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到成品,流水灯电路诞生过程

序言
适逢学校的80周年校庆。一次偶然机会,我接到了设计一个流水灯电路活。本想着随手帮帮,结果却成为了这个电路的总负责,从设计到成品几乎全程经过我手(被当工具人使)。本文在此记录下电路设计到成品的全过程。其过程可作为设计电路时的参考,少走弯路,当然如果本文对你也有帮助,可以点一个赞OwO。
因为这是学校的工作,在标注信息时不会标注我的ID,只会标注所在大学、组织信息,以及真实姓名。此文将会对部分敏感信息去除处理。

目录
1.0_设计要求
1.1_甲方要求
1.2_其它要求
1.3_电气要求
2.0_原理图设计
2.1_LED设计
2.2_IC设计
2.3_辅助电路设计
3.0_PCB设计
3.1_LED布局
3.2_IC布局
3.3_其它电路布局
4.0_PCB样板生产
4.1_生成Gerber文件,BOM表,坐标文件
4.2_PCB下单,SMT下单
4.3_收货焊接
5.0_批量生产&订货
5.1_PCB下单,激光钢网下单
5.2_元器件下单
5.3_收货
6.0_焊接
6.1_SMT焊接——回流焊
6.2_SMT焊接——人肉流水线
6.3_焊接培训
7.0_售后(误)
7.1_短路故障
7.2_断路故障
7.3_IC故障
7.4_其它故障

正文
1.0_设计要求
任何一个电路,都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被设计出来的。或者说是为了完成某个目的才去设计对应的电路,这个因果关系要分清。目的即是要求,在完成目的的前提下,同时也会伴随很多附加要求。这些附加要求需要尽量满足,但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所有附加要求并不能同时满足。所以设计时,要对附加要求进行一定量的取舍。
1.1_甲方要求
甲方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提交任务给你的人/组织。在这次流水灯设计中,甲方就是老师了。甲方要电路实现的作用、效果,即是目的,电路必须满足。
为庆祝80周年校庆,同时也要为了培训大一焊接,需要设计一个流水灯电路板。电路板要有80周年校庆元素,要求美观。也借此机会进行焊接培训,要让大一焊接出成品,最终成品要来展示给领导看。
甲方bb一大堆,应该过滤废话,同时细听出话中话,找出附加要求。如果有要求不确定,一定要找甲方核实清楚,最终要列一个表,看看要求有哪些:
(1) 流水灯效果的电路板;
(2) 使用通孔安装的LED灯,有利于大一新手焊接;
(3) LED的摆放要凸显“80周年”的元素;
(4) 成本控制在2000元以内(单板成本在10元以内)
1.2_其它要求
除了甲方布置之外,如果是团队协作,还要听取其他团队成员意见,并调整设计方案。在此次设计方案中,经过团队间协调,确定下LED的基本排布,也从此确定下LED的数量。

1.3_电气要求
电路板在设计前,就要确定电路工作的环境,其中包括输入电气参数等等。这些一般甲方不会提到,或者提起较少,毕竟这不是甲方擅长的,而是设计者(我)擅长的。如果某些不确定,一定要问清楚甲方。本次LED电气要求有:
(1) 直流供电
(2) 直流电压5--24V(可根据最终产品调整)
(3) 直流电流应该尽量小,因为最终是大量板子并联。
PS:还有电路安全,不会烧毁爆炸,是电路设计者的最基本底线,这些就算没有提到也必须遵守。
PS:设计期间,团队某人要我偷工减料,设计一个能亮5分钟,5分钟后是烧了还是爆炸关我屁事的电路。抱歉,这种电路有违我的良心,我不会听你的。

2.0_原理图设计
电路设计,从原理图开始。
2.1_LED设计
LED也就是发光二极管。点亮一堆LED,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并联了。不过LED是半导体器件,实际上是不适合并联的(虽然说并联也可以用)。
并联电路,特性是每个元件的电压相等,而电流是所有元件电流之和。但是元件之间的电流不一定相同。而串联电路刚好相反,串联电路,特性是每个元件的电流相等,而电压是所有元件电压之和,但是元件之间的电压不一定相同。
LED主要材料是半导体,半导体一般是负温度系数的,温度越高其电阻越小。在并联电路中,当某盏LED温度偏高(和世界上不会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一样,LED总有差异,不可能全部等温),它的电阻就减小,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流增大耗散增大,温度就升高,而温度升高导致电阻又减小……(简化就是:T↑、R↓、I↑、P↑、T↑)。一盏LED电流偏大的同时,就会导致其它LED电流偏小,于是乎:I↓、P↓、T↓、R↑、I↓。所以在LED并联电路中,这种电流不均现象是朝着更加不均的方向发展。长久以往,就会导致过负荷的LED提早烧毁。
LED的亮度和通过它的电流呈正相关的(亮度∝电流)。而LED的电流和LED的电压是呈指数关系(电流∝e^电压)。也就是说,LED电压小幅度变化,就会引起电流大幅度变化。而且温度也会时刻影响这个指数关系。所以控制LED亮度,不宜控制电压,而应该控制电流。
所以LED应该使用串联连接(虽然这样会增加维修难度),并且每个串联回路,必须加上电阻限流(或者恒流源)。但是LED串联不宜过多,因为一个LED串联导通压降在2--3V,串联过多,则需要较高的电压来启动,而电气要求中规定了供电电压不能太高。
效率问题上,这是展示流水效果的LED,不是照明用大功率LED,其限流电阻导致的效率降低不是主要问题。同时一个简单的流水灯电路,就没有必要制作一个恒流源电路或者一个升压电路,毕竟成本问题还是要考虑的。
综合考虑下,这次电路设计,使用2盏LED串,2串为一组。LED排布确定了4盏一组,而4盏串联需要的电压过高,3盏不好凑整,于是2盏一组。
LED最终采用5mm直径的通孔安装LED,通孔插件为培训大一焊接所需,5mmLED尺寸也容易手拿,不会过小。
电阻方面,为了节省空间,电阻均采用SMT,0805封装,0805尺寸比较小,但也不至于太小,有利于手工焊接。同时0805的电阻功率是1/8W。除了1k及以下的电阻在12V以上会超过额定功率外,其它阻值均不会超过额定功率。选用10k电阻限流,LED亮度刚好适中(取决于LED型号和颜色),既能看到流水效果,也不至于亮瞎眼。

2.2_IC设计
控制LED流水效果的话,自然需要一个芯片来控制LED的通断,最初团队想法就是使用51单片机,或者是STM32。51单片机的体积过大(好像有小体积的版本?),在PCB的布局中不好摆放。STM32体积虽然小,但是一块成本就超过每板子成本10元的要求,而且PCB布线难度增大。在学长的建议下,使用CD4060(二进制分频器)来制作流水效果(虽然实际流水不如51),一个芯片即可解决,而且还不需要烧程序。顺带,CD4060有10个分频输出,刚好对应需要控制的LED组数,真是巧合。

除了分频器控制LED组外,还需要一个时钟。NE555定时器可算是经久不衰的IC,经过简单的外围电路组合,即可做出一个简单的时钟源(矩形波)。经典的电路搭建如下:

这种外围电路搭建方式,通过理论计算即可得知,时钟周期T=(R30+2*R31)*C1*ln(2),频率f=1/T。代入计算可得时钟频率在41Hz左右。(电容充放电公式推导可查看本人往期专栏,查阅NE555相关手册即可推算出时钟周期公式)
设计时,实际上是先确定频率,再选定外围元件。Clock经过信号发生器调试,在40Hz其流水灯效果较好。于是通过选择R30、R31、C1来确保其振荡频率在40Hz附近即可。对于电容的选择,一般优先选择较小容量的电容,比如100nF。因为电容容量越小,其误差百分比就越小(目前人类的生产能力导致),同时容量小也可以减少电流损耗。而电阻误差一般在1%,大电阻带来的误差相比大电容的误差小很多。确定C后,再通过寻找R的组合,反复计算,找到接近40Hz的组合。因为市面上电阻的阻值是几个确定的数字,不存在3.14159Ω,或者1.414Ω的电阻(除非订做,成本++)。因为流水灯对频率要求不高,带来的偏差不大即可接受。所以选定步骤是:确定频率为40Hz→采用100nF电容→反复调整R30和R31→计算频率→频率非常接近40Hz可接受,ok || 频率相差很大不可接受,重新调整R30和R31。
PS:R30和R31都需要一定的阻值,不能选择超低阻值甚至0Ω,虽然配比方便了,但是R30过小会导致NE555损坏,R31过小会导致定时误差过大&输出矩形波占空比过大。
2.3_辅助电路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CD4060的IO口,其拉电流和灌电流能力很弱,LED不能直连IC,否则会烧毁芯片。一般情况下,会考虑接一个三极管,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经过考虑,由于CD4060拉电流能力奇差,干脆使用MOS。MOS输入电阻非常高,向IC索取的电流近乎为0。由于频率很低,不用考虑Cgs充放电延时。MOS经过一番选择,采用型号HX2302,封装SOT-23,增强型N沟道,Ugs=±12V,Uds=20V,Id=2.5A,成本0.067元/个(SOT-23太小很难手工焊接,但是市面上没有直插的信号MOS,而且大点的贴片MOS成本至少翻10倍)。MOS选择好后,12V也就成为了最大输入电压了,输入超过12V就会导致栅源击穿。

为保证电压稳定,在主供电中加入一个100uF的铝电解电容(容量可能给得太大了),最后为了对称性好看,再加了一个铝电解。加了铝电解,就要防止某些小天才 接反正负极。铝电解接反正负极,是会爆炸的。于是顺手接一个反向的二极管。在正常给电时,二极管不导通,接错正负极时,将直接短路,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换取其它部分不要烧毁(emmm虽然这个设计不是太明智)。牺牲一者换取其元件的方式,在电路中很常见。

本次LED流水灯的原理图(去除部分敏感信息)


3.0_PCB设计
原理图做好后,就进入实际的布线了,PCB电路板,就是在一个玻璃纤维板上走二维导线,把各个元器件连接起来。
3.1_LED布局
LED布局就是按照之前的设计图案,把LED摆放整齐。因为LED串联关系,串联的LED一定就近摆放,为了走线尽可能短,其编号采用的是1 2 4 3、5 6 8 7、9 10 12 11的排法。LED正极全部朝外,即有利于布线,也有利于大一焊接时分辨正负极。中间的“80”电流走向也是尽量统一,一来方便走线,二来照顾大一焊接时分辨正负极,三是满足强迫症。
电阻和MOS,摆放规则和LED一样。朝向统一有规律(除非迫不得已更改)。位置均塞到板子背面,正面就是眼不见心不烦了。

3.2_IC布局
IC基本上就是安装在靠下的位置。外围的电容电阻这些就近摆放。需要注意的是,IC的VCC(VDD)供电端旁边有一个10uF的退耦电容,这些电容一定要越靠近IC的电源管脚越好。图3.1中,就有两个贴片电容紧贴在IC底下。
3.3_其它电路布局
大部分布线还是遵循PCB布线规则进行布线,本文就略过不谈了。一些注意的点谈一谈:
(1)防反接的二极管,越靠近电源输入越好。
(2)VCC的主供电线,绕一圈供电时,不能闭合起来,即只能呈现U形不能是O形。

(3)即使软件上没有提示未连接网络,也得亲自分析下电流的走向,比如GND回路。本次设计中,经过LED的电流全部从MOS管S极跑入底层GND,但是底层GND铺铜已经被大量的走线分割成七零八块,但是又有少量细铜连接那种。从软件来说,GND已经全部连通,但人工分析就会发现,电流跑下来后,必须经过迷宫般的GND铺铜,拐来拐去才跑到IC的GND端,借助焊盘跑到顶层GND(顶层GND几乎完整的大面积铺铜),从顶层回去电源输入的GND。可见这样的GND回路是很绕的,干扰也大。所以我在每个MOS的S级附近就打大量过孔,让从S级出来的电流直接跑上顶层GND。
(4)铺泪滴,走线也宽一点,有利于防止大一焊接时掉焊盘。
PS:然后部分大一焊接时,把焊盘连同整条铜皮撕扯下来。。
_(: /」∠)_
(5)图3.3.2 四角处有8个非金属化孔,其中有4个直径较小,且不在同一直线上,这四个孔是定位孔,JLC进行SMT贴片时用到。本次PCB是JLC公司打样的,其4个定位孔有特殊要求,具体需要去JLC网站下载相应规定,按照规定打孔。如果不使用JLC的SMT贴片服务,这4个孔可以不打。

本次PCB布局图



4.0_PCB样板生产
PCB文件画好后,下一步就是找厂家生产,获得成品。
4.1_生成Gerber文件,BOM表,坐标文件
虽然说直接把PCB源文件提交给工厂,工厂也可以生产,但是使用Gerber文件能避免转换时因为你和厂家之间版本不兼容导致出错。按我的个人习惯,一般先全部导出Gerber文件后,再打包发给厂家。至于如何导出Gerber文件,不同软件操作不同,可以上网查找教程,本文不在此赘叙。

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表,对着物料清单表,能为后续元器件的统计,购买带来极大方便。在给JLC进行SMT贴片时,要去掉不贴的元件(不想贴装的SMT和通孔插件元件),把表格简化后,再提交给JLC。


同样,机器贴装时机器要知道元件的位置,也是需要导出坐标文件。

4.2_PCB下单,SMT下单
不同厂家下单PCB步骤不同,本人在JLC下的单。下单前请仔细查看制作工艺,以及厂家相关规定,订货合同,以避免因发生错误或者双方误解导致经济损失。
SMT和PCB差不多,也需要仔细阅读相关规定以及合同。不过SMT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元器件是有极性(分正负极)的。然后在下单时我看到这个界面:

因厂家封装库标准和我的封装库并不相同,由于标准差异导致电路板中所有的二极管正负极搞反,所有的MOS管扭转了90°。折腾了两天和厂家沟通,才调整到正确的极性。以后的话,,自己修改坐标文件吧。
(´・_・`)


4.3_收货焊接
等了近1个星期总算收到货惹,贴片已经机器贴装完成,剩下就是手工把插件焊上去,本人花了50min全部焊好,成品如下:


首次上电即运行正常。电压在5--12V内均可工作(灯亮度稍微变化),工作电流小于10mA。
下一步就提交给甲方(老师)审核。然后那个老师约了2天才成功约出来审核。直接通过。
=。=

5.0_批量生产&订货
如果仅仅是个人打几块板子来用,整个电路设计过程基本就到此结束了。但是我这边却还没完,因为要给大一焊接的。样板经过老师审核通过后,然后就是返单了,这时候生产数量不再是5个,而是250个(数量也是按照大一新生数量来定)。批量生产,我突然间从电路板设计师变成了采购商。此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成本因素了。
5.1_PCB下单,激光钢网下单
在2020/10/31我在阅读JLC的公告时突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JLC不支持批量订单的SMT贴装。简单来说就是,生产30个PCB(含30个),可以进行SMT贴装服务,而大于30个不贴。。艹!
然后紧急召集团队成员开会,请示甲方(老师),得到结果却很无语:【1】不能找JLC贴片。【2】也禁止找贴片工厂贴(要显得是我们学生手工焊接的)。【3】合格率要90%以上。
客观地说,大一新生总体平均焊接水平是非常低的(这里不否认有个别已经焊熟悉了,或者有灵性上手超级快的),大部分人连焊台烙铁都没见过,烙铁是啥都不知道,通孔插件能焊好就不错了,什tm要大一焊接SMT,里面还有SOT-23封装的MOS,最后的合格率要90%简直要命。甲方:我不管,谁叫你用SMT,这种事情你们自己解决,我只要结果,大不了你们自己手焊。(此处省略大量开会解决过程)
那能怎样?认命手工焊SMT呗。不过倒是可以开激光钢网来加快手工焊接速度。
【钢网】,名字上乍一听以为是一个铁(钢)丝网,实际上它是一个钢片,然后在钢片上打洞。洞的位置和SMT贴装位置是对齐的。所以钢网是一块上面按设计图打了洞的钢片。使用时,把钢片贴在PCB上,钢片上的洞都会刚好和PCB上的SMT焊盘对齐(锡膏钢网),然后在钢片上无脑糊锡膏,再一刀刮过去,锡膏会留在洞里,多余的被刮走,钢网一取走,PCB的SMT焊盘上都被均匀的上了一层薄薄的锡膏。
正常的钢网是一个面积非常大的钢片,周围有一个大铝框。由于我们是手动焊接,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如此大的钢网,下单时选择没有铝框的钢网,同时备注让钢片切小一点。
以下是下单界面

然后又花了一整天向甲方要资金。。QAQ
PS:听说JLC在2021年会开放小批量SMT订单。不过在当时就没法享受了=-=。
PS:团队中某人想到个歪点子,既然大于30个不贴,那我下9个订单,每个订单30个PCB不就行了?我只能说,他想得到,我比他早就想得到,厂家比他更早想到。厂家都写在下单要求里了:“八:同一款板(特价范围内的)有意分多次拆单下单,嘉立创有权不接受订单或退单处理!”
5.2_元器件下单
借助BOM表罗列出要购买的元器件,再进行货比三家,最终制成了下图这个表。元器件购买时,不仅仅要注意它的价格,电气参数一点都不能忽视,决不允许为了便宜而购买电气参数不合格的器件。在电气参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再去购买便宜的。
其中大部分元器件都在立创商城购买,主要还是看重立创商城的商品质量高,元器件各个参数标注清晰,起码比某宝一些商家强,元器件参数标注不全。缺点就是运费太贵,不适宜小量购买。这次大批量购买这点运费可以不用太在意。
元器件购买时要留出余量,不能全部恰恰好。因为焊接中途肯定有部分损耗的(比如掉地上找不见、焊废了的)。一般按照购买量多出一定的百分比,虽然这次我把每个东西都买多一点,但是大一实际焊接时的损耗,也真的非常多,已经超出购买时的余量。


还有注意的一点是,在tb购买时,一定要问清楚商家元器件参数,最好全部问全,一个都不能少。比如电容,某些商家只标容量和封装,不标注耐压和误差。等买来了才发现电容耐压根本不够(已被坑过)。或者说电容应该买个C0G或者X7R的,结果人家给你发了个Y5V……
比如此次就遇到一个商家,发过来的电容尺寸不对,导致我还得跟他协商换货。自己还得掏近50元的运费。以后,一定要沟通清楚才买!QAQ

5.3_收货
发货时间刚好撞上双十一,快递啥的都比平时慢了许多,,大把东西无端端停留了24小时后才继续动。。下面就是收到的货的图片。





第一次这样大批量买电子元器件也是挺激动的qwq。

6.0_焊接
材料全部到了就是焊接了。为了降低大一的负担(提高合格率),我们自己只能先焊好SMT。
6.1_SMT焊接——回流焊
如果说单个SMT焊接就没啥好说的了,都是那样的步骤。只是目前需要大批量焊接,单个贴片来焊显得效率低下,所以我想了一个新的方式来焊——回流焊。
灵感取之于机器贴片的过程。首先用钢网盖在PCB上,刷一遍锡膏,取走钢网后,每个焊盘上都有了均匀且量都一定的锡膏,不多不少。然后再手动把SMT贴片贴到对应位置。因为锡膏会自动粘住SMT,不用怕SMT跑掉(别被异物擦或者大风吹走就好),只要大概摆对位置,不要偏差太离谱,SMT就自动贴好了。贴好后就整个板子上热风枪焊接,机器生产是整个PCB进入炉中加热的,手工没这个条件只能热风枪了。热风枪的风不宜过大,以避免把SMT吹跑。吹一会后,锡膏熔化,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SMT就自动对齐贴好。其贴片效果不亚于机器。在加热时能尽量保证两个焊盘同时熔化就好,0805贴片还算比较大的,不容易产生立碑现象。而且是人工进行,拿个镊子可以随时修正。
6.2_SMT焊接——人肉流水线
即使是这样,其焊接速度提升也不大。以我的速度,大概半小时一个板子。由于货全部到齐时已经很晚,距离大一焊接日期不足5天。在这点时间里焊接100个板子(我负责的部分)还是有点呛。但是这次参与焊接的同学不仅仅是我一人,我可以模仿工厂生产过程,组成人肉流水线。
SMT焊接过程:上锡膏→贴SMT→加热焊接,三步。其中贴SMT过程,就是手工拿个镊子,把一个个元件摆到PCB上。电路中不同类型的元件很多。如果让一个人全部贴完一个板子,在找元件、分辨元件上,就会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错。这一部分完全可以分开成不同的同学完成。比如A同学,只负责贴10k电阻,贴完后就把PCB给B同学,B同学只负责贴47k电阻,C同学只负责贴100k电阻……。这样一来,贴片过程分工化,其出错率也大大减少。
期间总计进行了3次这样的人工流水线焊接,在短短的时间内,肝了80个板子,最快时,3个小时焊完25个板子,不到10秒一个SMT元件(平均一个焊点小于5秒)。而且每个板子的合格率也非常高,起码在我负责的这批中,我合格率是最高的hhh。
至于为什么最后只焊了80个,还是和人员调动有关。很多人只干了一次就不干了(我承认贴SMT过程真的很伤眼睛),每次组织时都几乎完全换了一批人,所以都是先培训后焊接。所以最后肝了80个也挺不容易的。也证明这种人肉流水线是可行的。


PS:我主要是负责刷锡膏的部分,锡膏是含铅的,想想一堆铅粉弄在手上,感觉自己都吸收了不少重金属。QAQ
PS:虽然这种做法效率很高,但是挺折磨人的,以后这种工作还是让给机器干吧。
PS:期待2021时JLC早点开放批量订单的SMT服务,艹。
6.3_焊接培训
这篇主要是叙事了。
培训一帮连焊台都没见过的大一新生挺不容易的,还是感谢培训过程研究院的其他同学&学长的帮助。万分感谢!
培训时废了许多口舌去讲如何焊接,后来发现其实讲了也没用,还是不会的。不如把讲的时间让他们去摸索下烙铁怎么使用更强。。
很惊奇的是,我既然没有接到一个新生是焊反正负极的,特别是电解电容。没有一个焊反正负极(但是有把电解电容焊接到供电接口上。。),可能“电解电容接反正负极通电会爆炸”这话,吓得他们都不敢焊反了hhh。
烙铁温度也是很头疼,温度设置在300℃--350℃就足够焊接了。但是有很多烙铁已经严重氧化,或者显示误差啥的,得开到400℃才够熔焊锡。结果后来很多大一去用我的烙铁补焊时,开到400℃甚至450℃。看着我自己平时经常用的烙铁被糟蹋成那样欲哭无泪。。
烙铁温度过高也伴随着掉阻焊掉焊盘等等。我发现很多大一焊接出来的PCB,原本是黑色的阻焊,竟然露出铜的颜色。后来确实发现,过高温的烙铁一刮,就把黑色的阻焊给弄走了(不知道绿油阻焊有没有这种情况)。另一个就是掉焊盘,高温一直加热焊盘,把焊盘焊掉导致板子报废的很多。也有是锡未完全熔化,就大力出奇迹强行拔下元器件,把焊盘扯掉,也有把整条铜皮导线扯走的。
顺带一提还是有很多大一在剪元件引脚的操作非常不规范,和我没有讲有关。引脚直接朝着天,一剪引脚直接飞出去,飞到眼睛里就……。
冬天干燥,衣服很容易产生静电的。刚好板子在焊了贴片没焊插件的情况下,MOS管的栅级是悬空的。非常怕ESD。可能某些学生就带电触碰板子,直接导致全板MOS报废。(设计电路时没考虑到给MOS做保护……)

7.0_售后(误)
这些电路并不是出售商品,准确来说不算是售后。但是大一焊接了之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总得修的。毕竟还是要交差的嘛(修好也能满足大一新生的成就感)。
7.1_短路故障
见得比较多的是LED短路,准确来说是LED被短接。大一新生焊接时有些下锡过多,导致两个焊盘之间搭桥了,大部分都是LED两个引脚之间,导致LED被短接不发光。另一种是剪元件引脚时候,剪法不正确,把LED两个引脚强行接触在一起。最后一种比较少见,主要是烙铁温度过高或者其它原因,导致LED损坏,内部短路。
因为电路板中的LED都是2盏串联的。同一串内,一盏不亮另外一盏却亮了,可以马上断定是发生短路故障。
还有一种短路并不是发生在LED,而是发生在贴片上。由于我只焊接了80,有20个倒霉的需要手动焊接SMT。他们焊接SMT中,部分人下锡过多,在贴片元件下方发生短路。有导致LED限流电阻被短路,导致LED亮瞎眼。也有退耦电容被短路(直接短路VCC和GND),直接全板不亮,大幅增加排查难度。后来我是通过强制通电,让5A的短路电流进入板子,通过发热寻找到短路点的。

7.2_断路故障
与短路故障排除相反,串联电路中一旦一个元件发生断路,全部都不工作,大幅增加排查难度。断路故障发生的概率远大于短路。
最常见的是两盏LED不亮,一般都是串联的两盏。只能通过外部给电的方式,分辨出故障的LED和正常的LED。LED断路大部分都是烙铁温度过高和长时间加热LED导致的,LED焊接需要快速,大一新生往往不熟练,反复加热,最终导致LED断路损坏。
大部分是LED断路可以通过换灯解决,不过有小部分断路发生在限流电阻上。概率很小,只见过两个。其中有一个是剪元件引脚时,把贴片电阻给剪了一半(牛啤……)。
另一种情况是大量LED不亮,往往4盏整组不亮。这种情况基本可以直接找MOS,因为MOS一次性控制4盏灯。同时烧毁2盏而且还是同一组内的概率较小。大部分是我们焊接SMT时,源极虚焊,补焊即可。少数是栅极虚焊。
还有一种是掉焊盘,扯出整条导线导致的断路,这种要么看情况飞线,要么就没得救。比如我遇到一个因为把关键位置的焊盘弄掉了,导致整条VCC主供电断掉的情况,大片灯无法获得供电。


7.3_IC故障
大部分大一焊接最大的问题是虚焊。为了让大一好上手,避免烫坏LED,我培训焊接时都是要求他们先焊IC座(也不直接焊接IC,免得烫坏,IC座不怕烫坏),所以IC座虚焊是普遍现象。很多都是下锡过少,只是粘了一点点,部分甚至都没有焊接。在插上IC后,IC因为部分引脚没有接好导致故障。
普遍的是,流水效果不正常,大部分是闪烁过快。主要问题出在NE555时钟上。由于虚焊,导致时钟并不是40Hz,而且上到了10kHz甚至100kHz以上。在高频时钟下,流水效果被加速N倍,但是CD4060里面最高有14分频的,14分频端经过肉眼还是能看出正在闪烁。一眼就能看出时钟频率过高。大部分可以通过加锡补焊即可修复。小部分是SMT没焊好,其中有NE555用于RC振荡的电容。电容虚焊相当于没了个电容,振荡频率直接飙升。
当然,IC有一个脚没插,大力出奇迹,插错IC、插反IC,然后直接通电导致IC损坏的也占到一定比例。这种基本可以换IC解决。

7.4_其它故障
见得较多的是,灯全部亮,但是没有流水效果的。经过示波器测试波形可以排除IC故障后,只能怀疑是ESD导致。因为静电原因导致MOS管全部击穿损坏,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全部换MOS解决。
另一种就是JLC厂家生产时的小概率不合格品。比如我遇到一个倒霉的,他的PCB有一个孔没有钻透,这种只能说在板子生产的钻孔环节出问题。
也有一种可能是铜皮似通非通,藕断丝连,这种板子有时正常,有时又不正常那种,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这种情况很无奈,不过大一既然焊了,也允许他通过此次培训。


教训
接手这个任务后,从2020/10/17到2020/11/28,我相继当了 工程师→采购商→培训项目总负责→维修师。期间经历了太多心理压力和苦。不过这些并不是主要的,毕竟也没人愿意看是吧。这里的话把期间总结的一些教训说一说,希望读过此篇文章的可以避免踩坑。
· 接手项目前,请确保完全知晓整个项目或者大体过程,不要为了好心为了帮人就随手接了,以避免后期产生纠纷。
· 尽量完全知晓甲方的意图、要求,以避免后期才知道也有这个要求而被迫改设计或者将就。
· JLC目前不支持批量订单进行SMT焊接(至少目前2020年是),这些信息应在设计时就得知晓。(据说2021年可以,未证)
· JLC的SMT焊接参照的封装库,不一定和本人电脑上的封装库对应,有可能导致大批贴错、贴反。下单前请注意。
· 元器件购买时,请尽量确定全部参数,不确定要问客服,特别是tb。比如电容参数标注不全,铝电解尺寸随机发。(已被坑两次)
· 立创商城里的无货元件就不要买了,不仅要等到货,而且起订量至少得一大批(比如某电容必须2000个起),个人DIY小量购买需注意,企业大批量购买请忽略。

结语
这次经历虽然困难重重,经历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最终也任务也完成了。其中也收获了不小。比如第一次使用JLC的SMT贴片服务,第一次下激光钢网,第一次用立创商城,体验了一回采购商的感觉。这些是平时个人DIY打样板订单所不会使用、体验到的。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次使用JLC此类服务就可以避免踩坑了。而且这些也是大学生活中宝贵的经历,这是别人所体会不到的。
再此感谢期间帮助我的人,也庆祝中北大学80周年校庆,希望学校以后越办越好!
本文为 中北大学_仪器与电子学院_创新精英研究院 成员,个人撰写,非学校官方。真实姓名暂匿。
2020/12/5


声明:本人并非刻意为JLC打广告,JLC也无要求本人推广。文中出现JLC为文章结构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