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第一炉香》

2022-01-26 21:07 作者:小蓝一茶  | 我要投稿

2021.10.25

       《第一炉香》二十二日上映,起初听说许鞍华开拍的消息自是抵触的,怕“毁了经典”。可再去想,《半生缘》的高度在那里,总不至于太差的。我与父亲说,骂归骂,看也总是要看的。他说挺好,我抽的出时间就行。

       周六放学,在十全街的自习室上完网课,骑公共单车向北。五卅路体育馆踢球的人不少,街边的路灯昏黄,馆内的大灯煞白,却是照得我觉得刺眼。

       在临顿路口还车,导航选了一条两人宽的小巷,路灯也无一盏。影院难找,在一老旧商场的三楼。我只安慰自己总是要比大光明影院环境好些。

       小影厅,这一场统共十余人观影,情侣居多,猜想是当作青春恋爱剧来看的。看场电影都能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感,坐在椅子上差点笑出声来。

       电影开始,是葛薇龙的旁白。大约自第一秒起便在说服自己,荧幕前的人千真万确的是那个葛薇龙:粉扑子脸、如同上海的“粉蒸肉”……可现实却难,越发觉得将影片与自己模糊的想象、记忆作对比也无意义,“扑了个空、使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

       在这电影中用模糊去求个精确只怕是不明智。此前看林奕含的一段生前采访,她说自己高中时读张爱玲,全集都能倒背如流的地步,可后来再也不敢翻开,“翻开一次,刺痛一次”。

       《第一炉香》是张所有作品中我读过的第一篇,后来在没有翻开过。张的大多数小说是在高一高二看的,读过就无第二遍的那种。只生怕重读时发觉乔琪乔对葛薇龙的爱又少了几分?怕与顾曼桢在十八春里再走着一遭?怕的大约是记得模糊的东西清晰、准确了罢。

       我所属时候会安慰自己,某某抉择对于某某人物来说已算得上很好、倾国倾城的故事是火光中的完美,可电影却偏偏将记得模糊的、选择忘却的意难平、不完美再准确地放在你面前,硬要你看个仔细,逃不开、躲不过。

       觉得后怕的是,若将来再重读起《第一炉香》,脑海中恐怕只剩下电影中的灯红酒绿,。至于起初读到的时候我脑海中的那个葛薇龙、那个乔琪乔呢?只怕是更模糊、就此湮灭了。

       从影院走出来接近零点。五炉香的时间听了一炉香的故事。穿梭在一群醉酒的青年男女之间,走去路口打车。路上在想,只当作是这一炉香点完了,听了个故事。记住了、没记住,其实也不用在乎。


关于《第一炉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