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破高中毕业生看了《孤注一掷》后的小小感慨
的确很吓人,但我认为,电影呈现的,还是比较保守的。 恰好潘生觉悟够高,才没有动心性被洗脑,一直在找机会逃走,恰好梁安娜够漂亮,阿才对她动了情,留她一条活路让她走,才有了后来破案的关键,恰好警方察觉到了潘生的求救暗语,恰好梁安娜愿意配合通过指纹验证协警方掘到老窝,恰好陆秉坤有“女儿”这个软肋,才不得不交出手机里2000多名受害者名单和诈骗证据…… 可现实中没有这么多恰好。几乎所有人都会像电影中和潘生同行的那群人一样,从初始本就不坚定的反抗,到动摇,再到看见同伴受罚变得满目疮痍后的害怕,再到妥协,最后被逐步洗脑、完全洗脑,失去抗争意识。从简单的顺从到完全认同……而当所谓的希望出现,就算意识觉醒,结果却只会被推向下一个深渊,这才是最绝望的。 一个社会上的平庸的人,每天忙着赚钱,维持生计,没有任何道德标准,理想抱负,思想文化,勇气信念,对他们稍加恐吓和洗脑,发放高额薪资,即使提供的是最差的生活环境,他们便会对你言听计从,从此人生一摆到底,如同行尸走肉;而对于一个本就心性颇高,本就不想平凡度日混吃等死的有志之人来说,每天做这样的事,一是失去自由,二是良心是会剧痛的。可能只有这种人才有求生欲望,才有可能获救,但在当代社会,不被生活磨平棱角就算了不起了,能有如此心性并有勇气匹之的人只是极少数,这就是为什么 这些团队永远有人员输入使之越做越大 但却难以发现,难以打击。那占绝大多数的一般人,拿着先前在社会上拼死拼活也挣不来的工资,久而久之,他们就变成了 心甘情愿,就好像,这个世界对那些 真正有气节,没有被生活击败的人 是最残忍的,一边违心,还要一边装模作样,明明恶心,却不得不放下身段,只能等待机会到来。这 才是最大的悲哀。我觉得,电影是想表现出这一层深度的,这也是我所理解到的,“孤注一掷”的含义。 我自认为,虽然是爽文结局,但包括最后一个镜头,电影一直有在用力暗示一个点,就是 中方就算尽最大的努力,在没有境外执法权的情况下的确没有办法将整个诈骗体系彻底清除,不管怎样,这份危险始终都会存在,最好还是要靠个人的主观意识来防范,中方会努力,但为了不越界,我们能力有限,权力有限,精力有限,也没办法做百分百的保证。 希望这种事情永远不要发生在我身边,也希望这种事情永远不要发生在我身边的人的身边,最后 愿我国反诈工作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