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迷思

前几天有个学弟请教我,他认为动漫里充斥着黄暴,他无法接受喜欢这些东西都人,也不知道怎么和喜欢动漫的人交往。
首先明确一点,动漫是不是充满了黄暴?没错,这无法否认。2004年《纽约时报》就发文称,动漫就是暴力色情的集合,而那些喜欢看的人,就是一些崇尚黄暴的身体是大人的,内心却是孩子的怪胎。但是看一看,冲进教堂屠杀的白人主义者和刚刚被判死刑的赵某某,这些真正崇尚黄暴的人,他们和动画有联系吗?没有任何联系。日本犯罪心理学自宫崎勤事件后研究了二十年,也没推导出动漫和罪犯有关系。人们对动漫的误解,其实是对黄暴的误解。色是生理本能,是人类作为生物想将遗传物质传导的六大生命本能之一,而暴力则是武力手段获取领地配偶资源。这是生物的基本本能,不需大惊小怪。但是要承认,人类区别于动物,就是我们会用理性掩盖动物性。
而我们的动漫,恰恰就是直面人类的动物本能。所以喜欢看动漫的,或多或少的确有些性格问题。他们喜欢这种耿直的生物本能,就是因为他们对人际交往的不擅长,不擅长其他人所会的,见人说人话,察言观色,点到为止。所以他们说话常常莫名其妙的得罪人,得罪完后,又让他们更加害怕与人交往,更加逃避现实生活,从而走进了更深的动漫圈子。
前几天蔡徐坤事件,我在那个时候就在b站刊文,呼吁找回看动漫的羞耻感。当时引发了讨论。有支持者,现在看动漫和不看的摩擦显著增多,作为亚文化,作为黑暗角落里的文化,应该回归黑暗而不是暴露在灯光下。也有人反对,认为动漫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是正确的道路,抛弃那些黄暴,给动漫正名。
就事论事,我无法说谁对谁错。的的确确,我们看动漫的人现在形象不好,对其去其糟粕可以正名。但反过来想,与其说动漫使人名声不好,不如说是本来就不善言辞的社会败犬,他们选择了动漫,动漫是他们的避风港。强迫动漫从亚文化变为主流文化,不是再给这些人正名而是在毁了他们在社会上为数不多的栖息地。
所以最后,我给这位学弟的解答是,动漫的确有不好的东西,很介意的话就告诉他让他收敛一点。但是本着求同存异,自己也可以对动漫人大方一些,因为他们不是坏人,只不过是不懂得如何在这个社会上交往生存。回到我这里,我也反思,自己这些年受到资本影响,也过多的暴露自己,是否给别人造成了麻烦。或许应该和以前一样,把喜欢动漫当成一个秘密,而不是特点。我们看似大大咧咧,其实比任何人都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