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隼和军师都以为没有射中李长歌?李长歌拔剑有多痛?
长歌行细节做得真的太好了,我心疼长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看到了一个大佬发的文章,由衷地佩服。转载自微博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22930607734793?_wb_client_=1
昨夜看长歌行哭的稀里哗啦,李长歌太绝了,热巴的这段表演太绝了!
擦干鼻涕眼泪我就开始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隼和军师都以为没有射中李长歌?为什么上一次拔箭没有晕而这次会痛到昏古七,李长歌拔箭到底有多痛?

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先夸一波《长歌行》剧组,道具细节爆攒,而且处处配合剧情环环相扣。因为这段戏涉及到弓箭知识,所以先简单介绍一下。(以我浅薄有限的知识粗浅介绍,错误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1. 长歌和守城士兵使用的是单体长弓,特点是制作工期短、坚实耐用,弓身稳定射击精准度高,穿透力大,但连发速度慢不够灵活,无法搭配骑兵。《唐六典》记载:“长弓以桑柘 步兵用之”,长弓是唐初步兵的主力弓形并在唐军中大量装备,我们看到剧中上弦后的弓体已经与长歌大半个身高等长。(以上几点从大量隋唐时期壁画中都可以印证)。

2. 隼使用的是筋角复合弓,主材料是木材、牛角和动物筋腱,用熬制的鱼胶粘合并以生丝缠绕加固,可想而知筋角弓强度有多大,其形制短小紧凑,连续射击速度快,非常适合骑兵在马上骑射使用,缺点是造价高,需要的力量更大,射击技术难度大,但对于游牧骑兵来说是伴随一生的必备武器。

3. 长歌使用的箭(如果我没看错)大致属于破甲箭,箭头细长,射程远且穿透力强,中远距离也可穿皮破甲对马匹也可造成伤害,缺点是杀伤力小,伤害轻。

4. 隼是用的是三棱箭,箭头三棱状带有倒刺和血槽,破甲和杀伤力都强,人被射中短时间就会丧失战斗力,缺点是工艺复杂造价高(特勤应该用得起)。

对比在玄武门外捡到的箭,普通的锥形箭头,各方面性能都不如上述两种箭头,配发非战斗部队日常戍卫。锥形箭+长弓、破甲箭+长弓、三棱箭+筋角弓这三种组合你可以把它们对照理解成手枪、步枪、冲锋枪的区别,在剧中配合使用的场景是日常戍卫、守城、攻城。看出《长歌行》的细致安排了吗?

第一问:为什么隼和军师都以为没有射中李长歌?
答:因为被三棱箭+筋角弓这种组合射中,短时间就会失去战斗力,力量大,有血槽放血,有倒刺不易取出。所以当时长歌就快昏迷了,更别说她忍着剧痛拔箭之后站起来。换成是谁在远距离都会怀疑是否真的射中。
第二问:为什么上一次拔箭没有晕而这次会痛到昏厥,李长歌拔箭到底有多痛?
答:非常痛!第一次被射中后落水,由于近距离射发又中箭落水,箭头贯穿肌肉且箭头折断,直接拔就好了。这次远距离且倒刺,箭体没有贯穿,箭头留在体内。倒刺勾在肉里往外拔,可想而知一定是扯下皮肉或者因为铠甲阻隔箭头留在肌肉里.....说不下去了你们自己想象吧,我肩膀疼!
wb:起什么名啊起名
看完分析以后我更加心疼长歌了,长歌行真的值得,那样的一个好剧不应该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