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项技术,被中国列入“限制出口名单”,美国3次求购被拒

2021-04-06 12:38 作者:水镜晓先生  | 我要投稿


图为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

在大众观念中,高端机床似乎只有发达国家能研制,别的国家有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得到,但事实上,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的研制技术仅中国一国掌握,为此这项技术还被国内列入了“限制出口名单”,美国曾3次求购均被霸气拒绝,对此有网友评论,该技术的重要性莫非不输光刻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3D打印这种新型打印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自此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根据计算机图形数据生成各种形状的零件,可以说3D打印技术极大程度的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还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图为3D打印产品

但想要把3D打印技术应用在金属材料上,一些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打印出来的金属部件往往存在裂纹、缩孔等缺陷,使得该项技术一度无法被用在高性能关键件的制造上面,直到微铸锻铣制造技术的出现,得到了12级超细晶粒,即晶体尺寸达到12级的材料,具备了更好的抗疲劳性、焊接性以及低温韧性等特点,才真正弥补了以往3D打印技术的这些不足,也终结了西方世界引领的铸锻焊锡分离的历史,而实现这个壮举的便是华中科大张海鸥夫妇研制出的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

图为航空发动机

凭借着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国内成功打印出了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的高温机匣、铝合金机匣、钛合金叶轮等一系列的高端装备,提升了各个领域对国产数控复合制造装备,乃至整个国产行业的信心,同时也为国内自主研制大型飞机发动机创造了可能,有望助力航空制造业成功走出心脏病的困境。

图为光刻机

但同时想要研制出这种高端机床,也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装备、工艺、原材料以及操作和环境诸多细节都需要把控,使用一架机床在复杂曲面构建上同时进行打印增材、等材变形与铣削减材的核心难题更是极难攻克,即便成功研制,想要将其应用在飞机装备这种精密的复合材料成型上也是难上加难,气密、精确度等问题都势必要克服,成品率和周期等瓶颈问题也是机床参与这些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阻碍,因为这重重限制,到目前为止,成功研制出这种机床,并将其实际运用在制造业中的,只有中国,一些国家也试图寻求合作,但始终未果。

总而言之,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绝无仅有的地位,可以说已经和光刻机不相上下,而一项核心技术在手,就掌握了该领域的主动地位,是否与他国合作也无需他人置喙,国内能得到这样的进展实在是可喜可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个领域的进展也将接踵而至,届时将彻底解决被外国卡脖子的困境。

这项技术,被中国列入“限制出口名单”,美国3次求购被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