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水月古寺的景致为何意境如此深远?
水月古寺又名水月庵,据清光绪《金华县志》记载,水月庵,在县城东南郊的东阳江之流东湖旁。距县城三十五里,碧漪围环,形如圆月,故名。宋绍定间,高僧演慧禅师始建水月。元末兵毁过。大清道光二十一年住持僧道靄重建。
金华市水月古寺
水月庵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距今已近千年,历史记载的水月庵规模宏伟、环境幽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构成了别致的景观,孕育了水月庵的“八景”:古殿灯辉、崇楼钟韵、龙潭印月、马鬣蒸云、江河客帆、东湖渔唱、苔蹊睡鹤和竹坞栖鸾。
风景宜人
可以想象,那时的水月禅寺亭台楼阁、回廊曲槛、池石泉竹、花木掩映、竹丰松茂,宏伟的殿宇内有辉煌的灯火,清澈的湖水中有明月的倒影,长满香草的滩涂上有睡鹤,翠竹林中栖息着鸾鸟……这“八景”动静相宜,各有千秋,或蔚为壮观,或意境深远,或饶有生趣。
水月古寺历史
过去,水月庵是众多文人墨客休憩游览、赏景散心的一处胜地,曾有不少文人雅士到此吟咏,留下了许多关于水月庵的诗赋、词作。如郡人、知府盛周诗:“光发千峰霁,声涵万壑秋。坐来无一事,悟人虎溪头。”又如陆振渊诗:“烟水弥漫际,玲珑构一庵。浪高翻鹤渚,月转映龙潭。幡每空中舞,禅宜象外参。悬知名利客,净土未曾探。”清代曹庭栋也有诗云:“水月荡中水月庵,如萍一叶碧波涵。月光照水水印月,寄语老僧仔细参。”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水月庵的一景一物仿佛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