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须知 | 电影和电视剧的剪辑手法差别
更多影视后期学习资料 发送 “学习” 获取
电影电视的后期剪辑是影视片制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影片的技术性制作,也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同导演的分镜头和摄影师的拍摄创作一样重要,在后期制作中要重视影视片视觉蒙太奇形象的定型工作,这是首要的任务,也就是剪辑工作。
我从事电影剪辑工作50多年,共剪辑各种各样的影片100余部。近十几年来又参加了电视剧及专题片的剪辑或剪辑指导工作。通过电影、电视的剪辑实践,使我初步了解到电影、电视剪辑的某些异同。电影、电视艺术的差异决定了电影、电视剪辑的差别,电影剪辑和电视剪辑具有各自的特点。
1.艺术差别
形象
电影胶片剪辑是形象的“直观剪辑”,看得见,摸得着。人物动作,景物动作,镜头动作一目了然,操作便利,处理问题科学。
电视磁带剪辑是视象的“感观剪辑”,人物动作,景物动作,镜头动作只能看到一场画面,摸不着,难度大,技巧性很强,全凭剪辑者的艺术感觉。
声音
电影声音剪辑是声像的“直感剪辑”,摸得着,精确度高,多声道混合录音科学,听觉形象完美。
电视声音剪辑是声音的“感受剪辑”,摸不着,看不见,凭剪辑人员对声音的直接感受,声画合成较为简单,听觉形象较差。
画面
电影画面附加技巧和字幕制作局限性大,不科学,若需要做谈入、族出、化、叠印、定格等光非技巧时,需要特技加工,洗印加工,制作极为复杂困难,而且还难以保证技术质量。
电视画面附加技巧和字幕制作简便科学,质量高,可将各种技巧储存在电脑之中,通过特技机器来完成,并且能立即看到实效,既节省时间又保证质量。电视特技机能将镜头进行加快成减慢的剪辑,还可以对镜头运动进行推变拉、拉变推,左摇变右播,右摇变左播及重新构图等变格剪辑。
录音
电影前期录音的剪辑严谨、精细,由于受胶片的限制,不可能将一首歌、一个舞蹈,一段戏曲从头到尾拍完,而是在一条录音带上分镜头,这样划分镜头必须按照分镜头剧本镜头编号分切,并做好标记。以单个镜头的拍摄方法,全方位地体现。同时,要求演员的表演、动作、情绪到位,因此,出来的效果准确、流畅、声画和谐统一,但制作较为繁杂。
电视前期录音的剪辑由于不受磁带的限制,对一首歌、一个舞蹈、一段戏曲可以从头至尾录下来,再插接各种不同景别镜头,制作简单,但不够严谨.一个长镜头几台摄像机同时拍摄(不是360”度)达不到全方位的效果。
同时,拍摄者往往图简便、省时、省力、见效快,对细节的处理不够精细(口型不准、动作不接、情绪不连贯)给后期的剪辑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但电视的前期录音如果按照科学的方法,按照前期录音的规律进行拍摄,那它要比电影的前期录音更科学。因此,电影、电视前期录音与剪辑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
2.技法差别
电影电视由于化学感光成像与电子扫描成像的区别,再加上银屏感的大小不同,就产生了镜头使用长短的差别。
电影需长,电视则短
比如:月亮空镜头的运用(固定拍摄),在电影剪辑时4秒(5英尺)银幕效果恰到好处,而电视同样用4秒,在屏幕上就感到太长,原因就是荧屏。大小规格不一样,电影银幕大,必须留给观众一定的时间来审视镜头内的景物,时间一短,观众未看完镜头就换了,必然会产生画面跳的感觉。而电视屏幕小,一一个固定性镜头,观众一目了然,只要让观众看清楚这是一个什么内容就可以了,如果像电影留用的时间,就会使观众感到镜头沉长,节奏极慢。
电影需短,电视则长
一个打雷或撞车的镜头,电影在剪辑时,只要一格白片,一格照片交替多次组接,在银幕上就产生闪电或撞车的逼真效果。因而,一个画面的形象在银幕上就能使人在视觉上有所感觉。这是因为银幕大,撞击力强,而电视想采用这种剪辑方法就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电视屏幕小,一帧画面在观众的视觉上产生不了很强的撞击力,只是有一种夹帧的感觉。
试举我在剪辑电视剧《诸葛亮》“打新野”一场战斗戏时的感受说明。这场戏是敌我双方的激战,在中景,近景中,马都在向前冲,可是到全景时,双方的马却原地不动了。
这种拍摄时所造成的失误,如果硬接的话,必然会因人马动作不连贯面失真,为了解决这一失真,我开始运用电影的方法,在马动与马不动这两个镜头之间,剪去全景马不动的部分,交替加接一锁两帧的黑白格,想造成双方冲上去急打的效果,结果一点感觉也没有,最后利用不同的火苗活动形象将不同象别,不同角度的火苗画面以四帧为一短镜头交替插接在两镜头之间,造成一种强烈的冲击力。结果预想的效果出来了。
同时,这组火苗动态的画面与这场戏的内容又极为吻合,既弥补了不真实的地方,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因此说,电影电视在运用镜头的长短时,要根据各自具有的特点,结合所要表现的内容,按照电影电视剪辑的规律进行有机的组接。
3.工艺差别
①电影制作工艺繁杂、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并不一定能保证所要求的质量。
电视工艺简化、科学、周期短、成本低,同时能保证一定的技术质量。
②电影胶片剪辑可由初剪、细剪、精剪到混合录音,还可以不按先后顺序先难后易,或先易后难进行剪辑,最后拼接起来成为整体。电影可以把所有的素材,依照分镜头剧本或场单,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连接起来,与导演反复看素材,共同研究剪辑方案。电影剪辑可随时修改和增强。
电视磁带剪辑则要求一次成功。画面可以修改,但长度不能增减,这就无疑增加了剪辑工作的难度。同时,电视素材多,又不是按照剪辑顺序排列在一起。导演和剪辑只能看到杂乱无章的素材堆积。因此,电视片的剪辑难度大于电影剪辑。
现在剪电视片有三种方法:
(1)一次剪完后再修改定稿。
(2)先剪一个初步样片,然后在样片上翻一版再剪,再拿原始素材一个个镜头按定稿片套。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但后一种费时、费钱、费力。
(3)脱编,它如同电影的套底一样,通过时间编码,将剪好的样片数码输入多机联动的自动编辑机的电脑中脱编而成。这种剪辑方法技术质量与艺术质量都有一定的保证。
以上所述都是电影电视在剪辑方面的差距。这个区别只是在片子的制作上各自具备的特征,各自所具有的优劣,但影视剪辑在体现片子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有其共性。
本文摘自《实用影视剪辑技巧》 版权归作者傅正义所有 ,分享仅供交流学习,若侵权益,私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