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下去吗?

2023-08-25 22:48 作者:阳秋张  | 我要投稿

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

 

l 身上某个部位不舒服 在百度上看病 看着看着发现 这个病的症状我也有 那个病的症我也有 才看了一会 就发现自己已经身患好几种病症了 看到最后 更是发现自己得了癌症或者是绝症 命不久矣 在线医疗无论是百度还是其他的 总是以癌症或者绝症收场。

 

 

我们为了生存 不断的想要把身上所患有的症状全部找出来。  就像葛洛夫可是有句至理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我们紧紧盯住我们的问题不放 不就是为了生存吗?而且在当下 讲求功利 我们亲手造就的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世界 这种偏执 这种消极看待事物的眼光似乎并没有消失 反而在越愈演愈烈 这种偏执其中的逻辑是什么呢? 又是我们大脑怎么样的思考方式导致了偏执的出现呢?

 

我们在仔细思考我们的日常生活 剖析其中不易察觉的部分 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刚好的找到答案  下面举几个日常列子为了更好的说明

 

第一个以教育为切入点 我们会发现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成绩为评判标准下的“差生”往往更受“优待” 测验排名靠后的往往会在放学之后被留在班级 或者是听老师要求默写课文 听写单词或是其他种种类似的活动 

 

但为什么受到这种“优待”的不是在以成绩为评判标准下的优等生而是在同样标准下的“差生”呢?

 

同样的 第二个我们可以以工作为切入点 在工作中也往往是那些考评结果不合格的员工被老板单独谈话 或者制定改善计划 接受培训等等 而优秀员工待遇则不同了 享受表扬的同时还可以升职加薪。

 

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医疗作为切入点

 

从医疗的方面来讲 在我们每次看病 检查单上医生只会关注检查项目中我们异常的部分 例如项目中胆固醇和血糖水平正常 而铁元素的水平较低 医生就会叮嘱你多吃牛排以提高身体中铁元素的含量 而胆固醇和血糖处于正常水平之中 则不会采取任何手段

 

从医疗的大方面来说 我国每年癌症 结核 和各种重大疾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 虽然国家增加了医疗投入 但是并没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为什么患病人数逐年增加 为什么在某个地区某种疾病的患病人数始终高居不下……

 

这些情况分明在暗示 医生的钱纯粹是看病才能得来的 难道没病没灾的时候 医生就一点用处都没了吗?没病没灾的时候就和医生一点关系都没了吗?

 

当然我们显然不能对医生要求过高 社会某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不连根拔起的话 我们显然只能对人处以最低的标准 而不应该盲目奢求更多

举了上述三个例子 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些事情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的逻辑呢?

 

这些例子表明了我们的大脑 往往对事情好的一方面不甚在意 而是专注于

 

寻找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为了能更好的生存 我们尽可能的找寻并发现多的问题 并不遗余力的去解决它们

 

这就是我们大脑经常的一个逻辑 我们习惯了紧紧盯住世界的问题不放 所以有时候 这种印象就成了我们对世界感知的全部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我们很容易或多或少的陷入偏执的境地?

 

那么我们的幸福有多少可以取决于我们自己呢?我们可以多大程度上支配我们的幸福呢?

 

答案是我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拥有我们幸福的支配地位

 

幸福取决于我们自己

 

或许我们无法选择我们所处的环境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行为方式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不可避免的一切 但我们一定还拥有仅存的自由 面对同一件事物态度的选择权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现实只占了人生的百分之十 而剩下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是我们在回应现实中度过的

 

幸福在很大程度上(百分之九十)甚至可以说 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我们选择回应现实的态度 也决定现实回应给我们的态度

 

所以说即使你对你的生活环境了如指掌,包括你的职业、健康状况、婚姻状况以及收入水平,充其量也只能预测你幸福指数的10%。至于那剩下的90%,则取决于大脑过滤外部世界的方式,而不是外部世界本身

 

换句话说并不是拥有了物质上许许多多的东西就能百分百幸福了 富人 权者 穷人 everyone想要获得幸福的话 就要去学习剩下的百分之九十 在现实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以抵抗唯一不确定的人生随时可能带来的冲击 

 

目的是做到幸福之上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下去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