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资本帝国
海底捞系又出一个千亿公司,起底张勇的资本帝国
张勇成为第一个拥有两家千亿市值公司的餐饮企业家。除了站上2000亿港元高位的海底捞,现在又有了市值破千亿的颐海国际。
*颐海国际的翻盘
颐海国际前身为海底捞的底料供应公司,2013年注册成立,2016年上市,2020年破千亿大关,已成为“海天”之下的中国第二大复合调味料生产商。
千亿的颐海,并不是一开始就受资本待见,上市初期股价只有3元左右(高峰107元)。在很长一段时间,颐海国际都被视为海底捞的跑腿小弟,而关联交易超过50%,被称作是海底捞的利润调节器,这也让资本市场警惕。
但最终颐海国际不断增加的营收以及不断和海底捞下降的关联交易,让人看到了它自身的价值。就商业模式而言,颐海国际也更获得资本市场认可:复合调料生产商属于食品企业,2B、2C都可以,只需要建工厂、发展营销商、开渠道铺货物就行,食品企业在租金人力、管理运营、加工生产等成本上天然低于餐企,并且食品盘本身就大于餐饮盘,也更容易触达到用户。
目前,海底捞净利润率不足10%,颐海国际2019年的净利润率还保持在16.77%的高位。
*捞系帝国:7大板块与2个重点
在过去数年间,张勇将围绕着海底捞餐饮经营的相关职能部门,拆分出7大板块(加上海底捞其实是8个)每个板块下面又有无数个小的关联公司:
颐海国际:复合调料生产商
蜀海:食材供应链
微海咨询:人力资源、运营咨询
海海科技:游戏运营、营销服务
蜀韵东方:门店装修
红火台:软件管理系统
海鸿达:外卖
其中,颐海和蜀海是最为重要的2个板块。目前蜀海已经服务过超1000个品牌;在全国拥有22个冷链及仓配中心,单个服务半径可达300公里;拥有米面粮油、蔬果生鲜等十大类餐饮相关商品供应,SKU超过5000。
整个体系有着错综复杂的资本关系,但不变的主线是捞系公司的控股权仍牢牢掌握在张勇及海底捞主要创始股东手里。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张勇夫妇的个人资产已高达2000亿。
除了这七大板块,海底捞帝国里还存在一种内部人做的外部公司,例如优鼎优。天眼查数据显示,张勇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公司已有47家之多,千言万语一句话,公司再多都是张勇和他的朋友们的。
*海底捞的未来,做生态型“加工厂”
尽管7月初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上市以来第一次录得亏损,但资本市场表现得很平静。因为海底捞已不单纯是一家餐饮企业,而是餐饮业加制造业,完备的供应链条让它具备孵化餐饮新品牌、新品类所需要的几乎一切基础设施。广泛的布局也能让它更容易抵御风险。
海底捞在2019年明显加快了新品牌建设,一边收购了多个品牌,一边内部孵化了近10个快餐,海底捞期望在火锅市场之外,寻求更大的规模,让海底捞的势能和供应链更上一层楼。经历了品类扩张、差异化经营扩张的海底捞,正在由品牌扩张时代过渡到模型扩张、供应扩张。这样全副武装,来迎接未来的行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