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经济框架是“画饼充饥”,印度对上合组织“情有独钟”

文/刺客
美国在亚太地区搞了一个所谓“印太经济框架”,目的就是建立起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供应链联盟。美国邀请参与的国家中,就包括印度。不过,令美国感到沮丧的是,在该框架近期举行的首次正式高级别会议期间,印度是所有参与过中唯一没有签署该框架中“贸易谈判协议”的成员。
印度此举令外界大感意外。但更加出乎外界所意料的,就是印度在接下来做出的一举措。据界面快讯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当天在上合组织峰会上发言时,呼吁上合组织成员国在能源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发展可靠和多样化的供应链,而为此需要改善各国之间的关系。
莫迪的这个呼吁,更容易被上合组织所接受。毕竟,在该组织中,俄罗斯和中亚多国,以及即将加入上合组织的伊朗,本身都是国际上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供应方。另外,印度和俄罗斯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大国,这就凸显出上合组织在粮食和能源供应链展开合作的必要性。
世界粮食与能源供应链因西方霸权主义搅局,出现巨大的断供危机。上合组织一些成员有充足的粮食和能源等资源提供支撑,另外还加上中国能够满足成员国在粮食和能源生产方面所需的科技保障,让上合组织建立其稳固供应链体系的条件,基本已经成熟。
相比之下,印度“瞧不起”的“印太经济框架”,它更像是美国政府在对亚太盟友和伙伴画饼充饥的一种手段。毕竟,拜登政府在去年为对抗中国,也搞出一个类似的经济框架,结果不了了之。这也就难怪印度会拒绝签署“贸易谈判协议”,因为谁也不清楚到了明年这时候,拜登鼓捣出来的这个框架是否还存在。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该框架在拜登的任期内得以维持,但如果美国政府更迭,接下来的美国总统是否还会继续经营这个经济框架,谁的心里都没有底。所以说,印度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拒绝签署相关协议,足以说明该国对美国建立这些小圈子的不信任。
相比于美国所建立的各类框架的不确定性,由中俄所主导的上合组织,其所达成或者签署的协议,远比美国近年来所搭建的那些草台班子更加稳定和可靠。所以说,莫迪在蜂会上所提及的这个问题,并非像西方某些政客那样在画饼充饥,而是有着确实可靠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的。
莫迪呼吁各成员国“需要改善各国之间的关系”,显然就是上合组织这个供应链体系建立的基本条件。否则的话,如果内部各方像欧盟那样各顾各的整天搞分歧,那就必将是一事无成。莫迪这样说了,其实也正在这样做。至少,在维持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以及改善对华关系上,印度似乎正在付诸实质性行动。
近期,美欧国家都在向印度施压,希望这个俄罗斯石油和煤炭的进口大国 ,能够参与它们的所谓“限价联盟”。不过,印方对此做出的反应就是:印度不是G7成员,没有义务履行它们制定的游戏规则。印度进口俄罗斯的石油、煤炭和化肥,是出于遏制国家通货膨胀的需要。
无独有偶,法国外长科隆纳日前在访问印度期间,也试图鼓动印度与西方合作,“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活跃的行动”。不过 ,印度外长苏杰生并没有回应科隆纳的有关呼吁,只是提醒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志同道合的国家也需要确保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从印方上述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新德里虽说仍维持着与西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但却在对抗中国和俄罗斯方面与它们进行切割。由此可见,印度似乎不再看好与美国及其西方附庸之间的合作,相反却对上合组织、或者金砖集团等非西方主导的国际组织“情有独钟”。
其实也难怪,印度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交往,就像是一个穷人跟一群富人做朋友,结果除了被利用甚至剥削外,什么好处都没捞着。相比之下,一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印度在其中才能发挥其人口大国所应有的作用,同时更容易获得其所期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