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钱王 胡月耕与钱王传说
本色钱王 胡月耕与钱王传说
本色钱王钱王采访,探非遗传承之匠心,访钱王千古之遗风。

人物介绍:胡月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钱王传说》领军人物,浙江省第五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C级人才、杭州市高层次人才。曾任临安县文化馆馆长、临安市文联主席等职。从1965年起,发表、改编、上演文艺作品280余万字。组织编撰钱王传说专著及钱王文化有关书籍200余万字。《钱王传说》书籍获浙江省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
穷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

胡月耕先生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经历过最穷苦的日子。他63年参加高考,并考取了杭州大学(浙大前身)历史系,无奈当时家境困难,母亲生病,兼之弟妹尚小,父亲一人难以为继,他选择弃学养家。困顿不足以将人心击垮,诗书反而给予他磅礴的精神伟力。由于自小喜欢文化课,又常受祖辈思想熏陶,他决心为家乡传统文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自走上文艺创作之路始,他从未停止过学习,更从未停止过对优秀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囊萤映雪、好学不倦不仅丰富了他作品中的精神底蕴,更赋予他敏锐的意识与长远的眼光,使钱王传说的挖掘采编工作得以引起重视并顺利开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
近60年来,胡老发表演出或专著的戏剧曲艺、散文故事、民间文学等约有300多万字,对文化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可谓殚精竭虑。然而人生易老天难老,于胡老而言,人的生命长度或许是有限的,但生命密度却是无限的。

尽管已至耄耋之年,他仍未停下创作的脚步,只盼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做出尽可能多的对历史、对人民有益的事来,将人的生命价值发挥到极致。作为一位老党员,他始终将党的宗旨、党的核心、党为人民所作的一切铭刻在心,吃水不忘挖井人,将朴素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上,正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佳诠释,为传说发掘做力所能及的事,为钱王文化再贡献一份力。党是一切的源,书是泉中的水,纵晚霞漫天,仍永不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