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复数的物自体($-1-4-1)——物自体的增殖、寄生和瓦解

2023-02-07 09:07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白板说这种谬误的诞生过程里恰恰有“外部反思”的原理

✍:

我们今天来讲这个主义主义的$-1-4-1,这个位置就是,但是它是一个复数化的物自体,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物的复多体,或者说plural复数的物自体

在黑格尔那边物自体是复数的,物自体一下子就会变成复数的(Plural Things-in-themselves),物自体复数的,黑格尔那边物自体立刻……就是这是表象界的第一个环节,复数的物自体它们都是表象,这个对应的就是黑格尔的逻辑学的那个本质论里面的表象的the appearance,就是具体实存,他的第一大章。

这个总共分为几个环节

一个是这个复数的物自体,然后它就会变成这个property,然后它就会变成这个matter材料,但这里matter是材料(material),这不是前面讲的那个物质材料material然后变成这个……然后这个物性就会瓦解dissolve,就会things dissolution 然后就物的瓦解

(物自体- properties- matters- things dissolution)

然后它们之间有个相互关系,就property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是复数的物自体的相互关系,这些物自体获得复数性,然后就会变成properties,

然后每一个这个properties又发现自己同时又是物,又变成matters不同的材料,

然后这个材料相互之间最后会导致物本身……会发现互相都是实存的。

这个过程当中这个thing本身就瓦解掉了,thing 会被看成是非常弱小的一个外在纽带,不仅thing本身瓦解的,而且matters也瓦解掉了,那个自我持存的那些属性也瓦解掉了。

 

我们继续接下来详细的讲一讲,这个东西在目的论上也可以说就是去实在论化

就是整个黑格尔对于物自体的演算,它就是去实在论化,然后抵达表象to appearance或者叫先验化

就物自体这个环节thing-in-itself一定会抵达appearance,它会瓦解掉它自己


03:58


黑格尔是这样讲的

就是一般人觉得……就我列个模型

中间这个东西是

这一层是表象,然后这个背后会看成有个物自体,但是黑格尔会告诉你,这个时候……(我们要把表象画成一个圈)

会发现这个物自体它空的没有任何规定性,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什么?只是表象上面的复多性、多重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否定性的力量汇总到物自体上面去了。

很简单吧~

就是表象上面的那一种转瞬即逝的、否定性的自指涉,让他觉得背后有个物自体作为这种力量的根据,但这归根结底这个物自体其实什么都不是。

这个物自体都可以把它擦掉

这个物自体就是表象的转瞬即逝性

就是这一些东西,就是这些箭头都汇总到这边了,它就是汇总的这个箭头,表象本身的一种自我返回的否定性,它最后它要区别彼此,这个时候只作为……

表象它自己无法支撑它的是个one,但是它又不死心,它就所有的每一个都有一个:

“我要成为一,I want to be an appearance; I want to be the one”

它要成为一,就是它要看到自己,实际上它是要把自己确证,把自己作为一给确证,但是这个时候的表象还不是作为一确证,这是表象还是比较混乱的、连续的

所以它们每一个表象都有个残念“我要是个一”

把这个残念聚到一块去就变成里面有个一、就变物自体

然后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就会发现每个表象本身它都有求一的心态、求成为一

它自己要成为它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看到它,但很明显这个表象是来不及看到它自己,它只能看到一个它汇总起来的一个性,就看到纷繁复杂流动的表象背后

就会觉得背后有一个东西,因为没法在每个表象当中识别出一个一;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物自体的真相了,物自体无非就是表象当中那种求一的那个心,想要确认自己是一的意识、想要把握自己的那个意识,想要反身自视、看到自己的那个意识,它回过头想看到自己,但是就看不到自己。


然后这种求一的意识同时也是一个……这个表象只能它要和自己关联起来、它要把握它自己,它实际上想把握它自己,但是它又无法直接把握它自己、转瞬即逝

那怎么把握自己?它只能借由一个他者,先假设有个他者,这个物自体所以首先它是作为一个表象的他者在那边的,好像是一个无动于衷的他者、indifferent一个他者在那边,但是一旦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了之后,我们就会觉得表象本身也可能是表象自体表象自己也是个物自体

 

这个时候我们就出现了物自体的复数性

只不过里面这个物自体我们说它是本质性的,外面的物自体我们说它是非本质性的unessential

就每一个表象可以说它有其自性。

通过这种方式黑格尔实现了物自体的复数化Pluralize


08:30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图重新这样画

你就会觉得,这是曾表象背后有一个虚拟的一个支撑点——物自体

然后那好了,那个表象本身是不是也会有一个虚拟的支撑点?

这个时候所谓的外部反思、外在反思就是什么?

外在反思就是整个这个表象它会将自己回到这一个物自体、本质性的物自体

但是表象自己又会有个表象本身,它又会回到一个非本质性的物自体

➠就是举个例子:

你比如说你看到一片红色

you have seen a piece of red

你这个时候你就会想这红色背后的物自体是啥?

然后这个是个表象,这个表象的那个自体、这个表象本身、表象的自身,不仅仅是这个(物自体),而且是这个表象本身、表象它自己存在;

这个时候你会隐约觉得我指向的……就是这个表象本身就指向它(表象),物自体是指向这个表象背后的东西、是看不见的,那背后的那个东西是“不是这个玩意儿”,这个玩意儿是个否定性的,它不停地说“我不是那个终极的那个东西,我背后还有个东西”

物自体“我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东西,我在那个东西里面存在,我是从它那边出来”

但是你出来也好,你自己留下的痕迹……

表象本身可以这个时候被把握成一种痕迹本身:从物自体里面出来的这个东西的运动痕迹本身、表象自身。

这个时候就有两个自身,这两个自身都宣称自己是,它们都宣称自己是这个东西本身,它们互相之间设立为是彼此关系,都互为彼此的他者,每个东西都设立为“你是我的他者,我是你他者”,然后你会发现它们的差别仅在于这种此彼性,就是它们的差别只有此彼性

它是以指向他者的方式指向它

它是以指向自己的方式指向它

它们的差别只在于它们的指称方式有差别,纯粹的一个语用的差别,纯粹一个指称方式差别。

所以它们俩的差别最终就把握成是一个otherness他者性,然后这种他者性就会是一种外在性externality,这种外在性就是外部直观

就是说你一些笨人看这个表象,会觉得它背后有个物自体,这种外在性、这种作为看这个东西会回推它背后一个东西,看这个东西会觉得它会有它本身

在把这两种指向的两个东西的差别设立出来的这种反思就叫做外部反思external reflection


12:21


这就告诉你什么叫外部反思,外部反思实际上是它们(物自体表象本身)两个的关系!

外部反思,你不要再额外想有一个外部的主动的反思者,主动的反思者在以外部的姿态反思这两个东西的差别——不,不存在主动的反思者。

在黑格尔那里你一个有限的主体内在的外部反思,就是人对于事物的外部反思和事物自己的……表象自身和物自身,事物自身和它的表象自身之间的这两者的关系就已经是外部反思了。

也就是说:

你意识对于这两个东西差异的把握,就是它们两个东西的差异在设定它自己

也就是说没有你的意识可言,发生的就是它们两个的关系。

你的这个意识、你这个外部反思并不发生在你的什么精神思维内部,没有这种玩意。

为什么你会以为你的外部反思是发生在你的精神思维内部?

就是因为你以为这个表象自身是你,而这个物自体是外面的东西,你的外部反思自居为暂且你就是你的自身、你的思维本身就暂且是个表象自身,而那个物自体则是外面的东西。

——但实际上就是它们这两个的差别,你的思维就是这个表象自身和物自体的差异设立出来的物自体和表象自身,你的思维是由事物的客观的矛盾所产生出来的,你的思维就是这么一个绝对精神运动过程当中的矛盾的侧显,你的精神是这种精神的侧显,你没有你自己精神,你没有你的独立的思维格,你没有你独立的智性格,主观精神是这样派生出来的。在黑格尔那里,你的精神、你的内在意识是事物的矛盾的自我显现 !

所以在黑格里面外部反应,这个外部external并不是指你的意识外在于你研究那个对象——不是,是对象它自己外在于对象自己,对象自己把自己以物自体和表象自身,物自身和表象自身的这种我他此彼性给它分离出来,它自己在里面运动。


14:44


★★★

只不过运动它需要一个中介,这个表象自身做中介,其实中项是它表象。

(表象自体)和它(表象)是直接关联

(物自体)和它(表象)是间接关联

中项是它(表象)

★★★

就这么一个直接和间接的差别在这里两者之间就变成这种此彼差别,此彼差别在蠢人的头脑中就变成内外差别,他就以为这是内,那是外(康德?)

这是内在稳固的精神世界,那是外在所谓物自体的客观世界。

这种内外差异是事物本身的显现,内外差异是宇宙力量本身的是显现、绝对精神本身的显现。是那种物质性力量本身的显现,对黑格来说是概念性的、概念运动的一种力量本身的显现、是历史性本身的显现。


这里我要多插提一嘴,出于这个原因,就是这个时候,这个物自体就复数化了,

它只有一种此彼关系,它这个时候限于一种此彼关系,它无非就是说“我不是那个物自体,我就是这个物自体”

所以说就会变成怎么样?


16:03


比如说这中间是苹果本身,周围是红、甜、香、硬、冷,这些不同的属性,这个苹果本身说“我有一个物自体”,红也可以说“我有个我本身,我有个红本身”,甜也可以说“我有甜本身”,香也可以说“我有个香本身”,然后冷也可以说“我有一个冷本身”,每一个都可以宣称自己有一个自体性,硬也可以说“硬本身”......

这个时候它们的关联无非……

为什么它要一个苹果本身、有一个抽象这个物本身?这个东西本身、物本身?

它只不过是要一种否定性的方式把它们汇总联合到一起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它只是要让它们不分裂掉而已。

 

所以这样的话,每一个东西就变成一个property,进一步的话,每一个本身都变成一个property属性性质,或者它的那个财富property,甚至连这个物本身就是thinghood它的物性,thinghood也变成一个property、也变成个属性,每一个属性这个时候就具有它一个本身可言了,属性也可以说“我有个属性本身”

每一个属性被看成是一个稳固的、持存的东西

它会被看成是一种稳固的东西,每一个属性都被看成……

红就觉得它一直在那边,甜也觉得它一直在

你就可以把它抽出来把握的

把这个红拿出来把握

把这个香拿出来把握

把这个冷拿出来把握

把这个硬拿出来把握

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觉得它就实实在在:

硬就有一个硬性、红就有一个红性、甜就一个甜性、香就有香性。

然后物呢?物这个东西反而消解掉了。

那这物本身反而没有直接的规定性,物本身反而是匮乏的,反而会被人看成一个虚头巴脑的东西,物本身你反而是最虚头巴脑的、最蛇皮、最无力的一个东西。

那么说这个时候就有两个运动:

✍一方面是这个物本身会变得非常的虚、会变成一个无关紧要的纽带,这些属性团结起来的名义,我没有你,我其实也活的好好的。

✍另外一方面又怎么样?这个物本身实际上又进入到这些属性当中,它又进去了,每一个属性由于它都宣称它自己有个本身,所以它不仅仅是属性的,不仅仅是一个这个东西的各式各样的属性、是一个物的属性。它也进一步变什么?它自己变成一个东西了,它就变成材料,就变成matter,它进一步自己要变成一个matter

就是红,我们就会想这个……就像在化学里面的,一个东西它有各式各样:有酸性、有什么可溶性……那就会找它的物质基础,它又会变成各种各样的材料。

这个我们时候就说了,我们把握到的它是各式各样的材料,我们把握一个事物的时候,就会把握到各种各样的材料。

这些材料就看上去怎么样?看上去彼此具有一定独立性的:

红好像就可以相当于甜独立起来香,可以相对于甜、相当于冷独立一些,相互之间好像不必要依存的,我就可以拿出个红本身,或者说红就可以当成是一种认识材料,或者它本身可以独立存在的,它就可以独立存在了。

然后这个所谓的物本身它就会变成什么?

它就无非表明物本身它就什么都不是,而只是一种纽带,或者说是这些东西之间的一个协约——什么协约?物这个时候本来作为把它们东西收射在一块力量,

只不过变成一个协约,变成一个什么协约?就是“我们可共存,然后我们共存的时候不会互相影响”

然后一个没了,别的没事。就是红没了,这还是个苹果,甜没了,我其他照在,这个没了……就是这些matter好像互相不影响,我们可共存然后又互不影响。


黑格尔把这个叫做什么?黑格尔把它叫做互相侵入,但是又根本是它们是共存,又根本不共存。

就在这个意义上,它们不影响,它们好像是在一个苹果里面这些属性或这些材料汇集在一起,红、甜、香这些感性材料,或者这些规定性的材料汇集在一块,它们好像又互相不影响,又可以都个别的把它抽出来,我指的是在反思层面,或者说这个时候就会它具有一种不共存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它们的共存当中就得到它们的不存在的可能性,你就可以把握它不存在。

比如说我这里就可以把握,红不存在怎么办?那其他还可以没事,然后它们共同的还继续维持这个协约、维持它们的一性,它还可以说“我是一物性,我是同一个物”,它还可以维持它的一物性one thingness

还可以维持它的one thinghood 

它还维持它的一物性,跑掉一个没事,最后就是全跑掉都没事儿

 

这个时候我们就来到了表象本身,就是无自性的那个表象、没有自性的表象,它最后就是你既然这个可以跑掉,那个可以跑掉,这个跑掉也没事,那全跑掉都没事儿,这个时候就进入了无自性的表象。

那么这个时候,这个物性就瓦解掉了、就goodbye了.

然后再就是在它的共存当中,它那种共存是互不影响、互不干涉的共存。

就像你这个班级里面,这个学生今天退学了,后天又进来一个学生,全退学,这个班级还在,或者我就可以设想一个所有学生全退学状态。

所以无自性的表象实际上就是这个oneness,一物性的那个物性。

所以表象它只不过是经过了一个运动的物自体的,一开始那个抽象的物自体

一开始那个抽象物自体还不是复数的加倍的物自体

所以表象最终会……它其实是经由物自体、经由这么一个运动变化最后抵达表象

它有这些环节,有这些property,然后有matter这些环节。

 


23:41


我们来看它在本体论上1就等于逻辑学

这个逻辑学就等于什么?这个逻辑学就等于一个……就是知性论、知觉论

知性论理解力论,就是the theory of understanding

 

然后在认识论上是4

因为它最终是瓦解性的,它要走向物自体,它要瓦解

 

目的论上这个1之前已经说了

 

在认识上这个4,它最终是要走向表象的

它们的联系关联……也就是说这个东西是一个……这个环节它是……

对于所有这个环节把握其实都是外在反思一个把握,但是外在反思实际上归根结底是它内部表象或者说物,它通往表象的那个过程中,物表象化那个过程中的,它自己和自己发生的关系,并不存在一个外在的什么白板一样的意识在那边反映物——这不是外在,我们说的外在反思不是什么白板说,没有这个白板,而是一种本质,这种本质叫做具体实存。

一开始的具体实存叫做,而这种物它进一步扬弃它内在的一些缺陷的时候,它一定会发生一种自体性的复多化、复数化,这种自体性的复数化相互之间仅以此彼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仅以一种什么?存在论意义上的关系来加以把握,不以本质论的方式来把握它们,而以一种存在论的方式;

此彼就是纯粹the other of the other 这种方式来把握

什么叫做one?什么叫做itself?

就把它把握成the other of the other 这种方式,也是说以那种自为存在,顶多就是一的那种方式,就是这个(一)就是存有论里面的那个自为存在,the other of the other的方式来把握什么叫做one.

它就会陷入一种外部反思,它后面的环节就是量的,仅是在量的层面上

就比如说它就会觉得那个物本身对于它里面的材料,就是它这个材料指的是它的一些属性——(比如说)红,把这个属性当成一个独立的、有它的自性,就叫它材料,红、甜、冷、香这些东西

它就会觉得这些材料怎么样?红多一点少一点,或者乃至于没有了,都没事;

就会觉得那个物无非是有多一点少一点的红,或者多一点少一点的甜,或者多一点少一点冷,或者多一点少一点香,物无非最后不就是个比例?

最后就把这个物就把握成一个比例

就是多一点红……就是用不同的这些材料配、不同的比例给它配出来,就变成这个物的。不同的量多量少给它配出来。

这个时候它也就依然是在存有论、此彼,此彼是自为存在,后面就是量。

在量的意义上去把握这个物的内在的规定性、物的自我规定

在自为存在和后面量的,定量和比例的这个尺度的水准上去把握,它这种外在反思就是那些经验主义者,就是洛克这种人……或者说就是那种...

他们的思维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培根、洛克这家伙,他们的思维就停留在这个层面,这种外在反思

目的论上已经讲过了,那就讲到这里,我希望你们对于这个体系能够有一个……

还有一点就是那个determinateness就翻译成确定性规定性,它是一个翻译的问题

小逻辑的译者determinateness就翻译成确定性,小逻辑的译者是同一个词把它翻译的determinacy,实际上就是determinateness就是规定性

不是确定性,就翻译成规定性

那就讲到这里

goodbye

评论:

一群学生 组成一个班级 不知道啥是班级 设想物自体的概念班级 还有学生组成的表象班级 一开始以为学生是班级的属性 但是退学一个班级还在 学生只是班级的材料 想象全退学了班级也还在 变成了物自体的概念班级


关于白板说谬误的思考: 1、白板说以为他们的表象是“物的属性”,其实他们真正表象是“一个人遇到了具体物并保持一定距离”——这个场景。他们并没有对这个真正的表象做出反思。2、正如物的矛盾通过外部反思表达出不同属性,白板说也是“一个人遇到了物体并保持一定距离”这个(物)场景的属性。3、白板说是符合直觉的,有未经反思的谬误——而这种谬误的诞生过程里恰恰有“外部反思”的原理。



【主义主义】复数的物自体($-1-4-1)——物自体的增殖、寄生和瓦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