。


有些不断说话的人一点儿都不会分析对方的肢体语言。当对方很明显表现出感觉无聊的时候,他们还是持续讲话。



习惯四

无聊的人不会打破问题循环

问题循环会制造出无聊的对话。在问题循环中一直有同样的一个人问问题,一直有同样的一个人回答问题,就像这样:


第一个人: 问问题

第二个人: 回答问题

第一个人: 问另一个问题

第二个人: 回答那个问题

第一个人:问另一个问题

第二个人:回答那个问题

...一次次反复...


如果一个缺乏自信的男人跟一个长得好看的美女说话,你就会经常会听到像上面这样的对话。


更有趣的对话通常是像下面这个样子:


第一个人:提出一个话题,比如‘我昨天去看XXXX电影’,你看过吗?‘ 或者’你戴XXXX运动手表,你经常锻炼身体吗?

第二个人:回答并向第一个人问相关的问题

第一个人:回答问题

第二个人:就刚才听到的回答的某一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人:问后续问题

第二个人:回答问题并从自己经验中讲个相关的故事

...等等



习惯五

无聊的人不提供自己的看法

无聊的人只会看事情的现状,他们不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提出的话,看法也会跟大部分在那个国家或那个城市的人的看法一样。我们不能从这样的人的话里学到任何新的知识,这样的人也不会挑战我们的思想,因此跟他们交流很无聊。





习惯六

无聊的人每天都看新闻并全部都信

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大部分人发现很多新闻报道是被歪曲的,或者说是带有偏见的。一个国家越是资本主义,新闻就越被大型企业影响,越是共产主义,就越是被政府所影响。他们大部分人明白不该全部相信我们看的新闻,而且看新闻的时候一直得保持批判性思维。但无聊的人一点都不会理解这几点。结果就是:他们的看法全部都是直接从最近看的新闻中得到的,而不是自己形成的。


一般来说,最有意思的人不经常看新闻,但经常看书。




习惯七

无聊的人对脏话有反感

小时候父母都告诉我们脏话不好,不要说脏话。他们也告诉我们甜甜圈吃太多的话,自己会变成个甜甜圈,也告诉我们宝宝来自宝宝工厂。就像新闻一样,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发现家长说的有些事情不太有科学根据。我们理解他们是为了保护小孩子或为了避免尴尬的对话而说那些事情。可是,有不少人,通常是社交技巧不强,很无聊的人,长大以后还是一直觉得脏话有危害。


掌握人际沟通的人都明白,脏话本身没有什么不好。脏话可以用来表达同情心,祝贺,愉快,赞美,爱情以及很多其他的正面和负面的情感。无聊的人以为无论使用什么语气来表达,脏话一直有负面的意味。结果就是他们不会说脏话,而且他们看不起所有用脏话的人。



习惯八

多人对话时,无聊的人会一直盯着一个人说

在聚会或其他社交场合中,我们经常同时跟两个或者更多人说话。交流技巧相对强的人,在这样场合善于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他自己不会说话太多,也不会说太少,而且会用问题,肢体语言和眼神保证大家都在参与对话。但无聊的人在这样情况下只会向同一个人说话,完全忽略了其他人。




很少人在以上八个要点都一直发挥地很完美。我自己有时候也会在某次无聊的语言交换以后,回头分析当时的对话。有时候原因很明显,就是对方非常无聊,但也有时候是因为我自己违反了以上八个指引中的几个。比如只谈论了很严肃的话题,都没有尝试引起对方发笑。有时候也因为主动词汇量缺乏而不自主地陷入‘问题循环’,或者因为对所学外语的脏话不太熟悉,让对话听上去太过正式。但好消息是:我们绝对可以通过练习改掉全部那8个习惯。


那么你觉得以上八点,哪个是你最常遇到的?欢迎留言分享。


谢谢你今天的耐心阅读。

随手点赞和分享就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


8个让人无聊的沟通习惯,第一个大多数人就做不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