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3考研诉讼法全阶段学习规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益求精,学贵有恒!

2022-01-26 21:12 作者:华政韬奋考研  | 我要投稿
诉讼法专业的小伙伴们大家久等啦,陆续有几个专业推送了备考规划,诉讼法专业的学习计划终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啦~想了解其他专业的同学可以通过公众号回顾我们的往期内容。本篇文章学姐想和大家分享下诉讼法专业的学习方法、笔记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备考期间的注意事项,来看一下以下内容能否给大家带来帮助呢?

 复习规划概述 
听过晨钟暮鼓,才能震悟大千,心中有规划,方能安之若素,达心之向往。
22考研初试已经落下帷幕,新一届23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在决定要考华政并且确定专业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如何选择考研资料,各个阶段要使用什么资料、收到资料后要如何进行使用,不同阶段要如何进行复习、要怎么和手边的资料搭配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复习等等,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内容会更繁琐和复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备考过程中就至关重要啦!
在诉讼法的备考过程中,很多学弟学妹大概都会遇到诉讼法的内容好多啊,要全部都背吗,总是忘记怎么办呢等疑问。通过近期很多学弟学妹们的反馈,学姐总结了几个大家在备考中遇到最多的几个问题进行解答:首先,备考初期大家手边都会准备一本刑诉书,一本民诉书,从第一章开始仔细地阅读并且可能会认真的做笔记,但是这个过程似乎十分漫长,而且做完整个浩大的工程后收效甚微,会觉得浪费时间又似乎毫无收获。其次,因为前期自己手动做笔记,读教材耗费了很长的时间,民诉和刑诉的各种法律制度和审判程序背诵起来很容易混淆而且容易遗忘,看到周边同学一轮又一轮的复习进度后不免心生焦虑,踌躇不已。最后到达冲刺的关键阶段,感觉自己已经将所有内容背过很多遍了,但是拿起历年真题甚至是考前的模拟题时,看到题目后并不能做到对答案了然于胸,更甚然会因为紧张提笔忘字,毫无头绪。如果大家也担心会在备考中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想要更加高效、有条不紊地达成自己的目标的话,那么就留出几分钟来耐心读一下学姐对备考中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教材要如何得当运用的小建议啦。在这个浮躁与焦虑的时代,考研更重视细水长流般的努力与坚持,希望下面对资料运用的方法能给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总而言之,就华政考研全阶段来说,我们主要用到的基础资料包括专业课参考教材、复习笔记、精简笔记、冲刺笔记、真题集,提升资料比如法条分析手册、默写纸等之前也有学姐介绍过,下面都会提到。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虽然华政现在已经不指定参考书目了,但是本校的教材还是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相应的专业课笔记也是在每年官方公布的大纲内容与参考教材的结合之下进行地系统整理,将教材中重点的内容进行整合,两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大家初期的理解和后期的拓展。针对诉讼法,学姐推荐的是以下几本教材,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购买。
刑事诉讼法的教材直接使用叶青老师主编的这本《刑事诉讼法学》即可


民事诉讼法教材的选择,江伟老师的或者洪冬英老师的都可以,但是鉴于洪冬英老师是本校的老师,所以更为推荐,当然如果大家的时间充盈,也完全可以准备这两本在手边作为参考工具。不过,我们的复习笔记结合了这两本教材的内容,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如果手边仅有一本参考书,发现复习笔记中的某些知识点自己的参考教材中没有不要担心哦,因为可能在另一本参考书中。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前期通读教材,对知识有个整体地把握,然后配合复习笔记进行初步的背诵记忆,后期除了背诵笔记的内容,必要时还可以再重温理论性的知识点,为论述题的展开积累答题素材和思路。
 二、本固枝荣——复习笔记 
(一)特点 
复习笔记结合了老师上课期间所讲述的重点知识,以及老师相对来说比较偏好或者说侧重的知识点,因此本笔记是迎合了老师的出题风格来制作的,相对而言更加能够满足考生需求。第二,本笔记的结合了当下学术界探讨的比较多的热点问题来进行的编写,因为华政诉讼法学科考试向来偏爱考察热点问题。第三,结合当下刑事诉讼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修订,本笔记糅合了新法新规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对法规的解读,对笔记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本笔记在以往的体例结构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的项目,例如,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重点标注,以及设置了“记忆口诀”等,尽量最大化减轻考生的备考负担,为考生提供更多学习上的便利。
(二)使用场景
在学姐看来,复习笔记的内容详实,完全是像法律原则贯穿诉讼程序一般存在于备考全程的资料,但是随着我们记忆强度和精准度的加强,复习笔记具体在每个阶段的使用方法会略有不同,学姐将会在下面一一解答。
【基础学习阶段】
学者之患,在于好谈高妙,而自己脚跟却不点地。在这个阶段学姐建议要手里有专业课书本:一本民诉,一本刑诉,花一个月时间过一遍书本知识,这个阶段的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知识的结构体系。然后再花两个月将整本复习笔记背一遍,(这一阶段要一往无前的背,不要过于在乎是否记住了)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对复习笔记中的知识点进行一个熟悉。
1. 把握复习方向
在学习之前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历年诉讼法专业的真题题型,为之后复习的侧重做准备。诉讼法专业考察的题型就近几年的考试题型来看,总共有三大题,名词解释*6一题3分;简答题*4一题8分,论述题*4一题25分。
例一(以20年为例):1、名词解释(3分*6题)18分;2、简答题(8分*4题)32分;3、论述题(25分*4题)100分。
例二(以19年为例):1、名词解释(3分*6题)18分;2、简答题(8分*4题)32分;3、论述题(25分*4题)100分。
例三(以18年为例):1、名词解释(3分*6题)18分;2、简答题(8分*4题)32分;3、论述题(25分*3题)75分;4、案例分析(25分*1题)25分。
例四(以17年为例):1、名词解释(3分*6题)18分;2、简答题(8分*4题)32分;3、论述题(25分*3题)75分;4、案例分析(25分*1题)25分。
例五(以16年为例):1、名词解释(3分*6题)18分;2、简答题(8分*4题)32分;3、论述题(25分*3题)75分;4、案例分析(25分*1题)25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的题型略有变动,分为五种:名词解释*3 一题3分;简答题*3一题8分;法条分析题*1一题21分;论述题*3一题25分;案例分析题*1一题21分。
2022年还是延续21年的考察题型,没有大的变动。民诉法继续保持三道名词解释的题型和题量,刑诉考题中没有设置名词解释这一题型。简答题的题量为刑诉一道、民诉两道。论述题为刑诉一道、民诉两道。刑诉还考察了法条分析以及案例分析,从题目中也可以看出更多地出现了结合我国相关规定和实践的趋势,这点需要予以重视。
可以看出刑诉法恢复案例题的考察,而且新增了一道法条分析题,取消了名词解释,论述题也减为一题,民诉考察模式不变。复习笔记中已经在以往的体例结构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的项目,例如,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重点标注,以及设置了“记忆口诀”等,尽量最大化减轻考生的备考负担,为考生提供更多学习上的便利。
2. 注重知识运用
诉讼法作为一门程序法,在历年的考试题型中可以看出,诉讼法学习并不是简单地记忆,笼统地背诵,更在于构建属于这门学科特有的体系框架,进而在作答的时候游刃有余,因此同学们在一开始记忆的时候不要去抠字眼,逐字逐句一字不差的去背诵,而是要抓住关键词,构建体系,由点及面。从上述题型示范中我们可以看出,诉讼法的考试是刑诉和民诉各一半,之前是刑诉一题案例一题论述,民诉两题论述,前两年未考察案例题,刑诉也变为了两题论述,而2021年刑诉变为一题简答,一题论述、一题法条分析和一题案例分析。从题型里面可以看出,诉讼法得分的要点在论述题(后面的论述也均包括案例题)部分。但是论述题也不是单纯的论述,而是由名词解释和简答组合而成的。因此在看笔记的时候,名词解释必背,特征基本上重要的也要背下来,如果觉得要点太多,可以根据其中的关键字词记忆。新增的法条分析题目也不用过度惊慌,从21年的真题看来,会着重考察新增和变动的考察,所以23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着重复习刑诉法变动的内容并结合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进行分析即可。
【巩固提升阶段】
这一阶段,复习笔记应该成为同学们背诵的主要教材。可以再花一到两个月时间背一遍复习笔记,这一阶段的要求是对于每个知识点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并且要适时的对自己进行检验)
1. 提纲挈领,有的放矢
考生在翻看笔记的时候要注意:形式上看,本次笔记用“★”为考生标注了许多知识点的重点提示,五颗星代表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最高。方框一般表示关键词,黑体字加粗,黑体字,画线句都是用来表示关键句,重要性程度依次降低。给考生的一点建议:首先对于单纯考研的同学来说,为了确保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并且时间相对而言比较充裕,可以搭配白皮书进行复习,那样能够确保复习更加呈体系化。对于打算考研和法考同时准备的同学来说,相对而言时间就不那么充裕的情况下,建议直接背复习笔记,因为我们在制作复习笔记的过程中是最大化的将所有可能的考点都纳入进去的,因此知识点是比较全面的,不会存在某个考点的空白。所以对于时间不够充裕的同学来说,可以放心使用本复习笔记。
因为经常会有同学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教材要不要通篇看,对知识点无法做出取舍,那么复习笔记中这些重难点的着重标记将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帮助,厘清重点,有的放矢。
2. 厚积薄发,日臻完善
在这个阶段除了背诵之外,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知识量的积累,同学们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整理和拓展了。学弟学妹们不能单纯地追求背诵记忆的遍数和速度,更要保证背诵的效率和应用到应试答题的过程中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每背诵完一章节或者一个大部分的内容之后,例如原则或者审判程序这种体系和连续性较强的内容,要在第二天试着回顾前一天的内容,并不需要一字一句的完全背诵出来,我们只要能够在脑海中回顾起整体的框架和关键词即可,这样便可以在答题的时候进行拓展。同时,在复习笔记中,每一节的最后都有【课后习题】及【归纳总结和思考】版块,可以结合【课后习题】作相关复习。每章节的开始都有该章的知识梳理思维导图和【考点摘要】,能够在明确复习重点的同时借之对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厚积而薄发,逐步提升自己的备考效果。
【冲刺强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冲刺笔记、真题集、案例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了,但并不意味复习笔记就可以束之高阁了。此时经过了前几轮的知识点反复记忆,同学们基本上在脑海中对背诵的每编、每章节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此时可以在体系框架上回顾复习笔记的详细内容,使自己的答案更加丰满。
 三、精简笔记——辅助记忆 
(一)特点
精简笔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特点:首先,在笔记内容和形式上力求精简。精简笔记修改追求“精简”二字,不仅在内容上增加了新法、新内容,删减了冗余的内容,使得其更加的简明扼要。形式上,还增加了总体的知识框架体系图,并且对以往表格中存在的瑕疵做到了更加的美化和调整。其次,精简笔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项目,例如:易错点提示、记忆口诀等,帮助考生对笔记的理解和运用更加透彻。最后,在精简笔记的修改过程中,增加了重点标示。本笔记的重点标示分为两个等级:一是字体加粗,表较重要;二是打星标,表非常重要。考生充分可以充分利用精简笔记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加强知识点的系统化程度,使得考生在使用笔记的过程中更加省时省力,让备考变得更轻松!
(二)使用场景
在复习笔记的记忆阶段,因为复习笔记的内容陈述性更强,内容更为详实,而后面巩固提升的时候精简笔记的体系框架,各种名词或相近概念的比较等内容都会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更加简洁,有利于在这个阶段对自己的复习成果进行简单地巩固和检验。
【巩固提升阶段】
在这一个阶段,精简笔记都能为背诵提供帮助。精简笔记将历年真题插入精简笔记的对应知识点,能在复习的时候快速联想记忆,熟悉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其次,像复习笔记一样,精简笔记也会将重点内容用星号标记出来,在背诵中需要多加注意。另外,很多同学可能会喜欢口诀记忆,精简笔记对可能考察的部分内容包含的口诀在对应知识点处进行标注,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项目,例如:易错点提示、记忆口诀等,帮助考生对笔记的理解和运用更加透彻便于同学们加强记忆。
【冲刺强化阶段】
这一阶段,同学们的背诵应该已经非常熟练,并且已经投入到例题训练当中了,但是直到上考场前一刻我们都应该不断重复复习,以免部分知识点遗漏。到了这一时期,同学们的背诵程度应该是对诉讼法学科框架了然于胸,看到关键词能够快速的联想知识点,同时最后一轮的冲刺背诵也没有留给我们很多时间反复复习,此时知识点框架逻辑的重要性就凸现了。由于精简笔记是在复习笔记的基础之上所作的进一步精简和浓缩,主要是依据华政历年 考研真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来编写的资料,总体上来说,如果完全掌握了精简笔记的知识点, 上岸华政是不在话下的。不过,精简笔记的内容相对于复习笔记而言,虽然更加简练,但是 这种简练不足以应付华政的研究生考试的。因此,建议考生在使用精简笔记的同时还要注意 复习笔记的运用。因为精简笔记之所以存在的最主要目的是帮助考生在复习笔记的基础上对 复习笔记的内容有一个更加体系化的认识,使考生形成知识点的记忆框架,反过来帮助考生 更好的理解记忆复习笔记的内容,可以说复习笔记和精简笔记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
 四、冲刺笔记——纲举目张 
(一)特点
较复习笔记更为简略,出版时间较晚,因此笔记中可能会出现复习笔记中没有的新内容。冲刺笔记体系完整、关联明确、重点突出、注意点鲜明并辅之要点解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思维导图、知识点汇编、历年真题解析、马工程以及热点问题解析,进一步帮助大家对知识点形成体系性理解,对真题能正确使用以实现其价值。热点问题解析是编者在总结当下专业时事热点问题,结合学者论文进行的解读,能够帮助考生在学习热点问题上节省更多的时间。并且内容相当详实,紧贴诉讼法考察热点,考生可放心使用。
(二)使用场景
冲刺笔记对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分别编制了整体的思维导图,然后每一章节都有更为细致的思维导图,其实思维导图大家自己编写更能够加强记忆,但是在冲刺阶段时间更为紧张,因此学姐就编制好放在冲刺笔记中,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经常对照着思维导图回忆知识点,这些都可以帮助大家思考问题时更有逻辑,考试答题时也不容易遗漏知识点。
关于知识点的汇编是本笔记最核心的部分,毕竟初试考试最根本的还是对教材知识点的考察,所以最后冲刺阶段仍然应当将大多数时间花在识记知识点部分,不能盲目的刷题。冲刺笔记的知识点汇编不是大段的摘抄教材原文,更多的采用框架图、表格的方式列示知识点,帮助大家体系化知识点,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冲刺笔记中新增了历年真题解析的内容,将历年真题以不同的题型为分类标准进行列示,方便大家了解哪些知识点习惯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哪些知识点经常以论述题或者辨析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以及哪些知识点的重复率较高,这样更加有利于考生掌握考试方向,而且可以结合学姐对真题的解析方式整理自己的答题思路,在考场上面对各种题型都可以游刃有余。
 五、真题集——模拟训练 
(一)特点
真题集是对近几年华政考研真题的汇编,除了题目以外还包括学长学姐们撰写的题目答案,可以帮助考生很快地把握历年知识点重点以及题型变化,与此同时,答案中还包括了一些学长学姐们的解题思路,同学们可以学习总结,学会主观题各个题型的答题方法。
(二)使用场景
一般考生会选择在冲刺阶段看历年真题,了解出题模式。第一次看发现很多知识点很陌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要看看真题后面的解答,学习答题思路和知识点,这也是备考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过在中期的巩固提升阶段就选择利用真题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也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诉讼法而言,历年真题要多做几遍,对于历年真题中有重复的知识点要“刻骨铭心”,因为它再次考的几率非常大。
真题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对于检验我们的答题速度、卷面的安排、时间的合理安排等方面也很重要。所以后面冲刺前期可以每周固定抽出上午或者下午的时间来模考,这样在检验背诵效果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卷面安排,不至于真正到达考场的时候时间紧张,储备的知识无法输出。
总而言之,从内容的精简程度来看,复习笔记>冲刺笔记>精简笔记,而真题集则是作为复习中的重要补充。这里列出来的是我主要使用的几本教材,除此之外之前的推文中也有提到过很多的提升资料,例如法综的法条分析手册和法综默写纸。法条分析题是法综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出题角度多样,但始终以法条解读为出发点,法条分析手册可以在备考中期用来复习各科目重点的法条并进行学理性解读,毕竟单靠自己复习并不能精准地掌握哪些内容需要我们重点把握,即便知道该法条要如何进行解读,但如何向出题老师想要答案靠近等问题并不清晰,借助法条分析手册可以使得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一解决。
而法综默写纸,可以辅助自己检验背诵法综知识点的效果,毕竟法综的内容很多。涉及科目也很多,逐字逐句的背诵十分困难,这个时候默写纸以挖空填词的形式检验相关知识点的关键词部分就可以缓解很大的记忆压力。
当然,辅助教材材料有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形式为何,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才是核心。总而言之,备考的路上并不是简单的拿起参考书就可以完美上岸,我们要学会运用手边的资料,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方法 
对于诉讼法以及法综各学科知识学习方面的问题,在之前的笔记方法传授专题中已经详细讲过,这里学姐就不再赘述了,错过的同学可以前往韬奋公众号往期文章进行阅读,不同的同学应该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里学姐想在这里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分享给大家,主要是一些在学习以外的备考问题,也是很多同学私信学姐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到各位~。
 一、计划切实可行并付诸实践 
对于考研而言,方法重要,毅力更重要。在考研路上很多前辈都讲过要劳逸结合,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自己的计划时要有弹性,留出自己休息和休闲的时间。我们不是上了弦的机器,只要有足够的动力来源支持便可以持久地运作,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身体的问题、心态的问题,能够做到的就是使用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率。
那么在备考的过程中无疑都会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英语复习计划、政治复习计划、我的专业课要背诵到哪里,今天的法综要看多少页的内容,这样详实的计划如果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肯定获益匪浅。但正如学姐之前讲到的,真正复习起来怎么可能完全毫无差错的进行呢,我们可能会生病,会因为周边小小的矛盾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这个时候一旦完不成当天的任务就可能会觉得要失败了。实则不然,所以学姐并不建议制定分秒确定的日计划,个人比较建议的是制定一个阶段性的计划,例如:
基础期: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读完两本专业课的教材,并且如果有能力的话简单的将每个章节总结出简练的框架图。
巩固期:初期已经完成了基础知识的浏览,对整本书的内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因为阅读的是教材,所以很多知识可以深入的理解。那么这个阶段我就给自己制定背诵的任务,例如:诉讼法专业民诉和刑诉一共53章,乍一听来十分繁杂,但是我们可以分开来制定计划,如果喜欢民刑对照记忆的话,便可以每天同时背诵某一部分,例如审判程序中的一审程序或者是同步进行证据和证明部分。如果担心混淆也可以两科分开单独记忆,民诉有八编,刑诉有五编,但每一编的章节数目差别很大,所以我们可以初步规划每一周要把一编背诵完即可,少的章节大概一天就可以结束,这样就可以记忆其他章节的内容,只要我们可以保障整体的背诵周期在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结束就可以。一般第一遍的时间是最长的,后面的复习进度就会很快,那接下来的背诵周期就可以缩短。
提升期:在该阶段,复习笔记已经是背诵完一遍甚至更多,因为在整个巩固期的阶段性目标中,我们有很大的调和空间,既能够保证周任务的完成,其次也很大概率会超额完成。因为将周任务融入到阶段性任务中,就能够达成。此时,可以利用精简笔记更加快速的进行知识点的再次记忆和回顾,精简笔记框架性、体系性更强。所以将复习笔记和精简笔记结合起来,在一个月甚至20天的时间将背诵内容反复记忆。
冲刺期:一般到了冲刺期,大家会收到冲刺笔记,更加精炼概括而且结合了热点和押题。此时背诵速度和效率会明显有质的提升。将冲刺笔记的思维导图和核心内容与复习笔记的详细概述结合起来,一周的时间基本可以将所有的内容复习一遍,即便冲刺期设定为一个月,我们也可以复习四轮,更何况冲刺笔记一般在10月发出,那么我们能够有效复习的时间就更长,至少可以达到6遍。
以上仅仅是学姐结合自己的备考经验提供的计划周期性制定的小技巧,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习轨道,其他人的经验只是我们用来借鉴而非盲从。我们在考研的路上要坚持多复习,车轮战,但是不盲从遍数。不要一听别人背了多少遍,自己还没有达到就恐慌不已。其实学姐在备考期间完全不记得自己背诵了几遍资料,只是一遍背完就进行后面的,熟悉了的就看一下简单翻过,疑难的部分就加强记忆。注意区分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结合真题总结答题技巧,考前多进行模拟演练,把握好时间,保证自己的卷面整洁,一切准备就绪后,那静候佳音就好啦!
 二、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年到考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都会有同学对自己的能力、复习程度和效果产生质疑,甚至因为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放弃,有的同学会在考场上放弃,有的同学可能踏足考场的勇气都没有了。面对这种情况,学姐真的会感到遗憾和痛惜。为了避免大家后面在做出如此决定,学姐就在这里碎碎念几句啦:
1.学者工夫,宁下而勿高,宁沉而勿浮。考研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周边的同学可以给我们压力进而转化为动力,但是绝不可以使之消磨我们的毅力。考研不是我们唯一的事情,它的确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我们会因为周边的质疑而放弃,会因为心态不稳定向亲近的人发脾气。但是这也确实是一段充实甚至幸福的日子,我们会有一起加油打气的备战研友,有老师、朋友和家人的关怀和鼓励。通过这段奋斗的历程,如今再回顾起来,留在脑海中的是日落时分笼罩大地的红霞,是晚上10点钟自习后轻抚过疲惫身躯的微风,抑或是图书馆中为避免叨扰休息的我们而压低的脚步声······这一帧帧留下来的便也只有感动与温暖。
2.行近而致远。很多同学应该都听过马峰老师的金句“你背不下来的书有人背得下来;你不想刷的题有人能刷完;而你想去的学校,也只能看着别人去上。”所以,即便面对厚厚的两本法综复习笔记再加上内容繁杂的专业课笔记和教科书,好像还没有开始就产生了退却之意,我们也要坚持每天在太阳升起之前就拿着资料站在窗前背诵,想放弃的时候就去跑跑步、和朋友聊聊天,就算今天只背几页书,也不能放弃。积少成多,水到渠成,毕竟我们也是很想亲自去华政读书的,可不是看着别人去上!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考研这条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自己,是心态,我们容易彷徨、焦虑、甚至暴躁与放弃。考研这场战争使我们的个人战、持久战、心理战,只要坚持了,参加了,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辜负自己的努力。有一句印象十分深刻的话想送给大家:我们现在的样子,是曾经的我们用时间亲手塑造的,而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样子,又取决于现在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自己的方式。所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去战斗吧,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坚持走自己的路,你会发现的人生,风景独好。
以上就是诉讼法部分的全部内容啦,之后还有其他专业的学长学姐会带来他们的分享,同学们记得守住我们的专栏哦~


【23考研诉讼法全阶段学习规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益求精,学贵有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